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

鎖定
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坐落於嶽池與廣安城區之間,離嶽池城區十餘公里,離廣安城區十五餘公里,整個生態旅遊區佔地3萬畝。這裏是一個原始自然生態旅遊區,景區內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欏遍佈其間,是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拍攝基地。峽谷空氣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米12.5億個。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交通方便是休閒度假、商務洽談、旅遊的良地之一。
中文名
嶽池農家生態文化旅遊區
地理位置
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白鄭路
開放時間
00:00-24:00 [1] 
佔地面積
佔地3萬畝
著名景點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背景介紹

2010年由於政府大力支持着重開發建設金馬湖生態旅遊區,以珍稀(名貴)樹木為基礎以及結合當地地理優勢,從而打造廣安地區最美后花園。

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概念與內涵

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生態旅遊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旅遊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應與自然和諧,而且必須是當代人享受旅遊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機會與後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當代人享受和犧牲旅遊資源為代價,剝奪後代人本應合理的享有同等旅遊資源的機會,甚至當代人在不破壞前人創造的人文景觀和自認景觀的前提下,為後代人建設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觀。並且,生態旅遊的全過程中,必須是旅遊者受到生動具體的生態教育。  森林生態旅遊除了給人們提供一個觀光,度假的空間外,其實也是一個環保教育的“大課堂”。旅遊者通過觀賞森林生態系統奇特的五種形態,羣落結構,呼吸新鮮空氣,飲用潔淨的泉水,從而瞭解森林生態系統內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流成語循環,認識森林保護物種,涵養水源,淨化空氣,美化和改良區域環境等多種功能。森林裏的每棵樹,每隻動物,每條消息,都是極具雄辯力的環保“活”教材。而只有環保意識深入人心,才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達到經濟的良性循環。然而,森林生態旅遊對我們來説,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對旅遊業,林業的發展市場潛力很大。相反,如果發展事務,也會帶來環境的災難。因此,在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的同時,要注意不要講傳統旅遊的發展經驗生搬硬套。因為森林生態旅遊從目標,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樣:森林生態旅遊以保護生態為主,並非追求最大利潤;森林生態旅遊的受益者除遊客和經營者外,還有附近的居民,當前的經濟,未來居民,未來經濟;環保是森林生態旅遊的核心,只能有選擇的滿足遊客需要;傳統旅遊不同程度上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而森林生態旅遊則以改良生態與發展旅遊經濟緊密結合。  生態旅遊的產生是人類認識自然,重新審視自我行為的必然結果,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生態旅遊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是以良好生態環僅為基礎,保護環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會經濟活動。隨着經濟發展,物質消費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於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過參加生態旅遊活動,實現與自然的交流,滿足精神消費的需要,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旅遊融休閒和科學區及教育為一體,需要依靠科學高標準進行規劃和管理,對管理者,遊客,導遊和經營者都有較高的要求。  批違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毀壞和被長期佔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共查處各類森林和野生動物案件26369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為國家挽回了直接經濟損失2928萬元,收繳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動物209365頭(只),收回林地58305畝,取得顯著成績。但是,林區治安的幾個突出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些基層單位、幹部法制觀念淡薄,毀林開荒、亂佔林地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犯罪分子在嚴打鬥爭開展後仍頂風作案,如雲南省昆明市現每月從市區運往外省的保護動物仍在1噸左右;盜伐、哄搶國有林木、非法運輸、銷售木材在一些地區仍很嚴重;有些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打擊森林犯罪力度不夠。因此針對上述情況,要加強森林立法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依法保護森林。只要我們按照法律嚴格執行,加大打擊力度,森林建設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統一規劃

做好旅遊開發規劃,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使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編制旅遊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遊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遊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準備,並採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為保證生態旅遊的環境質量的高品位,旅遊區的有關建設必須遵循適度地有序地分層次開發的原則,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有損自然的開發行動。每個項目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對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費等刺激經濟增長的項目堅決制止。經濟開發可以在風景區以外的廣大土地上進行。即使是配合風景區的旅遊,其主要服務設施也完全可以在風景區外圍建設。古今中外名山、風景區和國家公園都是精神活動的場所而非經濟場所。我國古代,五嶽山下都設有"鎮","鎮"就是專門提供服務設施的。宋代規定泰山的外圍7裏內"禁樵採"。元代規定40裏外的大山禁止砍柴,都是為了保護泰山。美國規定商業開發要在國家公園以外的地方,其黃石國家公園自被發現建立後,不僅禁獵、禁伐,而且陸續遷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國阿爾卑斯山國家公園的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公園內並無一條索道,若干條索道都是設在公園之外的。這些發揮功能區分、區內觀景、區外經商的優良傳統,我們可以借鑑。如將旅遊設施建在山腳下,山上不修索道,這樣遊 人勢必在山腳下的賓館住宿,當地賺取住宿費和餐飲費肯定高於索道費,而且遊人分散於各處,大大緩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頂過分擁擠。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下,現有的生態技術,資金條件以及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達不到維護生態平衡要求的情況下,必須將寶貴的生態資源留給子孫後代,而不是開發殆盡。旅遊區的環境容量問題,應加強研究,在旅遊區的環境容量未確定之前,必須控制旅遊業的發展速度。對一些重點保護的景區,必須防止太多的遊人進入,即使是一般旅遊區,也應嚴格控制超容量吸引遊人。因為,環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壞容易修復難,一旦旅遊超過了環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破壞,再來治理就十分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嶽池金馬湖生態旅遊區環保意識

鑑於旅遊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遊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嚴格執法和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遊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並針對旅遊業對環境影響有潛在性、持續性和累計性的特點,增加補充規定。如增加對旅遊的環境保護税收,用於修復被損環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遊有關部門應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例如對生態保護區的開發,要根據環境法律,規定哪些部分嚴禁開發,哪些部分可以開發以及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又如規定哪些地區禁止帶火種,禁止狩獵和毀壞林木,禁止遺棄垃圾和生活用品。對違法侵害自然資源者,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思想意識比法規更重要。我國在生態旅遊的生態規劃和生態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遊業主要以盈利創收為目的,不少旅遊區根本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就開始營業。在旅遊景點,很少設立宣傳生態意識的宣傳欄,導遊們的導遊詞中也很少觸及生態道德教育的問題。而且,旅遊業的幹部及導遊中大多數人也未接受過系統的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因此,我們在倡導生態旅遊時,必須樹立生態保護第一的思想,加強宣傳教育,轉變全民觀念。具體做法一是要通過立法,把對旅遊區的環境影響評價及對策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景點,並要求所有的旅遊管理人員、導遊都必須經過系統的生態教育,改變那種認為“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旅遊資源可再生”的觀念以及對旅遊開發的環境效應評估認識不足的現象,切實把旅遊環境當成旅遊業的生命和形象。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把發展旅遊業的目標與立足點建立在保證當代和幾代、幾十代人的旅遊需要上,並以這種思想觀念為指導,做好環境保護的各項具體工作。二是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計劃,在小學、中學和大學國情教育中增設這方面的教育內容。使我們的子孫後代從小就開始重視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愛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使生態善惡觀、生態良心、生態正義、生態義務成為青年的自覺行為和道德規範。三是充分利用旅遊這一生動活潑的大學校,使生態旅遊的全過程,成為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使旅遊者在大自然中喚起綠色的激情,綠色的愉悦、綠色的思考,體驗大自然合諧、有序、“天人合一 ”的傳統文化,達到熱愛自然、師法自然,啓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使每一個人旅遊者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保護自然的小事做起。  森林生態旅遊作為旅遊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旅遊業發展的同時,還給一直以來發展基金匱乏的林業帶來一片生機,而森林生態旅遊同時也是一種與教育有的環保宣傳新形勢。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森林生態旅遊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努力使生態旅遊的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做到依法建設,依法經營和依法管理;當前則要對那些如規劃或不按規劃要求亂開亂建並導致自然景觀資源被嚴重破壞的森林公園及生態旅遊項目進行必要的整頓,使其儘快走上一條健康的發展道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