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濟島事件

鎖定
巨濟島事件(英語:Grand Island Event;朝鮮語:거제 섬 사건;日語:巨済島事件),是朝鮮戰爭期間發生在巨濟島(今屬韓國)的事件。 [2]  [4] 
在朝鮮戰爭停戰談判進入戰俘遣返的談判階段時,美方頑固堅持“自願遣返”原則,並在戰俘營強行對朝中被俘人員進行“甄別”,違者以武力鎮壓。1952年5月初,朝中戰俘不堪虐待,舉行示威遊行,並要求美軍戰俘營長官杜德准將親自前來談判。杜德來到戰俘營後,態度傲慢,不願直接談判,被人民軍被俘人員突襲擒獲。隨後,他們舉行朝中戰俘代表團成立大會,召開控訴、聲討美軍當局迫害朝、中戰俘的罪行大會,迫使新任長官柯爾森同意了朝中戰俘代表提出的4個條件,並與戰俘代表達成協議,承諾今後按國際法原則給戰俘以人道待遇,立即將代表們送歸各戰俘營,不進行任何報復。當日,朝中戰俘代表將杜德釋放。 [2]  [4] 
美軍對朝中戰俘的迫害,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日法西斯集中營中的暴行比肩。其殘酷迫害戰俘的罪行不但遭到朝中方面的強烈抗議和譴責,而且遭到國際輿論的普遍譴責。 [2] 
這一事件不久後,美方撕毀了協議,強硬對待戰俘,並對戰俘營進行血腥鎮壓。 [2] 
中文名
巨濟島事件
外文名
Grand Island Event(英語)、거제 섬 사건(朝鮮語)、巨済島事件(日語)
發生時間
1952年2月18日 [1] 
發生地點
巨濟島
含    義
美軍在巨濟島上建立戰俘營
時    期
朝鮮戰爭期間

巨濟島事件事件背景

美軍在朝鮮南部的巨濟島、釜山等地分別設立了一些戰俘營,收容朝中被俘人員。戰俘營四周架設多層(多者達5層)鐵絲網,四個角上設有崗樓,高高聳立,哨兵荷槍實彈,一有動靜即可射擊。每個戰俘營中都排列着數十頂帳篷,被俘人員即住在帳篷中,坐卧都在裏面潮濕的地上。戰俘營裏及其周圍都駐有大批人員執行管制和“教化”的任務,其中有美軍憲兵司令部的憲兵和南朝鮮的軍隊,還有美軍遠東軍事情報局、美第8集團軍情報處、美國遠東民眾心理調查局的人員及南朝鮮政府的特務機關和蔣介石集團的特務機關派出的人員。美國戰俘管理當局不僅要管住朝中被俘人員,還圖謀用這些人充當反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工具,以及充當秘密武器試驗品等。 [2] 

巨濟島事件事件經過

美軍殘酷“甄別”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進入戰俘遣返的談判階段時,美方為了給其“自願遣返”的主張提供證據,達到扣留朝中被俘人員的目的,早在1951年12月開始,就採取屠殺、毒打、刺字等殘酷的法西斯手段,對戰俘進行所謂的“甄別”,遭到戰俘的反抗,美方戰俘管理當局則進行殘酷鎮壓。美軍戰史上説:1951年12月18日,有14名戰俘被打死、24名戰俘被打傷;1952年2月18日晨,在巨濟島上美國第62號俘虜營中,美方管理人員把中方被俘人員5000餘人包圍起來,進行所謂“個別訊問”,強迫實行“甄別”,遭到中方被俘人員拒絕。雙方發生衝突,美軍開槍射擊,中方被俘人員死亡75人,受傷139人。美軍死1名,傷20餘名。 [1-2] 
1952年4月4日,美方進行第二輪“甄別”時,繼續殘害戰俘。據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部1953年6月26日的報告:4月6日,巨濟島第96號戰俘營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被強行“甄別”時,共有3000餘人遭到毆打;4月8日,30餘名戰俘遭殺害;4月14日,有1500多人被打傷。同日,第93號戰俘營要求遣返的戰俘70餘人,被集合到廣場上列隊,遭到美軍槍殺。 [2] 
美方戰俘管理當局,在戰俘營地設有專門用來拷問朝中被俘人員的刑訊室,美軍稱之為“猴子房(Monkey house)”。裏面有囚籠和蒸氣室(steam chamber)以及皮鞭、木棍等刑具,如果朝中被俘人員拒絕接受“甄別”或表示反抗,即被拉到這裏毒打,刺指甲或用蒸氣蒸,許多人就在這個地方被折磨死了。 [2] 
巨濟島上每個戰俘營在反抗美國戰俘管理當局的“甄別”時,都發生過類似的慘案。美軍對堅持遣返的戰俘施用各種酷刑折磨,有的被用剃刀割去嘴、鼻,被剪掉舌、耳,或被拔掉指甲和頭髮,或被燒、烙、蒸、煮、凍、冰,至於遭毒打、餓飯、槍殺的事件幾乎每天都要發生。這與美國代表在談判桌上,為其“自願遣返”的主張辯護時聲稱的,不能用刺刀逼着戰俘們回到共產黨那裏,完全是兩回事。 [2] 
美國戰俘管理當局還指使叛徒們用政治陷害的手段壓制戰俘,強迫戰俘檢舉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幹部,強迫黨、團員集體寫退黨、退團聲明,強迫戰俘集體唱反動歌曲、喊反動口號,強迫寫血書要求去台灣或留在南朝鮮,以至強行在戰俘身上刺上反共字樣,阻斷戰俘回國、回家的願望。 [2] 
美軍為了造成朝中戰俘主動拒絕遣返的假象,在對戰俘營進行“甄別”前還唆使叛徒們搞假甄別,他們對敢於表態回國的戰俘施以酷刑,甚至慘殺,製造緊張的恐怖氣氛,使許多戰俘在正式的“甄別”時,不敢表達回國、回家的意願。 [2] 
朝中戰俘的反抗
美方殘酷虐待朝中戰俘,引起朝中戰俘的強烈反抗。不堪忍受凌辱的朝中戰俘的憤怒之火終於爆發出來。1952年5月初,第76號戰俘營中的朝鮮人民軍戰俘舉行示威遊行,抗議美軍的“自願遣返”主張和對戰俘的酷刑與屠殺,要求美軍戰俘營長官杜德准將親自前來與戰俘談判。 [2] 
5月7日下午1點半,杜德在一個美軍步兵排和兩挺重機槍的嚴密警戒下,乘坐裝甲車來到戰俘營。杜德是應第76戰俘營戰俘代表的請求前來戰俘營談判的。此前,志願軍被俘人員曾連續進行絕食和遊行示威,要求杜德親自與他們談判。 [4] 
談判開始時,杜德周圍的警衞通近大門,隨時準備用衝鋒槍射擊,後在人民軍被俘代表要求下往後站立。於是,杜德身旁只有一個隨從副官。談判過程中,杜德態度傲慢,對近兩小時的談判顯得很不耐煩。他讓其副手管文中校代他回答問題,自己則掏出指剪漫不經心地修剪起指甲來。 [4] 
下午3點20分,戰俘營大門突然打開。十多個人民軍被俘人員一下子從兩旁帳篷中衝了出來,將杜德與衞兵隔開,一個人民軍被俘人員抓住杜德的手,另一個抱住腰,兩個人抱住腳,把他抬進了戰俘營。接着大門被關死,插上了鐵槓。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一瞬間,警衞人員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驚呆了。接着,大門上豎起一條7公尺長、2公尺寬的巨幅英文標語:“我們生俘了戰俘營長杜德准將,絕對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待我們和他進行正當的談判完畢之後,就安全地交給你們。如因嚴重的武裝行動而造成不良後果,將由你們負完全責任。” [4] 
不久,戰俘營上空響起了警報聲。一輛輛坦克、裝甲車,一隊隊憲兵、步兵、海軍陸戰隊,層層圍住了第76戰俘營。此時,杜德出於自身安全考慮,親筆簽署了命令:“為防止事態擴大和保證我的安全,我命令絕對禁止開槍,並同意立即召開全島朝、中戰俘代表大會,協商解決問題。” [4] 
當晚9點,朝中被俘人員舉行朝中戰俘代表團成立大會。第二天,戰俘營又召開控訴、聲討美軍當局迫害朝、中戰俘的罪行大會。 [4] 
美方反應
“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對杜德事件十分惱火。他將社德撤職罷官,由美國第一軍參謀長查爾斯·科爾森准將接替。5月10日,柯爾森代表美國戰俘管理當局,同意了朝中戰俘代表提出的4個條件,並與戰俘代表達成協議,承諾今後按國際法原則給戰俘以人道待遇,立即將代表們送歸各戰俘營,不進行任何報復。當日,朝中戰俘代表將杜德釋放。 [4] 

巨濟島事件事件結果

杜德事件揭穿了美方在戰俘遣返問題上堅持“自願遣返”原則的真相。科爾森在5月10日發表的書面保證中説,他“承認發生過流血事件。在這些事件中,聯合國軍司令部使許多戰俘遭到傷亡。我可以保證,今後戰俘將根據國際法準則在本戰俘營受到人道的對待。我將在我的職權範圍內盡一切可能防止再發生暴力事件和流血事件。今後如果再發生此類事件,我願承擔全部責任”。這份保證,實際上承認戰俘並未得到“符合國際法原則的人道待遇”,從而使美方的“自願遣返”立場真相大白。 [4] 
5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堅決反對美國扣留戰俘》的社論,抗議譴責美軍當局殘酷迫害戰俘的罪行。不久,在板門店談判中,朝中談判代表向全世界公佈了經杜德簽字的認罪書,並向美方提出了嚴厲的譴責。文件一出,世界輿論為之譁然,包括美國的盟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紛紛抗議美國的戰俘政策,引起美國政府和軍方的驚恐和混亂。美方撤銷了對戰俘處理所謂“不力”的兩任戰俘營司令官杜德和柯爾森的職務,並將其軍銜由准將降為上校。5月10日,美方任命波特納准將接替柯爾森為巨濟島戰俘營營長。 [2] 

巨濟島事件事件後續

美國政府認為,杜德事件“使美國在這個緊要的時候,在整個東方丟臉”。美方不甘心在手無寸鐵的戰俘面前認輸,伺機對戰俘進行報復。5月8日,即將離任的李奇微曾發出指令,要求使用一切必要的武力建立並維持秩序;接替李奇微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馬克·克拉克同樣決定對戰俘採取強硬措施。美方徹底撕毀了朝中戰俘與柯爾森簽訂的協議,首先將戰俘代表,除女戰俘代表外,其餘全部扣留在第76號戰俘營,後來又將這些代表作為“戰犯”單獨關押、審訊。之後,即開始了對戰俘營的血腥鎮壓:
  • 5月15日、17日,美軍在戰俘營連續槍殺朝中戰俘; [2] 
  • 5月20日,美方在釜山戰俘營屠殺朝中戰俘,朝中戰俘傷亡86人; [2] 
  • 5月21日,釜山第3傷病戰俘收容所的戰俘反對甄別,升起五星紅旗表達他們回國的願望,美軍出動坦克武裝鎮壓,打傷朝中戰俘190人,打死35人; [2] 
  • 5月29日,永川戰俘營3名戰俘被打死,10人重傷;5月30日,巨濟島戰俘營打死打傷7名戰俘; [2] 
  • 6月2日,美軍打傷巨濟島戰俘營4名戰俘。 [2] 
  • 6月10日,美軍調集大量坦克和武裝士兵包圍了巨濟島第76號戰俘營。美軍命令全體戰俘集合於廣場上,之後 即用火炮、坦克、步槍、卡賓槍、手榴彈、毒瓦斯、火焰噴射器等一齊發起攻擊,當場打死戰俘31人、打傷139人。 [2] 

巨濟島事件事件評價

美軍對朝中戰俘的迫害,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日法西斯集中營中的暴行比肩。從美軍戰俘營歸來的朝中戰俘都稱美軍戰俘營為“集中營”。這一切均是由自稱為民主、自由典範的美國在人道主義的幌子下,以保護戰俘人權的名義所做的。美方殘酷迫害戰俘的罪行不但遭到朝中方面的強烈抗議和譴責,而且遭到國際輿論的普遍譴責。事實表明,美方的“自願遣返”就是“強迫扣留”。美軍戰史説:對於朝中方面的指責,“聯合國軍司令部是很難加以反駁的,在國際上,就其在對待遣返和庇護戰俘的問題上,聯合國軍司令部的聲譽受到嚴重的破壞”。“可能會使聯合國軍關於不使用武力遣返戰俘的原則黯然失色”。 [2]  [3]  5月18日,英國《雷諾新聞》撰文指出,這次事件“使美國的説法和美國的甄別方法確實開始臭氣熏天起來”,“人們不再相信美國所謂戰俘不願回他們祖國的説法了”。 [4] 
參考資料
  • 1.    石仲泉著,我觀黨史·五集,第5編,黨的人物研究[M].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1,第170頁.
  • 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 著.抗美援朝戰爭史 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01:167-169
  • 3.    [美]沃爾特·G.赫姆斯.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停戰談判的帳篷和戰鬥前線.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291,294
  • 4.    劉同舜,姚椿齡 主編;姜琦等 編寫.戰後世界歷史長編 1953 第8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04:291,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