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

鎖定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中國四川十大節日之一,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該節日已歷經五屆。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最初稱“川東農家文化節”,後更名為“嶽池農家文化節”,第四屆時正式命名為“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
中文名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
外文名
Yuechi farm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別    名
川東農家文化節,嶽池農家文化節
舉辦地
嶽池
節日主題
農家文化
首屆舉辦時間
2002年9月27日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農家文化節簡介

嶽池農家文化節盛宴 嶽池農家文化節盛宴 [1]
民間曲藝的盛會,中國農民的節日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誕生於2002年,已舉辦五屆,走過九年的歷程,她是以充滿自信、憧憬、艱辛、探索和自豪而走過的。“農家樂”,最早可考文獻是陸游名篇《嶽池農家》,其盛讚嶽池“農家農家樂復樂”。以“尋農家源、觀農家景、品農家宴、賞農家韻”為主旨兩年一屆的“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盡顯稻鄉風情。 [2]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中國農家樂之源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5張)
嶽池的農家樂,最早出現在800多年前的詩篇裏。12世紀的南宋時期,著名愛國大詩人陸游前往陝西赴任,一路風塵僕僕,倍感疲倦和勞累。但當他經過嶽池時,只見廣袤的農村大地綠意盎然,風光秀麗無比,而嶽池人民樸實勤勞,生活和樂而安寧,與日益頹敗的南宋國運形成極大的反差。欣賞着嶽池的秀麗美景,享受着嶽池農家的和樂氛圍,陸游不禁有感而發,揮毫寫就了膾炙人口的《嶽池農家》。古代詩人寫農家,多以苦難入筆,而陸游則以樂為詩,這在古代眾多書寫農家的詩篇中,實為少見。而其詩句“農家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則成為了歌詠農家和樂生活的千古佳句,也成為了嶽池作為中國農家樂之源的最有力的印證。 [3]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農家的深刻內涵

亮壩燈會 亮壩燈會 [4]
當今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日新月異,伴之而來的是水泥森林的羣起和人們心態的浮躁,要想尋找古樸寧靜、農味十足的農家美景已不再是信手拈來。曾執導《大決戰》、《血戰台兒莊》、《長征》等影視片的著名導演翟俊傑,為執導紀念小平百年誕辰獻禮影片《我的法蘭西歲月》,尋找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川東農村的經典場景,劇組曾在四川奔波考察了70餘個地方,也未找到理想之所,最後終於在嶽池縣一處農村老街找到了感覺。
嶽池農家不僅農味十足,其農家食俗也別具特色。嶽池人喜歡坐冷酒館,一盅老白乾,一疊牛皮豆乾,一盤煮花生,三五個人羣,構成鄉村冷酒館最熱鬧的元素。冷酒館內,顧客一坐就是大半天,而要買賣的貨物都擺在店外,買者自買,賣者自賣,生意與休閒兩不誤。一處鄉場,最多可達100餘家冷酒館,坐在店內,喝着老白乾,嚼着花生米,談着農事,閒適中不經意地享受着家的感覺。
樂,更是嶽池農家的核心元素,而曲藝,則是嶽池農家人表現樂的典型載體。嶽池曲藝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勤勞聰慧的嶽池人民在生活勞作的同時,自編自樂,創作一些羣眾喜聞樂見的曲藝節目,從自娛自樂到逐漸走入大眾生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到如今,該縣尚能創作和演出揚琴、竹琴、盤子、清音、古箏彈唱、荷葉、花鼓、車燈、連廂、金錢板、快板、評書、雙簧、諧劇、方言、相聲、相書(口技)、蓮花落、三句半、曲劇等20餘種形式的曲藝節目,有民間職業演出團體20餘個,常年在外巡迴演出,足跡踏遍全國各地。嶽池曲藝品種之繁,藝人之多,影響之廣,實屬全省罕見,也令中、省眾多曲藝專家為之震驚。中國曲藝家協會特別授予嶽池為“中國曲藝之鄉”,如此殊榮不僅在四川,在整個西部地區也屬唯一。 [3]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農民自己的節日

嶽池農家,可謂是我國西部農村的典型代表。為進一步挖掘、弘揚嶽池農家文化,做大做強“中國農家樂之源”這一品牌,2002年,嶽池縣委、縣政府正式決定每兩年舉辦一屆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從此,嶽池農家人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
市民張女士:縣上舉辦農家文化旅遊節沒有出大錢請大腕明星,而是全都請的民間藝術團體的演員,還有當地的農民也走上舞台,照説這台晚會夠土了,可老我們就喜歡這個,小小縣城,一下子就來了兩萬多自費的觀眾,台上演員演的盡興,台下觀眾看的高興,皆大歡喜,這就象我們老百姓自己的節日一樣。
第四屆文化節上廣東曲藝專場演出 第四屆文化節上廣東曲藝專場演出 [5]
據中共嶽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任峯介紹,嶽池每兩年舉辦一屆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有力地提升了嶽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文化軟實力轉化成為經濟硬支撐,促進了嶽池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一是拉動了嶽池經濟。吸引八方客商到嶽池投資興業,形成了全縣“一線三園”的工業發展格局;扮亮了“農”字品牌,一批農業產業化骨幹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榮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帶富了一方百姓,迅速傳播的新科技使以白色農業為代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迅速崛起,出現了一大批高收入鄉鎮、高收入村和高收入農田,同時文化產業迅速擴展,文藝商演、農家樂旅遊方興未艾增加了農民收入。二是傳承了優秀文化。嶽池有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藴,挖掘傳承紅色文化、稻鄉文化發揚光大了嶽池精神,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中省市縣藝術家文藝採風得以經常開展,“三下鄉”成“常下鄉”,“送文化”成“種文化”,為文化惠民搭建了高效平台。三是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全國唯一的嶽池農家文化主題公園與嶽池城市建設完美結合,《陸游與嶽池農家》青銅羣像、《中國曆代名人詠農家》詩歌廣場、《魏明倫·嶽池農家賦》牆、姜昆題名的“中國曲藝之鄉”大牌坊、吳雪劇院、嶽池農家文化一條街、嶽池農家文化展覽館等紛紛成為城市建設亮點,凸顯了嶽池省級衞生縣城和省級園林城市的特色。
如今,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已成功舉辦3屆,節慶中,數千盞孔明燈冉冉升起,數千名農家漢子揮汗淋漓地舂出千斤大餈粑,數千名農家小姑激情拉歌賽歌,更有那用稻草紮成的巨龍翻騰飛舞,大型廣場裏匯聚着十里八鄉的農民,慶節現場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 [3] 

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歷屆概況

第十一屆嶽池農家文化旅遊節將於2023年11月20日—24日在嶽池舉行。活動主題為“千年銀嶽池 · 盛世曲藝頌”,由中國曲藝家協會、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曲藝家協會、廣安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中共嶽池縣委、嶽池縣人民政府承辦。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