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巖地村

鎖定
巖地村位於福建省沙縣富口鎮東南部,距沙縣城關10公里,人口403人,201户,轄4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黨員23人,其中女黨員3人,村兩委幹部6人,村民代表25人。
中文名
巖地村
行政區類別
基層羣眾自治組織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面    積
13333 畝

巖地村全村規模

全村土地面積13333畝,其中林地面積7780畝,竹林面積1800畝,果園面積800畝,茶園面積300畝,耕地面積583畝。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毛竹柑桔茶葉、小吃業等,2007年全村農業總產值達1661萬元,比增6%,農民人均純收入5387元,比增12%,村財收入16萬元。2006年被評為市、縣新農村建設“十佳村”,2004年和2007年兩次被縣人民政府評為科普示範村。

巖地村文明建設

近年來,我們村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的要求,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同時,認真學習貫徹《科普法》、《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積極開展各類科普活動。成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科普宣傳員。利用“科技活動月”、“科普日”和趕虛等活動,舉辦各種科普宣傳活動,先後舉辦農函大培訓班37期,831人蔘加了種養殖培訓,村還結合當前工作舉辦了“防控禽流感科普知識講座”等,向村民宣傳科學知識。村裏還投入4萬元建設科普宣傳欄,設置文化科普活動站,本着“貼近農村、貼近農户、貼近生活”的原則,為提高村民科學文明素質,購置2000冊實用技術圖書,配備電腦,方便查閲各類信息,及時更換科普宣傳欄內容,積極普及宣傳科學精神,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一是引進沙縣金德有限公司,開發福建省名貴樹種(非規劃林地造林)苗木基地,該公司與省林業廳簽訂項目,是省林業廳為民為實事項目之一,也是創“名貴福建”重點項目之一。現已投入150萬元建立名貴樹種苗木基地 150畝,主要培育閩楠、香樟、紅豆樹、馬掛木、杉木、杜英等品種;二是引進魔蝦養殖項目,現投入100萬元建設魔蝦基地80畝。三是積極組織村民發展毛竹,現已建成毛竹示範林近2000畝。通過普及科學知識,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了村民科學種田的本領,促進了村民增收,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羣眾的認可,被縣授予2005年—2007年科普示範基地。 [1] 

巖地村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30日,被擬命名為“福建省衞生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