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巖江

鎖定
川巖江景區位於大熊山的北坡、安化縣江南鎮境內。在高城峒的南面有一條川巖江峽谷,東南端有一條關山峽谷。著名景點有關山峽谷、茶馬古道、千兩茶、梅山古寨、唐家觀古村、陶澍陵園。
中文名
川巖江
外文名
chuan yan jiang
地理位置
湖南省婁底市 [1] 
氣候條件
亞熱帶
開放時間
早9:00-晚5:00
佔地面積
158公里
著名景點
關山峽谷
茶馬古道
千兩茶
梅山古寨
唐家觀古村 展開
著名景點
關山峽谷
茶馬古道
千兩茶
梅山古寨
唐家觀古村
陶澍陵園 收起

川巖江地理位置

川巖江發源於湖南省婁底地區新化縣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南地區最大的原始次森林之一),從洞市小鎮流入益陽地區安化縣,是資江主要支流之一。全長158公里。
植物王國
川巖江上游部分,即從新化大熊山到安化洞市小鎮,森林覆蓋率為98%,是中國中南地區不可多得的植物寶庫。由於氣候原因和交通不便,植物生長和保護非常到位。
川巖江兩岸羣山生長着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銀杏樹香果樹,伯樂樹,連香樹等五十多種珍貴喬木,兩百多種珍稀草本植物。這裏的樹木品種比一般地方生長得高大。這裏主要以常綠闊葉林為主,針葉林其次,常綠闊葉林在幾十米的高處形成近於連續的由巨大的樹冠組成的天幕,林內陰暗潮濕,林中藤蔓纏繞,附生植物佈滿喬木的樹幹,典型的原始森林景觀。

川巖江川巖江峽谷

川巖江川巖江峽谷概述

川巖江峽谷景觀川巖江峽谷屬於原始次森林,是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稱之為“十里畫廊”。川巖江峽谷地處湖南省大熊山森林公園腹地,麻溪水的源頭,洞市鄉高城、方溪村與大熊山林場的交界之所。谷內有浩淼的原始次森林和珍稀物種
位於北緯28度的川巖江峽谷由於大熊山攔阻了東部湧來的暖濕氣流,在峽谷內形成了局部暖冬小氣候,温度比同緯度地區高3到5度,峽谷內在冬季的11月和12月還可以看到盛開的鮮花和熱帶棕櫚樹芭蕉等植物。
谷內有浩淼的原始次森林和珍稀物種。其中,稀有動物有娃娃魚(大鯢)、金錢豹、小鯢、穿山甲等;珍希植物有千年銀杏、銀鵲、亮葉青岡、飛蛾漆等。溪中遍佈的冰磧岩告訴人們,這條峽谷的形成經歷了長達六億年的歷史。由於經年累月,激流反覆沖刷,河牀許多地方形成了一塵不附、千姿百態的石板河牀,如一個個巧奪天工的天然浴盆。 平緩處,溪水清澈見底、温情脈脈,陡峭處,則咆哮如雷,如白色蛟龍洶湧狂舞,一遇落差較大台階,便成壯觀瀑布。無論路邊山野,各種不知名的野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開滿一年四季。由於這裏不通公路,人煙稀少,外人罕至,植被保存極為完好。谷中氣候濕潤,空氣中含氧量和陰離子極高。
走進川巖江峽谷,你會明顯地感覺到心氣調和,大腦清新開竅,有體力倍增的感覺。這毫不奇怪,因為你來到了“現代文明”鞭長莫及的天然氧吧。

川巖江川巖江峽谷旅遊

交通:
長沙——安化縣江南鎮(汽車西站,第一班車在早晨7點40開出,以後每隔一個小時一趟,至下午兩點左右收班。車程4個半小時,票價,80元,含保險)
江南——洞市(安化車站旁就有私人營運車,車程2個半小時,45公里,票價,7元,末班車下午4點左右。安化縣城同時又叫做東坪)
洞市——高城(12公里,其中洞市至聯環5公里,有車,聯環至高城3公里,分兩條路。一條公路,一條馬路(有一半石階),從聯環可考慮單程僱一趟馬,韻韻江湖俠客味,大約30元一人),
高城——川巖江起點(2公里半)
住宿:江南鎮有安江賓館,就在江南鎮鄉政府隔壁,衞生還可以,帶空調獨衞,60-70元/間,安化縣城賓館較多,不過星級不高。
在高城村可住到當地農家旅館,清一色木結構房子。村裏有一家專門接待遊客(老闆姓吳),可同時入住30人左右,住宿收費標準為15元/人,2到4人間,還有帳篷可出租(30元/頂)。目前筆克集團正在高城村建設一個四星級的鄉村度假酒店,預計年底竣工,屆時可前往入住。
建議:如做休閒遊,可停留高城,體味小村古韻風情,如有探險要求,推薦橫穿“中國南方最後的原始森林”川巖江,從安化入,由新化出。可僱請馬幫嚮導,一天大約50元左右。
餐飲:建議直接到當地吃農家菜,口味、風味俱佳。推薦以下菜品:安化臘肉、黃金菜、野生木耳、小山筍、野生小河魚、沙蔘等等,喜歡喝酒的朋友可以喝點當地農民自己釀造的米酒,味道很好,5元一斤。
特產:安化擂茶,安化千兩茶,蜂花粉、蜂王漿、純天然蜂蜜、黃金菜、沙蔘、土人蔘、小幹筍、野山菌、木耳、野生五家皮、農家自釀米酒、臘肉等,其中大部分特產均產自1600多米的深山。

川巖江相關報道

[川巖江峽谷,最後的原始森林] 《人民日報》2001-11-13第4版
作者: 三秦野夫
川巖江峽谷,位於湖南省新化縣和安化縣接壤的大熊山林場,這是我們這次對大熊山進行生態考察的一個重要內容,大熊山的南坡經過幾十年的砍伐,現有的森林70%以上為人工林,而大熊山北坡與安化接壤的區域,由於運輸的極度不方便,保留了幾乎百分之百的原始次森林,而我們眼光所觸及的川巖江峽谷,彙集了大熊山北坡和對岸山脈的山泉之水,向東流去。這片峽谷據説是連採藥人都很少去的地方,就在80年代以前還有虎豹出沒。幾乎全是原始森林。
我們要尋找的就是真正得以倖存的原始森林。
這次和我同行的新浪網友邊城柚子去過雲南的獨龍江河谷,他也一直在尋找真正的原始森林,是個熱衷觀賞原始森林的狂熱之士。我也曾經去過很多山地和峽谷,也是為了這一片原始的綠色,但絕大部分是一讓人失望的,人類對生態的侵蝕無孔不入的今天,尋找原始森林是何等的艱難。我可以相信,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在獨龍江河谷,在雲南、四川還有東北很邊遠的地區還殘存着真正的原始森林外,整個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已經與原始森林絕緣,我們還知道的一些著名的地方,如湖北的神農架,湖南的張家界等基本上只是保留了一些原始次森林。比如我去張家界的金鞭溪,從生態的角度來看,是很令人失望的,除了岩石構造能吸引人以外,植被的分佈還是非常一般的,並沒有特殊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再看看號稱超越長江三峽的湖北800裏青江大峽谷,兩岸的綠色已經幾乎是茅草和灌木以及針葉次生林,兩岸的參天大樹已經被砍伐殆盡。我曾經在秦嶺從西到東走了無數條大小峽谷,原始森林的保留情況是另人不樂觀的。
這次去大熊山是在新化縣環保局幹部陳東輝的盛情邀請之下才得以成行的,因為我幾乎不相信中國的中南部地區還會有成片的原始森林,不過抱着看看大熊山上那棵有160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的想法(這棵古樹是大熊山北坡森林大砍伐中倖存者),於是邀請邊城柚子出行。 陳東輝與我們隨行,11月5日早晨7點我們從縣城出發,坐船沿資江下行,沿途森林幾乎砍絕,山上只是茅草和農作物用地,這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有一百多萬人口,為了糧食,只好上山要地了。航行三個小時後船在一個叫白溪的小鎮上岸,然後做拖拉機到了圳上,吃了午飯再坐上農用車搖搖晃晃上了山路,漸漸地看到了大熊山連綿巍峨的影子,大熊山其實是雪峯山東北向的支脈之一,海拔為1622米,山腳下海拔為400米。 我們避開了上山運木材的簡易公路,從一條小河搠溪而上,主要是考慮到水邊的植物類型相對豐富,便於觀賞。天黑之時,來到裏了半山腰一個叫童子衝瀑布的地方,這裏有幾户人家,當晚住在這裏。
為了去川巖江,陳給我們找了一個嚮導老張,這是生於斯長於斯的老林場工人。他去過川巖江,但沒有穿越過,我們的意見是一定要走穿它,老張給我們説了一些注意事項……
第二天一早,我們動身去川巖江。 我們一行最感興趣的是觀察川巖江峽谷的植物物種種類,據介紹,在大熊山區,已經被證實的植物種類中,喬灌木樹種有81科197屬407種;藥用植物56科116種。野生經濟植物已經查明的有20科35屬74種。這些考察結果並不包括川巖江峽谷的植物物種種類,所以我們滿懷興趣穿越此峽谷。 在越過海拔1400米的山脊後,向北坡放眼望去,峽谷裏雲霧蒸騰,就象西遊記裏描述的妖精出沒的地界,老張帶着我們下山,我們順着採藥人踏出的林中小道前行,老張在前面開路,由於很少有人經過,這些小道已經被各種植物的枝條樹葉遮蓋,一不小心就會割傷你的皮膚,我們只能沿着北坡原始次生林的邊際繞行,因為這些林子根本無法進入,高大喬木下全是縱橫纏繞的灌木和藤本植物,越往下走,氣温開始生高,在山頂時温度只有8到10度,在我們下到北坡谷底後,我的海拔表顯示温度為21度左右,這已經是11月份了,谷底氣候異常温暖,就連禾本植物類還是綠意盎然,而在山外已經開始枯了。沿途小溪順着山勢形成了一個個小瀑布,我們知道這些小溪就是川巖江峽谷的源頭。 中午時分,我們一行終於來到了川巖江起步的地方,這裏的確是世外桃源,大熊山的溪水在這裏彙集成了一個深潭,然後沿着川巖江峽谷向東流去。兩岸森林密佈。老張介紹,大熊山北坡和這裏都屬於林場的禮中工區,工區有400多人,就靠着大山過日子,由於處於北坡,運輸不方便,所以這裏是最窮的工區。特別是川巖江峽谷的森林,只有在5月雨季漲水的時候才有可能把木材漂出去,而且非常危險,所以一般沒有人在這裏砍伐木材。但由於現在林場已經對工區沒有任何資助,也沒有任何工資下發,現在的除了出去打工的以外,其餘的人已經把眼光瞄準這些原始森林,東秋季時把參天的古樹砍下來,鋸成多截,然後等着雨季的到來,把木頭扔進溪谷裏,然後在峽谷的出口收集自然漂流下來的原木,跟木材販子換上一點錢。一根生長了幾百年的古樹,往往幾十塊錢就賣掉了。 我們注意到,象這樣人跡罕至的地區,哪怕是發生一場激烈的戰鬥也不會有人知道的,何況是砍樹。細心的邊城柚子已經發現了砍樹的痕跡,一片林子已經被掃蕩,看着這些殘留的樹根,心情實在難受,在這樣極其偏僻的地區,長了千百年的林木還是在遭受無情的毀滅,人類啊人類,也許就是地球生態的蝗蟲。 值得慶幸的是,隨着我們沿着峽谷前行,伐樹的痕跡幾乎沒有了,因為兩岸的山體非常複雜,而且這些巨大的闊葉林木生長得奇形怪狀,也許不具備經濟價值,也就保護了自己。 為了更便於觀察,我們下到了溪谷裏,我們的辛苦換來了老天的回報,我們終於看到了原始森林的走廊,多麼壯觀奇妙的植物世界。由於我們必須在天黑以前趕到峽谷前面有人煙的地方留宿,所以我們只能匆匆而行,來不及細細觀察,但我們注意到,大熊山區的喬木種類如水衫(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銀杏樹,香果樹,伯樂樹,連香樹(二級保護植物)這裏全有,還有生長達30米高的巨大野梨樹,樹下掉滿了熟透的梨子,巨大的楓樹,巨大的樟樹…… 這裏的樹木品種比一般地方生長得又高又大。這裏主要以常綠闊葉林為主,針葉林其次,常綠闊葉林在幾十米的高處形成近於連續的由巨大的樹冠組成的天幕,林內陰暗潮濕,林中藤蔓纏繞,附生植物佈滿喬木的樹幹,典型的原始森林景觀。 可以説,這裏的森林覆蓋率應該是百分之百,這才是真正的自然森林公園。 這裏的緯度為北緯28度,屬於亞熱帶和温帶的過度地帶,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亞熱帶和熱帶交替區的一些植物如棕櫚樹和芭蕉樹,生長得非常茂盛,這可能與這裏的小氣候有關。在途中我們碰到了兩個挖藥人,看看他們的籃子就知道,由於氣候温暖潮濕的原因,這裏適合很多藥用植物的生長。完全可以説,這裏的植物物種是異常豐富的,等待着我們去發現…… 在溝裏的行走是很艱難的,我們一會上坡一會下到水裏,趟着水踩着朽木,跌着跤往前,我們唯一的希望是不被摔斷骨頭,否則喊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麻煩就大了。 我們在綠色的原始森林走廊走了20裏,山勢慢慢開闊,傍晚時終於看到了峽谷裏的一個小村子,這裏已經進入了安化縣,有十户人家。這裏讓我們看到讓人震驚的一幕:有一整面山岩的全部林木被伐倒在山坡上,至少有幾百根巨大的原木堆積在岸。而且從這裏沿峽谷放眼望下去,原始森林已經消失,全部砍伐完畢!!!!!! 我終於明白,川巖江上游是兩縣交界處,安化的老鄉不能在新化地界隨意砍樹,否則,川巖江植物王國已經不復存在。而且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川巖江的原始森林危在旦夕!!!!!
我們在村子裏住了一晚,這裏的老鄉非常淳樸,給了我們最好的接待,他們每家每户的房子非常大,百分之百是木材建造的,因為這裏木材得到太容易了。 老鄉告訴我們,川巖江從這裏下去十多里峽谷,十年前還是原始林區,現在已經砍到了這裏,而且還在向裏面繼續。 不多寫了,我們心裏非常沉痛。第三天,我們在這個小村莊告別了老張,他要返回山裏。我們三人沿着崎嶇的山路走向充滿人煙的地方,在一個岔路口,告別了新化縣環保局陳東暉,他要到一個地方趕車回新化。我和邊城柚子走了十幾裏地到了一個叫連環的村子,這裏有公路了,這裏的老鄉告訴我:是的,就在十年前,這裏還是原始森林。我們上了車,車沿着越來越寬闊的川巖江前行,看到江面的木排,聽着放排人快樂的歌聲,可是我的心在流血!!! 連環出去是洞市,從洞市要做幾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縣城,一路上我們看到是青山滿目蒼夷。 如果川巖江這片原始森林最後消失,不知道有多少寶貴植物物種會遭殃,真是太可惜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