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

鎖定
巢湖艦,舷號890,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 [5]  ,艦長178.5米,寬24.8米,滿載排水量20000多噸,由滬東造船廠製造,於2012年5月7日下水,2013年9月入列 [5] 
該艦可進行橫向、縱向、垂直、靠幫四向補給,具有適配性強、補給速度快、保障效率高等特點。巢湖艦是遠洋護航“明星艦”,曾4次參加護航任務,創下中國海軍艦艇在海外連續執行任務367天的最長紀錄。 [5] 
中文名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
艦    長
178.5米
艦    寬
24.8米
滿載排水量
23000噸
下水時間
2012年5月7日
服役時間
2013年09月12日
舷    號
890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基本簡介

巢湖艦 巢湖艦
巢湖”艦屬903A型大型綜合補給艦,舷號890,艦長178.5米,寬24.8米,滿載排水量20000多噸,由滬東造船廠製造,於2012年5月7日下水,2012年12月下旬出海海試。2013年9月12日正式交付入列,隸屬中國海軍東海艦隊。 [1]  巢湖艦名字的由來,其實經歷過一次“波折”。巢湖艦曾是一艘導彈護衞艦。於2007年5月下水,2008年6月入列。2011年,隨着行政區劃調整,巢湖市由地級市變更為縣級市,這艘巢湖艦便被更名為衡陽艦,現隸屬於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現在的巢湖艦,於2012年5月下水,2013年9月入列,隸屬中國海軍東海艦隊,是一艘遠洋綜合補給艦。 [6] 
該艦主要擔負遠洋條件下,對大中型水面艦艇編隊實施油料、淡水、食品、彈藥等物資補給任務,可進行橫向、縱向、垂直、靠幫等多種方式補給,具有適配性強、補給速度快、保障效率高等特點。 [5]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同級艦艇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命名入列

新華社浙江舟山2012年9月12日電(王瑤、侯瑞)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巢湖艦入列命名儀式,12日在海軍東海艦隊舟山某軍港碼頭舉行。這艘艦的入列,標誌着我海軍遠洋綜合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入役後,“巢湖”艦將主要擔負戰時加入海上機動編隊,執行對驅護艦實施航行或停泊補給、平時伴隨驅護艦編隊執行遠航及出訪任務,並進一步提高我國海軍的遠洋支援保障能力。
巢湖艦 巢湖艦
巢湖艦艦長張衞東介紹説,巢湖艦舷號為“890”,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型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2萬餘噸,能在除極區及冰區外的世界可航行水域安全航行。
與上一代遠洋綜合補給艦相比,巢湖艦具有指揮操縱裝備配置性能更強、補給裝備配置與國際接軌、武器裝備配置更符合任務需求等特點,可在海上實施各種幹、液貨航行橫向接收。“為更好地滿足遠洋任務需求,巢湖艦還增設了一對目前國內最大的收放式減搖鰭,艦船在惡劣海況下的穩定性比上一代艦船更強。”張衞東説。
在醫療室,軍醫譚軍告訴記者,巢湖艦增設了對傷病員施行海上早期救治和後送的功能,開設了醫療區,設置了手術室、醫務室、檢驗室、消毒室、X光線室及暗室、醫藥器材室、口腔治療室、雙人隔離病房和雙人病房,可進行日常診療和一般外科手術。
巢湖艦在生活設施的配置上體現以人為本,遠洋任務的官兵生活條件更加舒適。艦上不僅配有乒乓球室、圖書室、網絡室、健身房、理髮室、ICU病房,還專門為女艦員準備了3個住艙共22張牀位。
記者瞭解到,在接裝過程中,巢湖艦官兵探索出新型接受補給裝置的使用方法,針對不同流向、不同風向和不同海區的最佳補給陣位、最佳補給距離等20餘項補給方案預案。前不久,這艘艦在試航期間,首次對兩萬噸級以上艦艇實施橫向綜合補給,並創下了海軍綜合補給艦實現海上互補的先例。 [2]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服役動態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搜索護航

2014年3月24日,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海軍第十七批護航編隊從舟山某軍港提前起航,先前往印度洋海域執行搜索馬航失聯客機任務,之後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十六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
海軍第十七批護航編隊由導彈驅逐艦長春艦、導彈護衞艦常州艦以及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編隊搭載艦載直升機2架、特戰隊員數十名,任務官兵810餘人。其中,長春艦和巢湖艦是首次執行護航任務。 [3] 

巢湖號綜合補給艦護航任務

2022年5月18日上午,中國海軍第41批護航編隊在浙江舟山某軍港解纜起航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40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海軍第41批護航編隊由導彈驅逐艦蘇州艦、導彈護衞艦南通艦和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