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學術語)

鎖定
線粒體內膜向基質折褶形成的結構稱作嵴(cristae),
中文名
外文名
cristae
定    義
線粒體內膜向基質折褶形成的結構
線粒體內膜向基質折褶形成的結構稱作嵴(cristae), 嵴的形成使內膜的表面積大大增加。嵴有三種排列方式:分別稱為“片狀嵴”(lamellar cristae)、“管狀嵴”(tubular cristae)和“泡狀嵴”(vesicular cristae)。在高等動物細胞中主要是片狀的排列, 多數垂直於線粒體長軸。在原生動物和植物中常見的是管狀排列。線粒體嵴的數目、形態和排列在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差別很大。一般説需能多的細胞,不僅線粒體多,而且線粒體嵴的數目也多。
線粒內體膜的嵴上有許多排列規則的顆粒稱為線粒體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每個基粒間相距約10 nm。基粒又稱偶聯因子1(coupling factor 1),簡稱F1,實際是ATP合酶(ATP synthase),又叫F0 F1 ATP酶複合體, 是一個多組分的複合物 [1] 
參考資料
  • 1.    柏樹令.系統解剖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