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鸌

鎖定
巨鸌(學名:Macronectes giganteus)為鸌形目鸌科巨鸌屬的一種鳥類。巨鸌體長95-99釐米,翼展185-205釐米,體重3800-5000克。體型巨大,近似信天翁,是鸌科中體型最大者。上嘴結構特別,由管狀鼻子構成,嘴端呈鈎狀,喙黃色,尖端綠色,腿呈灰棕色。鼻孔在嘴的上方成兩個管口。巨鸌有兩種色型,一種白色,一種黑色。
巨鸌繁殖鳥羣棲於島嶼或大陸海岸上。飛行時看起來有些駝背,在陸地上行走靈活,在海里和海岸上爭相取食鯨等動物的屍體,或捕殺較小的海鳥;以腐肉、頭足類動物、磷蝦、內臟、廢棄的魚和船上的垃圾為食,通常在拖網漁船和延繩釣漁船附近進食,在南半球海洋中繞極地活動。該物種通常在草地或裸地上的鬆散羣落中築巢,巢位於地面上的淺窪,周邊有卵石或乾草。每窩產一枚白色的大卵。分佈於澳大利亞南半部海岸和新西蘭周圍,通常發現於亞南極島嶼和南至南極大陸。
中文名
巨鸌
拉丁學名
Macronectes giganteus
別    名
南方巨鸌
南方巨海燕
外文名
英文 Southern Giant Petrel, Antarctic Giant-Petrel, Southern Giant Petrel, Southern Giant-Petrel
法文 Pétrel géant
西班牙文 Petrel Gigante del Sur
同義學名
Procellaria gigantea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巨鸌屬
巨鸌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 1789)

巨鸌動物學史

1789年,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正式描述了巨鸌。他將其與所有其他海燕歸入"Procellaria"(風鸌屬),並創造了二項式名稱"Procellaria gigantea"。格梅林引用了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John Latham)於1785年在其《鳥類概要》中描述和説明的“巨型海燕”。南方巨鸌現在與北方巨鸌一起歸入"Macronectes"(巨鸌屬),該屬由美國鳥類學家查爾斯·華萊士·里士滿(Charles Wallace Richmond)於1905年引入。 [4-5] 
Macronectes(巨鸌屬)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makros"(意思是“偉大”)和"nēktēs"(意思是“游泳者”)。具體的種名"giganteus"是拉丁語,意思是“巨大的”。該物種是單一型的:沒有識別出任何亞種。 [6] 

巨鸌形態特徵

巨鸌是一種海洋性鳥類,體長95-99釐米,翼展185-205釐米,體重3800-5000克。體形巨大,近似信天翁,是鸌科中體型最大者。能夠在南半球海洋上空飛行很長的距離。上嘴結構特別,由管狀鼻子構成,嘴端呈鈎狀,喙黃色,尖端綠色,腿呈灰棕色。鼻孔在嘴的上方成兩個管口。巨鸌有兩種色型,一種白色,一種黑色。
黑色型:成鳥全身呈褐色。下體的臀部和下腹部顏色較深。頭部和頸部呈淺灰棕色至白色。胸部呈白色,有棕色斑點。巨大的喙呈黃色,尖端綠色。與所有鸌科物種一樣,它的管狀鼻孔連接在喙的頂部。眼睛棕色。腿和蹼足呈灰棕色。兩性相似,雄性略大於雌性。幼鳥有深棕色的羽毛。
白色型:成鳥的羽毛為白色,淺色背景上又小褐色斑點。白色階段約佔物種的5%-15%。巨鸌有又長又尖的翅膀。它在六七歲時達到性成熟。 [3] 

巨鸌棲息環境

巨鸌是遠洋生物。在沿海水域和公海覓食,並在無冰的沿海地區和近海岩石上繁殖。通常在島嶼、裸露地面或草地上的鬆散羣落中繁殖。 [3] 

巨鸌生活習性

巨鸌行為

巨鸌白天在陸地上活動。它們以擱淺在海岸上的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和死鳥為食。在地面上輕鬆移動並攻擊其他鳥類的巢穴,殺死許多王企鵝和海鷗雛鳥。它們用強大的喙從屍體上撕下肉。它們伸展頭部和翅膀,頭部指向對手,尾巴垂直豎起。它還能夠通過毆打致死或溺水的方式殺死其他海鳥,最常見的是雛鳥。雄性和雌性在其覓食範圍內表現出明確的空間隔離。 [1]  [3] 
當巨鸌在海上進食時,經常收集漁船上丟棄的魚內臟。如果受到威脅,巨鸌會採取各種攻擊性態度。很難確切地知道威脅在哪裏結束,求愛和寒暄從哪裏開始。但一切通常都會以戰鬥告終。 [3] 
另一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態度常見於以屍體為食的鳥類。占主導地位的鳥奔跑時尾巴完全伸展,尾羽尖端指向前方。頸部呈拱形,頸背羽毛蓬鬆,喙尖向下。張開的翅膀也是拱形的,尖端接觸地面。這種姿勢似乎是攻擊的開始,占主導地位的巨鸌通常位於屍體上方。它可以停止進食以趕走競爭對手。巨鸌用頭和脖子在屍體中進食,因此它保持尾巴直立,這是一種攻擊行為,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弱勢地位。當鳥類在屍體周圍進食時,可以看到另一種攻擊性姿勢。每次展示後,占主導地位的巨鸌都會重新確立自己的位置。在打鬥過程中,鳥類的喙可能會互相咬住。然後它們互相抓住,胸部貼着胸部,然後向上拉。有時,其中一隻鳥會抓住另一隻鳥的脖子,並將其頑強地懸掛起來。通常,成功捕獲的巨鸌就是獲勝者。 [3] 

巨鸌特點

巨鸌與鸌形目的所有成員一樣,具有區別於其他鳥類的特徵。首先,它們有稱為“naricorns”(管狀)的鼻道,附着在上喙上,鼻孔位於喙的頂部。它們被分成7-9個角質板。它們會產生由蠟酯甘油三酯組成的胃油,儲存在腺胃中。這些可以從它們的嘴裏噴出來,以防禦捕食者,並在雛鳥和成鳥長途飛行時用作能量豐富的食物來源。它們的鼻腔上方有一個鹽腺,有助於去除血液中的鹽分。這種鹽主要是氯化鈉,存在於它們攝取的海洋無脊椎動物食物中以及它們吸收的大量海水中,然後從鼻孔排出濃鹽溶液。 [3] 

巨鸌聲音

巨鸌通常的叫聲是一種嘶鳴。如果入侵者離巢太近,它就會嚎叫。在戰鬥中,它會發出幾聲尖叫,同時頭部左右搖擺。在求愛表演期間,可以聽到雙方之間輕柔的叫喊聲。雌性在交配前會發出短促的喵喵聲。 [3] 

巨鸌食性

巨鸌與大多數其他鸌形目的鳥類不同,是高度食腐動物。它主要以動物屍體(海豹或企鵝)為食。還以沿海和遠洋水域船隻的廢物為食。它們還吃其他鳥類、蝦和甲殼類動物、魚和魷魚。 [3] 

巨鸌分佈範圍

繁殖地:南極洲、阿根廷、澳大利亞、智利、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法屬南部領地、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
非繁殖地;巴西、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新西蘭、諾福克島和烏拉圭;
留鳥:秘魯;
滅絕:布韋島;
遊蕩(非繁殖地):斐濟;
遊蕩:法屬波利尼西亞、留尼汪島和塞舌爾。 [1] 
巨鸌分佈圖 巨鸌分佈圖 [3]

巨鸌繁殖方式

巨鸌的繁殖季節從10月開始,築巢的巨鸌會發出嚎叫聲,並搖頭晃腦,脖子向上伸展,頸背羽毛豎起。求偶表演全年都會進行。這些表現包括喙、相互啃咬頭部和頸部的羽毛以及鞠躬。這些展示可以由合作伙伴共享,也可以由小組中的幾個成員共享。當羽毛偶爾受到干擾時,伴侶可能會互相梳理。在求偶表演期間,頸背羽毛絕不會像打鬥時那樣鼓起。還可以觀察到兩隻巨鸌之間(不一定是兩個配偶之間)的一種問候儀式,頭部左右擺動,然後互相梳理羽毛和喙對喙。 [3] 
巨鸌在鬆散的棲息地、裸露的地面或草地上繁殖。巢呈杯狀,用草、苔蘚和碎石築成。交配開始時,雌性是雄性初步圈定的對象。雌鳥在自己的巢上,搖頭併發出短促的喵喵聲。交配可以持續幾分鐘。雌性產下一枚很大的鳥卵。孵化持續約55-66天,由雌雄雙方共同承擔。幼鳥會留在巢中直到飛走。巨鸌經常在巢中受到干擾,有時甚至會拋棄它。但這種鳥能夠向入侵者吐出難聞的油。當幼鳥離開巢穴後,它們會在海上度過兩三年的時間,這是一次跨越南半球海洋的大遷徙。巨鸌在4歲時開始繁殖,但更常見的是6或7歲左右。 [3] 

巨鸌保護現狀

巨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1] 

巨鸌種羣現狀

2008年,巨鸌種羣規模估計為54,000對,而帕特森(Patterson)等人估計總數約為47,800對(大約相當於150,000只)。以及福克蘭羣島保護組織和英國南極調查局未發表的數據。其中包括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羣島)約19,500對、南喬治亞島約5,500對、南設得蘭羣島約5,400對、南奧克尼羣島約3,350對(英國南極調查局未公開數據)、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有2,500對(DPIW未公開數據)、麥誇裏島有2145對、阿根廷有2300對(2006年)、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羣島有230對、南極大陸有280對。此外,2008年估計南極半島有1,190對,南桑威奇羣島有1,550對,愛德華王子島有2,800對(Ryan等人,2009年),克羅澤島有1,060對,凱爾蓋朗島有4對。 [1] 
趨勢論證:巨鸌增減的趨勢是可變的,一些種羣數量持續減少,一些種羣數量穩定(2014年)和其他地區的物種數量大幅增加,包括阿根廷巴塔哥尼亞(2006年)、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羣島)(2005年)和南喬治亞島(2008年)。重要的是,後者數量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物種數量;因此,全球總體趨勢正在增加。結合兩個地區(南緯60°以北和以南)的趨勢數據,可以得出過去三代(64年)中增長17%的最佳估計和下降7.2%的最壞情況(2008年),這裏謹慎地假設在此期間經歷了緩慢的下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