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木香

鎖定
川木香(Dolomiaea souliei (Franch.) C. Shih)是菊目菊科植物;多年生無莖或幾無莖蓮座狀草本;根粗壯,直伸;全部葉基生,蓮座狀,全形橢圓形,長橢圓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質地厚,羽狀半裂,兩面同色,綠色或下面色淡,兩面被稀疏的糙伏毛及黃色小腺點,下面沿脈常有較多的蛛密毛,頂裂片與側裂同形,但較小,全部裂片邊緣刺齒或齒裂,齒裂頂端有短針刺;或葉不裂,邊緣鋸齒或刺尖或不規則的犬齒狀淺裂;全部苞片質地堅硬,先端尾狀漸尖成針刺狀,邊緣有稀疏的緣毛;小花紅色,外層向下皺曲反折包圍並緊貼瘦果,內層直立,不向下皺曲反折;全部冠毛剛毛短羽毛狀或糙毛狀,基部粗扁,向頂端漸細;花果期7-10月。 [5] 
川木香分佈於四川西部(康定新都橋、大金)、西藏東部(昌都、鹽井、芒康、江達),生於高山草地及灌叢中,海拔3700-3800米。 [5]  川木香採用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分根繁殖。 [6] 
川木香根入藥,味辛、苦,性温;歸肝、胃、大腸經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温中和胃;主治院腹脹痛、嘔吐、腸鳴泄瀉、裏急後重、兩脅不舒、肝膽疼痛等疾病。 [7] 
中文名
川木香
拉丁學名
Dolomiaea souliei (Franch.) C. Shih [4] 
別    名
木香
鐵桿木香
槽子木香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川木香屬
川木香
分佈區域
四川

川木香形態特徵

多年生無莖或幾無莖蓮座狀草本;根粗壯,直伸;
全部葉基生,蓮座狀,全形橢圓形,長橢圓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質地厚,羽狀半裂,兩面同色,綠色或下面色淡,兩面被稀疏的糙伏毛及黃色小腺點,下面沿脈常有較多的蛛密毛,頂裂片與側裂同形,但較小,全部裂片邊緣刺齒或齒裂,齒裂頂端有短針刺;或葉不裂,邊緣鋸齒或刺尖或不規則的犬齒狀淺裂;全部苞片質地堅硬,先端尾狀漸尖成針刺狀,邊緣有稀疏的緣毛;
小花紅色,外層向下皺曲反折包圍並緊貼瘦果,內層直立,不向下皺曲反折;全部冠毛剛毛短羽毛狀或糙毛狀,基部粗扁,向頂端漸細;花果期7-10月。 [5] 

川木香分佈範圍

川木香分佈於四川西部(康定新都橋、大金)、西藏東部(昌都、鹽井、芒康、江達)。 [5] 

川木香生長習性

生於高山草地及灌叢中,海拔3700-3800米。 [5] 

川木香繁殖方法

川木香採用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分根繁殖。 [6] 

川木香主要價值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稍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脱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黏的膠狀物,習稱“油頭”。體較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植物的乾燥根。
炮製方法
川木香:除去雜質及“油頭”,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煨川木香:取淨川木香片,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川木香片,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乾室內,烘煨至川木香中所含的揮發油滲至紙上,取出,放涼。
性味:辛、苦,温。
歸脾、胃、大腸、膽經。功效:行氣止痛。主治:用於胸脅脘腹脹痛腸鳴腹瀉裏急後重。用法用量:3~9g。 [1-3] 
參考資料
  • 1.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
  •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4年2月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4.    川木香 Dolomiaea souliei|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4]
  • 5.    川木香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1]
  • 6.    彭成,張文生主編,新編中國藥材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07,第36頁
  • 7.    李勇主編,中國中草藥圖典 下,青島出版社,2019.01,第4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