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巾子山

(浙江鎮海巾子山)

鎖定
巾子山,位於鎮海城區東北角,招寶山向西50米。它的海拔僅有24.5米,説穿了就是一個矮小土丘。它的得名源於“山形卓立,形如巾幘”。
中文名
巾子山
地理位置
鎮海城區東北角
海    拔
24.5米
面    積
3800平方米 [1] 

巾子山人文歷史

明初時,當地擴建邑城,以巾子山巔為古城東北守口,稱為“暸賊嘴”,設置戍所。現城角和哨所都不復存在了。據宋寶慶《四明志》記載,巾子山北臨大海,與候濤山(即現在的招寶山)形勢相控,“為潮水出入之障蔽”。因此,“邑無水患者,兩山之力。非兩山障蔽,不可為邑矣”。
唐宋時期修築城、塘,都以巾子山麓為起點,憑藉山基鞏固城、塘。山上舊有八面樓,是官宦之流吟詩飲酒的場所。1987年,在山頂八面樓原址新建一座仿明石亭,內置南宋名將張世傑紀念碑,碑上刻着清代文學家全祖望所寫的《張太傅祠堂碑記》。現在,巾子山已被列為招寶山風景區景點之一。
後人感慨此事,寫詩歌頌,如明朝文人林時躍寫下《蹬山吊越公》詩:“孤臣一旅捍危城,巾子山前白浪盈。今日田張昔日卞,越公遺恨定難平。”字句之間,直抒胸襟。
從巾子山山腳下拾階而上,觸目一片蕭條。抬頭稍轉,巾子山東南方,開有一道小門,鎖住的是一座飛檐翹角的城樓,上題三個鎦金大字“鈎金樓”。 [2] 

巾子山城塘砥柱

巾子山是一座海拔僅有24.5米、面積只有3800平方米的小山頭,因其“山形卓立,形如巾幘”而得名。
巾子山上滄桑亭 巾子山上滄桑亭
古代鎮海修築城牆和海塘,都是以巾子山麓為起點,借山基以固城塘,此山就成了鎮海著名的“兩塘一城”的中流砥柱。這“兩塘一城”就是後海塘、鈎金塘及鎮海城牆。
巾子山之西,是後海塘與其相接。這條始建於唐朝具有“城塘合一”功能的千年古城塘,不管其由泥塘改造成石塘,再由單層石塘改造成雙層石塘,還是由“內城外塘”改造成“上城下塘”,都始終以巾子山為根基不變。
巾子山之南,是鎮海城牆與其相銜。鎮海城牆初建於唐乾寧年間,拆毀於元朝初期,重建在明洪武年間,在經歷“建—拆—建”的歷史演變中,不變的卻是始終選擇巾子山作為城牆的根基。
巾子山之東,由鈎金塘與招寶山山形連成一體。對此兩山的巨大作用,宋寶慶《四明志》作了明確的肯定,“邑無水患者,兩山之力,非兩山障蔽,不可為邑矣”。 [1] 

巾子山軍事戰場

到了南宋時期,巾子山頭也就變成了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的抗元戰場。
據民國《鎮海縣誌》記載,在南宋德佑二年(1276),元軍迫近臨安,宋將張世傑(?—1279)移軍駐守定海(即鎮海),元都統卞彪奉命前來説降。張世傑起初以為卞彪是來歸順自己的,便在山樓擺宴,盛情款待。席間,卞彪陳説降詞,張世傑大怒,“斷其舌、裂其屍”。
明朝初期,始於元朝大德年間的我國東南沿海的倭患,日益猖獗。興國公湯和受朝廷委派督辦閩浙抗倭軍務,在鎮海拓城建衞,以巾子山巔為古城東北守口,置戍所,駐兵勇,警戒海上倭寇賊船動向,時稱“暸賊嘴”,與對面招寶山形成犄角之勢。明朝邑人謝泰宗賦有《登巾子山》一詩曰:“鼓角樓頭星斗橫,寒江漸急月三更,吹笳人散憑清嘯,威遠風生萬里城。”生動地描繪了巾子山在當時鎮海乃至浙東沿海抗倭中的緊張情景和重要地位。
時過境遷,巾子山上的古代軍事設施早已不見。在1991年重筑後海城塘時,人們循山坡鋪設了石階坪台,重建了環山城垣雉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