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崗上村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武當鎮下轄村)

鎖定
崗上村,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武當鎮下轄村,位於武當鎮南面,距龍南縣城40公里,地勢較高、背面靠山,東鄰武當鎮大壩村,南鄰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西鄰武當鎮石下村,北鄰105國道線。 [1] 
中文名
崗上村
行政區劃代碼
360783101200 [2]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
面    積
7.81 km²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編碼
3417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B

崗上村基本情況

崗上村位於武當鎮南面,距離縣城40公里,地勢較高、背面靠山,北鄰105國道線。行政區劃面積約6.7平方公里,下轄14個村小組。全村有耕地1055畝,有效灌溉面積601畝,旱地454畝,人均耕地0.5畝。全村山林面積有5000多畝,主要為用材林,全村有十幾畝公益林。村裏有大小(Ⅱ)型水庫豐收水庫,蓄水量長78萬立方米,共有水塘面積11.9畝。 [3] 

崗上村經濟概況

2019年,崗上村村集體經濟收入6.35萬元,主要為縣城基層組織創業園店面租金、果農果園租金、紅磚廠租金、温氏集團企業勞務費、天然林補等。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2元,較2018年度增長15%,主要來源是銷售鷹嘴蜜桃、臍橙、錐慄等農特產品以及開店經商和務工。
崗上村主要產業有鷹嘴桃共計約1500畝,每畝收益10000元;葡萄共計約60畝,每畝收益10000元;火龍果共計約80畝,每畝收益15000元。
2020年以來共落實水稻種植280畝,種植玉米100畝。部分農田因水利灌溉設置損毀後修復資金缺口大未能修復,導致缺水無法耕種水稻,只能種植花生等旱作物。 [1] 

崗上村歷史人文

崗上村武當葉姓發源地

崗上村是武當葉姓發源地,龍南縣葉姓的開基始祖葉玉廣,為大始祖葉公沈諸梁第五十世後裔,而龍南葉姓大部分為葉玉廣後裔,族譜記載葉玉廣有三兄弟,他有兩個弟弟留在廣東東源,葉玉廣的父親是由廣東龍川遷至河源的,南葉姓遷徙路線:浙江麗水--福建侯官--福建閩清--福建仙遊--福州琅岐經濟區--江西寧都--廣東東莞--廣東龍川--廣東河源--江西龍南,葉玉廣於明朝中後期由廣東河源縣(今東源縣)遷至龍南縣蒙田堡大壩(今為武當鎮)。龍南葉姓輩分有:宗華安泰昌,淵源祥發遠,蘭桂正滕芳,康玉新更平,慧字越秀庭,正載永世紹,仁義傳家宅,詩書煥國光。 [1] 

崗上村添丁炮

農曆二、五、八為圩日,每年年初二村民會在圍屋舉行“添丁炮”儀式。 [1] 

崗上村大壩游擊隊舊址

崗上村是大壩游擊隊舊址所在地,這裏依然完好保存着東江縱隊二支隊大壩游擊隊會議舊址,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湧現了葉元根、葉恆芬、張生苟等六名武當籍革命烈士。為緬懷先烈,激勵後人。武當鎮在原大壩游擊隊所在地規劃建設了以激活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的文化展館,展館涵蓋了大壩游擊隊陳列館、人物誌展館。同時也在油槽下小組規劃建設了以弘揚客家精神,提倡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為主題的鄉風文明示範點,激勵後人向烈士學習,發揚客家人固有的可貴精神。 [1] 

崗上村歷史建築

崗上圍屋羣是世界客家第一村,位於武當鎮崗上村,包括新屋圍、上馬石圍、永安圍、德輝第、珠院圍、崗下圍、油槽下圍、新廳圍等13個圍屋。建築年代最早的為崗上村的永安圍,為明代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由葉姓始祖為圭公(字平三)所建,整個圍屋石砌基牆高5米,構造呈橢圓形民居建築,對明代客家的歷史文化、家居寓所的風貌、建設技藝等,均有研究意義。 [1]  [4] 
新屋圍
新屋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清代道光八年(1828)由始祖葉安懿所建,系二層石砌外牆結構封閉式方形圍屋建築,圍門坐東向西,牆高6.70米,長80米,寬40米,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四角設石砌二層炮樓,圍內依地勢高低不等,建三棟土木結構二層民宅,共有80多間。 [1] 
上馬石圍
上馬石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清代晚期由始祖葉正捺所建,石砌結構外牆高7米的“口”字形民居建築,長45米,寬32米,佔地面積1440平方米,正門坐西朝東。內建有二進式土木結構祠堂,祠堂兩旁為土建二層住房,共16間,院內二層設走馬樓。圍內共72間民宅,現居住4户人家。上馬石典故:傳説葉氏第十代先祖名曰梃雲,天廷之雲當然很高。人如其名,生像高大,騎馬進大門時低頭不雅。故命人於大門兩邊柱子下面填上馬條石,騎馬進出時不用低頭。故後人美其名曰上馬石。 [1] 
永安圍
永安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明代萬曆年(1619)由葉姓始祖為圭公(字平三)所建,整個圍屋石砌基牆高5米,構造呈橢圓形民居建築,在東、南、北三面各開設進出門,東門為正門,未設炮樓,佔地面積11畝。圍內建磚木結構東、南二進式祠廳各一座,東廳為“平三公祠”祖廳,坐西向東。分佈着六棟縱橫不一的土木結構民房,共有360間。圍內大部分建築倒塌損毀嚴重。 [1] 
德輝第圍
德輝第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中心地段,清代道光年(1825)由葉姓始祖所建,是座二層樓高石木料結構封閉式正方形建築,佔地面積2025平方米。正大門額上楷書“德輝第”三個字,坐西朝東。4角設有炮樓,內有三進式土木結構祠廳和共有20間民宅,2020年居住5户人家。 [1] 
珠院圍
珠院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清代嘉慶年(1820)由葉姓始祖所建,是一座二層石砌外牆結構封閉式前方後圓形民居建築,坐西向東,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圍內建二進式土木結構祠廳,二層土建民宅共有45多間,陳舊破損,2020年仍有10户人家居住。 [1] 
崗下圍
崗下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東側200米處,清代葉姓所建,原是一座二層樓高,石砌外牆結構的封閉式前方後圓土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圍內土木結構三進式祠廳、坐東向西。原四角設炮樓,現僅存東南角石砌二層炮樓,其餘損毀。二層土建民宅陳舊,2020年仍有13户人家居住。 [1] 
油槽下圍
油槽下圍葉氏先祖淵雲於1857年至1860年所建,佔地3630平方米。內牆1.2米寬,2米高的空心獨特建築,曾經是武當山人民公社儲糧庫。 [1] 
新廳圍
新廳圍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新廳小組。清代光緒十二年(1886)由葉姓始祖泰清公與昌期公合建,是一座牆高6米二層石木料結構封閉“回”字形建築,長90米,寬50米,佔地面積4500平方米,四角設有三層炮樓,東南西北各安有一門,東門為正門。圍內建有土木結構二進式“廷相祖”廳堂,共有80餘間屋,二層土木結構民宅,二層設走馬樓。 [1] 
飯羅圍龍屋
飯羅圍龍屋位於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清代所建,單層石砌外牆結構半圓形民居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圍內三進室土木結構祠廳、坐東向西,單層或二層土建民宅高低不一,共有70餘間。 [1] 

崗上村自然景觀

崗上村以圍屋羣為基礎,深挖客家文化,講好圍屋故事,弘揚傳統美德,逐步打造“世界圍屋博覽園”,與起源於崗上村的99座峯南武當山相輔相成,實現動與靜、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豐收水庫造福一方百姓,供給全村90%居民的生活用水;其末端茶亭的古道驛站是古代江西和廣東的陸地交通主通道,主要用於傳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的通道;1958年以來,老百姓在崗上村和石下村交界處的石頭山煅燒石灰,長年累月用於躲避放炮炸石頭,形成了自然景觀屏風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