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

鎖定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四川省北部地區粉碎國民黨四川軍閥部隊圍攻的作戰。
名    稱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
發生時間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地    點
川陝蘇區
參戰方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戰役背景

1933年2~10月,紅軍第四方面軍在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指揮下,連續取得反“三路圍攻”和儀南、營渠、宣達三次進攻戰役的勝利,並與川東遊擊軍會合,部隊擴大到5個軍8萬餘人。川陝蘇區也有了很大發展。在此期間,四川軍閥劉湘擊敗了劉文輝,暫時結束了混戰局面,並於10月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獲得蔣介石大批軍費和武器支援,隨即糾集四川各派軍閥部隊,分6路圍攻川陝蘇區。參加“六路圍攻”的川軍共110多個團約20萬人,另有飛機18架配合,採取分進合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法,企圖在3個月內將紅四方面軍消滅於川陝邊境。其部署是:以第28軍的18個團為第1路,由廣元、昭化向木門、南江方向進攻;以第29軍的24個團為第2路,由閬中向巴中方向進攻;以新編第6師和第23師共15個團為第3路,由南充向巴中東南之曾口場方向進攻;以第20軍的12個團為第4路,由蓬安向通江方向進攻;以第21軍的24個團為第5路,由開江、開縣向宣漢、達縣(今達州市)方向進攻;以第23軍及地主武裝共18個團為第6路,由開縣、城口向萬源方向進攻。紅四方面軍總部面對川軍大規模圍攻的形勢,根據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通江會議精神,決定仍採取收緊陣地、待機反攻的方針,先以運動防禦,節節抗擊,消耗、疲憊川軍,爾後集中兵力,實施反擊,粉碎圍攻。具體部署是:以東線為主要方向,集中紅4軍全部、紅9軍和紅30軍各2個師及紅33軍部隊共20餘個團,配置於由萬源以東迄宣漢、達縣地區,由徐向前指揮,抗擊第5、第6路;西線以紅31軍主力和紅9、紅30軍各1個師共10餘個團,配置於由廣元沿嘉陵江東岸迄營山、渠縣以北地區,由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指揮,牽制和抗擊第1、第2、第3、第4路;另以紅31軍2個團分散配置於蘇區北部邊境一線,警戒監視陝南方向,保障蘇區側後安全。 [1]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戰役過程

1933年2~10月,紅軍第四方面軍在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指揮下,連續取得反“三路圍攻”和儀南、營渠、宣達三次進攻戰役的勝利,並與川東遊擊軍會合,部隊擴大到5個軍8萬餘人。川陝蘇區也有了很大發展。在此期間,四川軍閥劉湘擊敗了劉文輝,暫時結束了混戰局面,並於10月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獲得蔣介石大批軍費和武器支援,隨即糾集四川各派軍閥部隊,分6路圍攻川陝蘇區。參加“六路圍攻”的川軍共110多個團約20萬人,另有飛機18架配合,採取分進合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法,企圖在3個月內將紅四方面軍消滅於川陝邊境。其部署是:以第28軍的18個團為第1路,由廣元、昭化向木門、南江方向進攻;以第29軍的24個團為第2路,由閬中向巴中方向進攻;以新編第6師和第23師共15個團為第3路,由南充向巴中東南之曾口場方向進攻;以第20軍的12個團為第4路,由蓬安向通江方向進攻;以第21軍的24個團為第5路,由開江、開縣向宣漢、達縣(今達州市)方向進攻;以第23軍及地主武裝共18個團為第6路,由開縣、城口向萬源方向進攻。紅四方面軍總部面對川軍大規模圍攻的形勢,根據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通江會議精神,決定仍採取收緊陣地、待機反攻的方針,先以運動防禦,節節抗擊,消耗、疲憊川軍,爾後集中兵力,實施反擊,粉碎圍攻。具體部署是:以東線為主要方向,集中紅4軍全部、紅9軍和紅30軍各2個師及紅33軍部隊共20餘個團,配置於由萬源以東迄宣漢、達縣地區,由徐向前指揮,抗擊第5、第6路;西線以紅31軍主力和紅9、紅30軍各1個師共10餘個團,配置於由廣元沿嘉陵江東岸迄營山、渠縣以北地區,由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指揮,牽制和抗擊第1、第2、第3、第4路;另以紅31軍2個團分散配置於蘇區北部邊境一線,警戒監視陝南方向,保障蘇區側後安全。1933年11月,各路川軍先後出動,向蘇區推進。12月中旬,劉湘發起第1期總攻,企圖攻佔宣漢、達縣、儀隴等縣城及旺蒼地區。在東線,川軍第5、第6路在飛機掩護下,於12月16日強渡前河、州河,紅4軍一部和紅9軍主力乘其半渡之際進行反擊,殲3000餘人。紅30軍主力亦在達縣城東南一帶給第5路一部以殺傷,紅88師師長汪烈山在戰鬥中犧牲。17~18日,紅軍先後撤出宣漢、達縣兩城,在其以北據險阻擊。至1934年1月中旬,多次挫敗川軍進攻,給其以大量消耗,並擊落飛機1架,隨後再次撤退到固軍壩、羅文壩、馬渡關、紅靈台一線。此時,第5路總指揮王陵基以為紅軍潰敗,命令所屬各部發起進攻。紅軍則乘其冒進,不斷予以阻擊。至2月上旬,第5路各部均有損失,且供給困難,攻勢頓減,唯該路之警備第3路孤軍深入,進至馬鞍山地區。這時,春節來臨,川軍各路將領羣集成都過年,王陵基亦私回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紅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集中3個師,反擊冒進至馬鞍山地區之川軍。2月10日夜,紅30軍第88師一部經馬鞍山右側,襲佔樓門口,迂迴馬鞍山,殲敵2個營,該師主力隨即投入戰鬥,復於馬鞍山東南殲敵1個團,並乘勝直插毛壩場,在紅4軍一部配合下,全殲警備第3路2個團,斃其副司令郝耀庭。與此同時,紅9軍第25師西出毛壩場,進至第5路主力第3師師部駐地胡家場,殲其一部,並乘勝西擊,逼近馬渡關。川軍急忙調整部署,令第6路位於馬渡關以東之2個旅西移,第5路第3師位於馬渡關以南之1個旅東伸,以鞏固胡家場、毛壩場、隘口一帶陣地。紅軍遂停止反擊。馬鞍山戰鬥,紅軍激戰5天,殲敵1個多旅。劉湘對此甚為震驚,慌忙從後方急調4個旅和邊防第1路、獨立第4團加入第5路,並撤掉王陵基第5路總指揮職,由該路第1師師長唐式遵接替。在西線,川軍第1、第2、第3、第4路,於1933年12月中旬開始,在北起廣元南至營山的嘉陵江東岸發起全線進攻。紅31、紅30、紅9軍分別在廣元的元壩子、快活嶺,蒼溪的三川寺,閬中的雞山樑,儀隴城南至佛樓寺一線,實施阻擊,給敵消耗和殺傷後,於1934年1月11日撤出儀隴城,在北起旺蒼壩,南沿東河至千佛巖,東向尹家鋪、鼎山場一線繼續抗擊。至2月中旬,再次收緊陣地至旺蒼壩、恩陽河、鼎山場迄江口(今平昌)一線,與川軍對峙。3月3日,劉湘下達第2期總攻令,企圖在1個月內,西線攻佔巴中至通江一帶地區,迫紅軍向東北後撤;東線佔領萬源,迫近洪口至竹峪關一線,封鎖川北至陝南通道。西線於4日發起總攻,第1、第2、第3、第4路分別向旺蒼壩、恩陽河、玉山場、鼎山場推進。紅軍利用有利地形,節節抗擊,重點反擊,給敵以大量消耗,至19日主動撤出以上各點及木門、巴中城,再次向東收緊陣地。東線第5、第6路已投入兵力達60多個團,因全面進攻受挫,乃改取重點進攻。第5路於12~14日集中4個旅3次猛攻紅靈台,企圖在紅軍東、西線接合部打開缺口,均遭失敗,損兵千餘。22~24日,復集中5個旅轉攻紅軍東線中段老鷹嘴、毛坪一線陣地,再遭重創,損兵2000餘人。4月初,劉湘開始第3期總攻,企圖在東線奪取萬源,再向西推進;西線奪取南江、通江,爾後東西相向合圍,消滅紅軍。紅軍為進一步集中兵力,再次收緊陣地,東線先後撤至劉坪、鎮龍觀至萬源城南一線,西線撤至貴民關、觀光山至得勝山一線。紅軍在後撤中,利用有利地形,實施阻擊、反擊,給敵以有力打擊。23日,第5路1個師又3個旅連續向紅軍東線中段之鎮龍觀一帶發動猛攻,紅軍頑強抗擊,戰至28日,重創川軍,僅鎮龍觀附近即殲敵4000餘人,迫川軍後退。劉湘對紅四方面軍的圍攻,已歷時4個月未達目的,遂於5月15日在成都召開各路總指揮會議,決定發動第4期總攻,企圖先奪取通江、萬源,爾後西線主力沿川陝邊界東進,與東線主力合擊,消滅紅軍,並將其總預備隊2個師投入戰鬥,至此參加圍攻的總兵力達140多個團。劉湘還決定成立總司令部前方軍事委員會,任命其高等顧問、江湖術士劉從云為委員長,代其指揮。紅四方面軍為集中兵力,迷惑敵人,創造戰機,於6月中旬主動放棄過於突出的得勝山一線陣地,繼於21日撤出通江城,在其以北沿小通江東岸至萬源城南進行阻擊。紅33軍一部在游擊隊配合下,於6月15日攻佔城口。劉湘以為紅軍將出巫溪、奉節,奔向雲陽、萬縣,遂忙將第5路主力及第6路一部由通江地區東調萬源地區。紅四方面軍見川軍主力東移,乃令紅9、紅4、紅30軍各一部堅守東線陣地,集中10餘個團於西線,待機在貴民關、觀光山間之分水嶺地區實施反擊。22日,川軍第4期總攻開始,劉湘將總預備隊全部投入戰鬥,以東線為進攻重點,集中50多個團的兵力,向萬源至通江一線紅軍陣地進攻。紅四方面軍按預定計劃,堅守陣地,頑強阻擊,並主動將進至城口近郊的部隊撤至萬源附近,集中作戰。7月11日,川軍開始以萬源為主要目標的全線猛攻,企圖完成第4期總攻任務。16日至8月7日,敵先後發起4次猛攻,紅軍東線部隊奮力抗擊,殲敵萬餘,取得了萬源保衞戰的勝利。與此同時,紅軍西線部隊在南起通江附近、北至小通江一線,多次擊退第1、第2、第3、第4路的進攻,有力地配合了紅軍東線部隊的作戰。7月上旬,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在萬源前線召開軍事會議,認為紅四方面軍已退至蘇區後部窄小地域,戰線縮短,兵力集中,依雙方對峙態勢及地形條件,確定從東線實施反攻。8月8日,方面軍總部決定,以萬源西南地形險要、守軍兵力薄弱的青龍觀為東線反攻的突破口,尋殲第5路主力。部署是:以紅4、紅9軍主力和紅31軍一部共14個團為第1梯隊,擔任突擊;以紅30軍主力和紅33軍一部共8個團為第2梯隊,協同第1梯隊向縱深發展;以紅4、紅9軍各一部堅守萬源以東以南陣地;紅31軍主力和紅30軍一部堅守通江以東及小通江東岸一線陣地,待機反攻。10日夜,紅軍東線部隊反攻開始。紅31軍突擊分隊經南天門直插青龍觀,隱蔽接敵,先殲其1個營部,先頭部隊隨即全部加入戰鬥,接連擊退守軍10餘次反撲,繼又殲其1個旅部,攻佔青龍觀要隘。11日拂曉,紅31軍一部乘勝向縱深楔入,紅4、紅9軍主力同時從左右兩翼發起進攻。經數日奮戰,擊破守軍的節節阻擊和多次反撲,先後攻佔孔家山、大面山、黑缽山、龍池山及周圍地區。至16日,先頭部隊進至河口場、廟埡場地區。17日,第2梯隊亦進抵這一地區。此時,徐向前決心以主力東進,迂迴圍殲萬源附近之劉湘部主力,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竟令主力西向。劉湘部主力乘紅軍西向之隙撤至東起井溪壩,西經東昇場、馬家場至雙龍場一線,與紅軍對峙。紅軍東線反攻作戰計殲川軍3個旅又3個團,並對其他十幾個旅予以不同程度的打擊,僅第5路即被殲一萬四五千人。在西線,各路川軍見東線主力劉湘部遭受沉重打擊,慌忙調整部署,企圖依託小通江西岸山地抵禦紅軍。8月下旬,紅四方面軍除留紅33軍及紅4、紅9軍各一部在東線牽制劉湘部外,主力迅速西進。28日,紅30軍及紅4、紅9軍主力由通江城南上老官廟渡過通江,乘夜進擊,一舉突破第3、第4路接合部得勝山附近陣地,迫敵後撤。9月8日,紅軍再次夜襲,突破青江渡陣地,繼向巴中疾進。力圖自保的西線各路川軍,見紅軍攻勢迅猛,紛紛沿來路潰逃。紅軍乘勢追擊,徐向前親率紅30軍及紅31軍一部,於9月11日收復巴中城後,實施大縱深迂迴,晝夜兼程,直插第1、第2路後方,進至旺蒼壩東南之黃木埡(黃貓埡),與第2路潰逃之10餘個團相遇,激戰終日,予以全殲。紅31軍主力於分水嶺一帶向第1路進擊,殲其一部,17日收復南江城後,繼續西擊,19日在三江壩、旺蒼壩地區復殲其一部,前鋒直逼廣元城下。紅30軍向南疾進,22日攻克蒼溪城。紅9軍一部向西追擊,16日收復儀隴城,22日攻佔閬中城。紅4軍一部尾追第4路,直至蘭草渡西南地區。至9月下旬,川軍第1、第2、第3路大部潰逃至嘉陵江以西,第4路撤逃至營山、渠縣地區。至此,北起廣元、南至閬中的嘉陵江東岸地區基本被紅軍佔領,國民黨四川軍閥部隊對川陝蘇區發動的“六路圍攻”完全破產。 [1]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戰役結果

紅四方面軍在歷時10個月的反圍攻作戰中,有計劃地收緊陣地,適時實施反擊,共斃傷俘國民黨軍8萬餘人,其中俘2萬餘人,繳獲槍3萬餘支(挺)、炮100餘門,擊落飛機1架,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川陝蘇區。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