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城市

(城市規劃專用術語)

鎖定
工業城市是十九世紀四大城市設計(田園城市,1903;工業城市,1904;帶形城市,1882;方格形城市,1811)理念之一。
工業城市是加尼埃為適應城市的大工業發展需求而提出的規劃理論。他對大工業發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區、城市交通、住宅族羣都做了精闢的分析。 [1] 
中文名
工業城市
外文名
Cité Industrielle
設計師
Tony Garnier
設計時間
十九世紀

工業城市設計背景

工業城市 工業城市
1898年幾乎與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理論同時,法國青年建築師加尼埃(Tony Garnier,1869~1948)也從大工業的發展需要出發,開始了對“工業城市”規劃方案的探索。 [1] 

工業城市設計理論

他把“工業城市”的要素進行了明確的功能劃分。中央為市中心,有集會廳、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劇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區是長條形的,療養及醫療中心位於北邊上坡向陽面。
加尼埃工業城市
加尼埃工業城市(4張)
工業區位於居住區東南。各區間均有綠帶隔離。火車站設於工業區附近。鐵路幹線通過一段地下鐵道深入城市內部。城市交通是先進的,設快速幹道和供飛機起飛的實驗性場地。
加尼埃重視規劃的靈活性,給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發展餘地。 [1] 
參考資料
  • 1.    羅小未等.外國近現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26、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