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巧辯

鎖定
巧辯,漢語詞彙,古意與詭辯沒有多大區別,“詭”中有“巧”,“巧”中有詭。但是後來,兩個詞語日漸分開了,語意有了明顯的區別 [3]  今意則是多指巧妙的辯論。巧辯一詞最早出自《淮南子·覽冥訓》。
中文名
巧辯
拼    音
qǐao bìan
釋    義
指詭辯;巧妙的辯論
注    音
ㄑㄧㄠˇ ㄅㄧㄢˋ

目錄

巧辯釋意

古意指詭辯,今意指巧妙的辯論 [4] 

巧辯出處

淮南子·覽冥訓》:“輔佐有能,黜讒佞之端,息巧辯之説。”
漢 王符《潛夫論·潛嘆》:“及歡愛、苟媚、佞説、巧辯之惑君也,猶炫燿君目,變奪君心。”
魏徵《論時政疏》之四:“謇諤之士,稍避龍鱗;便佞之徒,肆其巧辯。”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恰才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徵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説他歸降,縱項王馳還……破項王必矣。” [1] 
趙樹理 《“鍛鍊鍛鍊”》:“所以除了 小腿疼 還想找一點巧辯的理由外,一般都還交代得老實。” [2] 
參考資料
  • 1.    巧辯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18-01-04]
  • 2.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5-31]
  • 3.    華玉洪, 姜成林.詭辯術——60種詭辯方法:延邊大學出版社,1988-01:7
  • 4.    巧辯的意思  .千篇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