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帕特里克·古茲曼

鎖定
帕特里克·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1941年8月11日出生於智利聖地亞哥,智利導演、編劇、演員、剪輯師。
1968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La tortura y otras formas de diálogo》。1971年,執導紀錄片《初年》 [1]  。1975年,執導紀錄片《智利之戰 [2]  。1976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智利之戰2》上映。1979年,擔任紀錄片《智利之戰III》的導演。1988年,執導紀錄片《觀點》。1995年,擔任紀錄片《Pueblo en vilo》的導演。2001年,執導紀錄片《皮諾切特事件》 [3]  。2004年,執導傳記紀錄片《薩爾瓦多·阿連德 [4]  ,該片入圍第19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紀錄片獎。2010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故鄉之光》上映 [5]  ,該片獲得第23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自編自導自演自然歷史紀錄片《珍珠紐扣 [6]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 [7]  。2019年,執導紀錄片《夢之山脈》 [8] 
中文名
帕特里克·古茲曼
外文名
Patricio Guzmán
別    名
帕特里西奧·古斯曼
國    籍
智利
出生地
智利聖地亞哥
出生日期
1941年8月11日
星    座
獅子座
職    業
導演、編劇、演員、剪輯師
代表作品
智利之戰
薩爾瓦多·阿連德
故鄉之光
珍珠紐扣
夢之山脈
主要成就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
第19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紀錄片提名獎
第23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帕特里克·古茲曼演藝經歷

帕特里克·古茲曼
帕特里克·古茲曼(8張)
1968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La tortura y otras formas de diálogo》。
1970年,阿連德總統執政,開啓了一輪政治承諾電影的浪潮,古斯曼被聘為國家電影企業智利影業紀錄片分部主管 [1] 
1971年,執導紀錄片《初年》,該名字意指阿連德政府執政第一年的社會圖景 [1] 
1972年,目睹智利“十月危機”後,古斯曼預感到左翼政權將遭遇挑戰,全國可能陷入內戰。於是在1973年初,古斯曼重組團隊“第三年小組” , 籌劃拍攝一部講述內戰前夕社會衝突的紀錄片。“智利之戰”六人小組,以半地下的方式介入到智利政治光譜中的各個層面,歷時十個月,積累了很多素材 [1] 
1975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智利之戰》上映,該片由薩爾瓦多·吉列爾莫·阿連德·戈森斯、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共同主演 [2] 
1976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智利之戰2》上映。
1979年,擔任紀錄片《智利之戰III》的導演。
1988年,執導紀錄片《觀點》。
1995年,擔任紀錄片《Pueblo en vilo》的導演。
1996年,古斯曼結束流亡生涯。歸國期間,他訪談了一批倖存的人民聯盟成員以及曾作為受訪人出現在紀錄片《智利之戰》中的友人 [1] 
1997年,根據訪談與觀眾反應等素材的基礎上剪輯完成紀錄片《智利不會忘記》 [9] 
2001年,執導紀錄片《皮諾切特事件》 [3] 
2004年,執導由薩爾瓦多·吉列爾莫·阿連德·戈森斯、伊莎貝爾·阿連德合作主演的傳記紀錄片《薩爾瓦多·阿連德 [4]  ,該片入圍第19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紀錄片獎。
2010年,執導紀錄片《智利:問題的星系》 [10]  ;同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故鄉之光》上映 [5]  ,該片獲得第23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2015年,自編自導自演自然歷史紀錄片《珍珠紐扣》,該片以水作為主體,講述智利一段被屠殺和政治壓迫籠罩的黑暗過去 [6]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 [7] 
2019年,執導紀錄片《夢之山脈》 [8] 

帕特里克·古茲曼主要作品

帕特里克·古茲曼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夢之山脈》
紀錄片
2015年
紀錄片
2010年
紀錄片
2010年
《明星技術員》
紀錄片
2010年
《何塞·馬薩:天空的旅行者》
紀錄片
2010年
《瑪利亞·特蕾莎與褐矮星》
紀錄片
2010年
《鄰家宇航員》
紀錄片
2010年
《智利:問題的星系》
紀錄片
2005年
《Mon Jules Verne》
紀錄片
2004年
《薩爾瓦多·阿連德》
紀錄片
2002年
《Madrid》
紀錄片
2001年
《皮諾切特事件》
紀錄片
2000年
《Invocación》
紀錄片
1999年
《La isla de Robinson Crusoe》
紀錄片
1997年
《智利不會忘記》
紀錄片
1995年
《Pueblo en vilo》
紀錄片
1992年
《La cruz del Sur》
紀錄片
1988年
《觀點》
紀錄片
1987年
《En nombre de Dios》
紀錄片
1983年
《La rosa de los vientos》
紀錄片
1979年
《智利之戰III》
紀錄片
1976年
《智利之戰2》
紀錄片
1975年
《智利之戰》
紀錄片
1972年
《La respuesta de octubre》
紀錄片
1971年
《初年》
紀錄片
1969年
《El paraíso ortopédico》
紀錄片
1968年
《La tortura y otras formas de diálogo》
紀錄片

帕特里克·古茲曼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夢之山脈》
紀錄片
2015年
《珍珠紐扣》
紀錄片
2010年
《故鄉之光》
紀錄片
2004年
《薩爾瓦多·阿連德》
紀錄片
2002年
《Madrid》
紀錄片
2001年
《皮諾切特事件》
紀錄片
1999年
《La isla de Robinson Crusoe》
紀錄片
1995年
《Pueblo en vilo》
紀錄片
1992年
《La cruz del Sur》
紀錄片
1988年
《觀點》
紀錄片
1987年
《En nombre de Dios》
紀錄片
1983年
《La rosa de los vientos》
紀錄片
1976年
《智利之戰2》
紀錄片
1975年
《智利之戰》
紀錄片
1969年
《El paraíso ortopédico》
紀錄片
1968年
《La tortura y otras formas de diálogo》
紀錄片

帕特里克·古茲曼剪輯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夢之山脈》
紀錄片
2010年
《故鄉之光》
紀錄片
2010年
《明星技術員》
紀錄片
2010年
《何塞·馬薩:天空的旅行者》
紀錄片
2010年
《瑪利亞·特蕾莎與褐矮星》
紀錄片
2010年
《鄰家宇航員》
紀錄片
2010年
《智利:問題的星系》
紀錄片
1988年
《觀點》
紀錄片

帕特里克·古茲曼攝影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04年
《薩爾瓦多·阿連德》
紀錄片
2002年
《Madrid》
紀錄片
1999年
《La isla de Robinson Crusoe》
紀錄片

帕特里克·古茲曼美術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1992年
《La cruz del Sur》
紀錄片

帕特里克·古茲曼參演電影

帕特里克·古茲曼參演短片

時間
名稱
2006年
《發現台北》

帕特里克·古茲曼參演紀錄片

時間
名稱
2015年
《珍珠紐扣》
2004年
《薩爾瓦多·阿連德》
1997年
《智利不會忘記》

帕特里克·古茲曼獲獎記錄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15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7]     珍珠紐扣    (獲獎)    
  • 2015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珍珠紐扣    (提名)    
  • 1988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特別提及-新電影論壇    En nombre de Dios    (獲獎)    
  • 1988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和平電影節-榮譽提及    En nombre de Dios    (獲獎)    
歐洲電影獎
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帕特里克·古茲曼人物評價

對真實歷史的展現和反思,一直是導演帕特里克·古茲曼的追求。在紀錄片《智利之戰》中,古茲曼將智利瑰麗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政治歷史相結合,在美妙的電影畫面間引發觀眾的深思 [11]  。在紀錄片《珍珠紐扣》中,延續並探索了帕特里克·古茲曼一以貫之的探尋歷史、真相的主體 [2]  (新華網、1905電影網綜合評)
智利導演帕特里克·古茲曼的紀錄片創作,是見證當代智利社會變遷的珍貴材料。他的影片完成了任何一種當代媒介都未能做到的對智利國家記憶的完整記錄。他一方面延續了拉丁美洲電影的政治承諾,另一方面在處理時間、記憶、公正和主體缺失方面,敍事策略更為豐富,充分調動已有的“電影裝置”,甚至不乏對文學手段的創造性挪用 [1]  (《當代電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