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左灘村

鎖定
左灘村位於龍江鎮南部,距鎮政府約8千米。始建於北宋時期,因在甘竹灘左側而得村名 [3]  。西北面與南海區九江鎮接壤,正西面與江門市的新會、鶴山只隔着一條西江對望。
2021年11月,入選2016-2020年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擬表彰名單,並進行公示。 [2] 
中文名
左灘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佛山市
地理位置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最南端
面    積
3.8 km²
左灘村,位於龍江鎮南部,距鎮政府約8千米。始建於北宋時期,因在甘竹灘左側而得村名,依山傍水,風景迤邐。有大金山、犀牛山守護南北,中間自北至南有蟠龍崗,獅子崗、水瓢崗和網崗羅列其中,東西為魚塘及耕地。西江、甘竹溪呈環形從東、南、西三面流經村境,河涌縱橫穿梭,充滿了水鄉的詩情畫意。
該村有保存完好的傳統廣府民居。彰谷張公祠,始建於明末清初,金黃色疏璃瓦頂,山牆及後檐灰塑草尾龍,前後檐均襯上精美木雕,正門內外及山牆內側有彩繪壁畫。吳氏大宗祠,始建於清代,三進兩廊,花崗岩牆基,磚木結構,硬山頂山牆外側灰塑草尾龍,正脊、臂脊砌有精美吉祥圖案及灰雕。
見龍橋與見鳳橋被稱為“灘下兩拱”,皆始建於明代。見龍橋重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是順德保存最為完好的石拱橋,長約20米,寬5米,橫跨左灘閘頭,由五塊長十多米的花崗岩石板建成,橋拱由冬瓜石砌築,橋兩端均有八級石階。據傳,時任太子太保的順德狀元黃士俊,帶着明崇禎皇帝的兒子朱慈烺一路逃命,經甘竹灘此橋時,江面掀起巨浪將船掀翻,太子溺亡。此後,當地人為紀念明太子,將石橋改名為見龍橋。
該村祖祖輩輩以植桑養蠶餵魚為生。村子也曾經因水路的發達而繁榮,形成灘上灘下連綿兩三華里街市的繁華景象。這裏曾孕育了順德的第一個海關,最多的時候有分埠40多個,成為順德“兩龍”農商文化的一大代表。甘竹溪盛產的三黎魚(鮒魚)味道鮮美,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寫道: “順德甘竹灘,鮒魚最美”,並賦詩云: “甘竹最好是鮒魚,海目山前味不如。網肯教鱗片損,玉盤那得燴香餘。” [3] 
左灘村陸地總面積3.8平方公里,三個自然住宅片,20個村民自治小組,黨總支部成立於1998年9月(原稱左灘黨支部),支部下設4個黨支部,現共管理黨員125人。其中,男黨員87名,佔黨員總數的69.6%,女黨員38名,佔黨員總數的30.4%。年齡結構方面,21--30歲29人,31--40歲26人,41--50歲15人,51--59歲17人,60歲以上38人。文化結構方面,大專及以上學歷23人,高中學歷29人,初中及以下學歷73人。全村常住居民4875人(至2011年4月)。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約為1.6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9800萬元,農業產值678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9665元,村委會2010年可支配收入230萬元;股份社全年總收入463萬元,股東全年每股分紅500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