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爪地懶

鎖定
巨爪地懶(學名:Megalonyx)是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晚期一屬已滅絕的地懶。巨爪地懶是一種身披長毛、體形如牛的動物,也是唯一曾在北極圈內生活過的貧齒類動物。它是1796年由學識淵博的美國開國元勳、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命名的,也是少數由非專業人士命名的古生物之一 [1] 
中文名
巨爪地懶
拉丁學名
Megalonyx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動物綱
披毛目
巨爪地懶科
巨爪地懶屬
分佈區域
北美洲的大部份地區,阿拉斯加中部至科羅拉多州中部

巨爪地懶簡介

巨爪地懶是一種大型的植食性哺乳動物,它們身長一般都超過3米,體重可以達到2000千克。巨爪地懶的頭部呈短圓型,具有很強的咀嚼能力。它們用後腳掌行走,這使得它們龐大的身軀行動起來相當穩當。身材龐大的巨爪地懶有鋒利的爪強壯的前肢,另外,為了防禦那些兇殘的肉食者的鐵爪鋼牙,它們身上還進化出了許多角質化的硬癤 [2] 

巨爪地懶命名

巨爪地懶是少數由業外名人命名的古生物之一,其命名者乃是美國開國元勳、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這位總統在美國曆史上素以學識淵博聞名。1796年,還沒當上總統的傑斐遜收到一些來自西弗吉尼亞州的化石,包括3個巨形腳爪以及一些頭骨肢骨。當時他深為這些巨爪所震撼,以為是某種絕滅美洲獅的化石,遂將其命名為“巨大的爪子”。兩年後美國人瞭解到古生物學泰斗喬治・居維葉對大地懶化石的研究成果,才意識到這種動物其實是貧齒類 [3] 

巨爪地懶外形特徵

它們體長3-4米,體重大1.5-2噸,相當於兩三頭北極熊。它們的頭骨短而寬,有一個很深的、圓鈍的口鼻部,上面有發達咀嚼肌附着的痕跡;它們只在上下頜兩側長有18顆柱狀頰齒
與其他地懶相比,巨爪地懶行動能力更強,這是因為它們後肢中央3趾上的爪子可以着地,這使它們能夠用整個後腳掌支撐身體重量,而其他地懶多用腳的外側着地。再加上其厚實的毛皮帶來的禦寒性,是他們能比其他地懶走得更遠。
巨爪地懶
巨爪地懶(5張)
巨爪地懶尾部結實粗壯,能與兩條後腿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就像袋鼠一樣直立。其前肢長又彎曲的爪子,能夠輕易地拉扯樹枝、拔起灌木,也是有力的自衞武器。此外,它們的皮膚下長着許多角質化的硬癤,是毛皮之內的最後一層防禦。

巨爪地懶科學分類

它們的近親的二趾樹懶。它們是北美洲的特有屬,是巨爪地懶科下分佈最廣的,最北至阿拉斯加育空。它們是由遊地懶演化而來,其下最早出現的物種是Megalonyx wheatleyi

巨爪地懶分佈範圍

冰河時代中的巨爪地懶 冰河時代中的巨爪地懶
巨爪地懶分佈在北美洲的大部份地區,由阿拉斯加中部至科羅拉多州中部。它們居住在潮濕及寒冷氣候,長滿雲杉的地方。另外,在南部的傑氏巨爪地懶體型較大,在北部的則體型較細小。

巨爪地懶化石發現

巨爪地懶 巨爪地懶
巨爪地懶的學名是由美國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於1797年所命名,其化石是來自維吉尼亞州。在艾奧瓦州西南部持續的挖掘發現了疑似巨爪地懶的家庭生活:一隻成年巨爪地懶與兩隻不同年齡的幼生一同被發現,估計成年的會照顧幼生的。

巨爪地懶滅絕

巨爪地懶是所有“懶族”動物中最長壽,生存能力最強的一類,但它們還是沒有擺脱滅絕的命運,於大約9400年前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了。
參考資料
  • 1.    李湘濤主編,揭秘遠古動物,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10,第111頁
  • 2.    禹田編繪,史前動物百科全知道,同心出版社,2006年8月,第205頁
  • 3.    刑立達編著,探索發現·古獸真相,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05,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