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4.0時代

鎖定
工業4.0時代,產品和服務將藉助於互聯網和其他網絡服務,通過軟件、電子及環境的結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完全不同於傳統生產方式的智能製造模式。 [1] 
中文名
工業4.0時代
時代屬性
工業時代
工業屬性
工業4.0
時代特徵
智能製造

工業4.0時代時代特徵

工業4.0時代,產品和服務將藉助於互聯網和其他網絡服務,通過軟件、電子及環境的結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完全不同於傳統生產方式的智能製造模式。
一是產品需求的個性化趨勢。在工業4.0時代,用户至上是核心思維,用户對資源配置、產品設計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今後的終端客户可以更加直接地參與產品工程及設計,產品甚至可以完全按照個人意願進行生產,極端情況下將成為自動化、個性化的單件製造。
二是生產平台的標準化要求。工業4.0戰略的關鍵是建立一個人、機器、資源互聯互通的網絡化社會,各種終端設備應用軟件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識別、處理、維護等必須基於一套標準化的體系,開發出一套單一的共同標準,不同公司間的網絡連接和集成才會成為可能。工業4.0的標準化不僅涉及硬件標準的統一,還有諸多軟件的制定,要求機械、加工製造、自動化工程和軟件領域的企業協作並統一標準。
三是生產方式的模塊化策略。為了能有效地管控產品的多樣性,企業特別需要以模塊化的方式進行生產,提高效率、減低成本。只有通過將產品個性化需求進行分類,以滿足最關鍵的共性需求,設置更小的生產單元,才能更經濟地滿足個性化需要。德國有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在共同開發新一代生產線,構成這種生產線的設備實現了模塊化,可以根據生產的產品種類自由更換設備模塊,而且設備模塊更換後可立即投入使用,以此推動產品設計的標準化和模塊化。 [1] 

工業4.0時代人才標準

工業4.0的人才標準。基於新的生產系統和工業模式,工業4.0需要新的人才以及人才新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這對社會和教育系統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從人才種類來看,工業4.0時代任何產品中包含了軟件和無線網絡的領域都明顯地缺乏優秀的機械、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師。從人才的規格構成上看,普遍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以理解和掌握在智能製造時代的數字化智能化設備。 [1] 

工業4.0時代人才質量

以從業人員的品質要求來看,將更加關注人的創新精神和全面發展。一是更強調人的能動性。隨着智能化生產,不僅熟練工種逐漸減少,能動性崗位會變多,而且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動性的人,才可以研發最好的產業產品、創造合適的生產機制,並可以時刻以清醒的頭腦和全局的眼光獨立、快速並正確地作出決定,這是推動工業4.0的關鍵。二是更強調跨學科能力和全局意識。企業使用的人,都是已經具有跨學科經驗,或者是曾挑選做過這樣的交替性工作。三是更強調自我組織和情緒管理能力。工業4.0工作模型的設計需要結合個人責任和分散領導下的自治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法讓員工有更多的自由做決定,更多地參與和調節自己的工作負載,而同時也能夠靈活地安排工作。 [1] 

工業4.0時代人才培養

隨着高等教育形勢的發展,探索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新特徵,培養符合工業4.0時代需求的人才,顯得愈來愈迫切,也成為我們辦學主要目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