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崖門奇石

鎖定
首先因外表的“奇”而稱之為奇石。它“在崖門內,距全節廟約三里,聚眾石所成,屹立水中,最高一巨石,突出海面二三丈。”(施見三《新會名勝古蹟考略初稿》,1956) 明代以來,被稱為奇石。明代新會舉人容朝望作《奇石詩》形容:“波心之石生絕奇,凌空屹立勢如飛。”相傳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有譚氏3兄弟來到奇石附近立村,因目睹這奇形巨石,也就取名“奇石村”(自然村,今屬古井鎮奇樂村)。除這“上奇石”外,還有“下奇石”,也非常之奇特。《新會名勝古蹟考略初稿》又記:“在崖山外,距上奇石五里餘,聚千百石層疊而成,長數十步,石上千百孔,如蜂窩狀,每大風起,風入孔中,發出聲響,震耳欲聾,過者聞之心驚。東有小山,峙於石旁。” 遺憾者,上世紀50年代建設軍港、疏浚航道時炸燬了這珍貴文物。
中文名
崖門奇石
出    處
《新會名勝古蹟考略初稿》1956
事    件
疏浚航道時炸燬了這珍貴文物
毀壞時間
上世紀50年代

目錄

崖門奇石簡介

崖門奇石不愧有奇名,首先因外表的“奇”而稱之為奇石。它“在崖門內,距全節廟約三里,聚眾石所成,屹立水中,最高一巨石,突出海面二三丈。”(施見三《新會名勝古蹟考略初稿》,1956) 明代以來,被稱為奇石。明代新會舉人容朝望作《奇石詩》形容:“波心之石生絕奇,凌空屹立勢如飛。”
相傳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有譚氏3兄弟來到奇石附近立村,因目睹這奇形巨石,也就取名“奇石村”(自然村,今屬古井鎮奇樂村)。除這“上奇石”外,還有“下奇石”,也非常之奇特。
《新會名勝古蹟考略初稿》又記:“在崖山外,距上奇石五里餘,聚千百石層疊而成,長數十步,石上千百孔,如蜂窩狀,每大風起,風入孔中,發出聲響,震耳欲聾,過者聞之心驚。東有小山,峙於石旁。” 遺憾者,上世紀50年代建設軍港、疏浚航道時炸燬了這珍貴文物
世上奇形之石多得很,然而這崖門奇石更主要“奇”在於它特有的“經歷奇”。700年前的那場宋元崖門海戰,它既是見證者,又是參與者。當時張世傑指揮宋軍“結大舟千餘,作一字陣,碇海中,中艫外舳,貫以大索,四周起樓棚如城堞。”(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新會縣誌》) 宋軍的連環船陣就係在這海中的奇石上。
明代《崖山志》記載:“張公世傑用鐵索自崖山貫奇石而鎖之,以遏元師者也。”但最後宋軍大敗,丞相陸秀夫揹負帝昺在奇石邊蹈海殉國。要研究這場海戰的確切位置,奇石留給了後人最重要的方位標誌。奇石還成為宋朝滅亡的物證,郭沫若作有“崖門一石興亡史”(《訪新會》)、“危石猶存宋帝蹤”(《崖門》)等詩句。

崖門奇石地理特點

這奇石是“奇”,被越傳越神奇,慢慢變成是陸秀夫背帝昺登上奇石之上跳海。我們設身處地思考,當時有沒有這種可能和必要。這顯然是民間傳説,文藝作品強調渲染,樹立高大形象,似乎這樣可以更悲壯動人、更顯英雄氣概。
由於丞相陸秀夫揹負帝昺殉節,奇石成為民族氣節的寄託景物,透過奇石的摩崖石刻,可以窺見很多奇趣的故事。當年張弘範在奇石上刻“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12個大字以自表其功,為世人詬罵。新會著名學者張 於元末18歲時,賦詩有“磨崖共説張弘範,把酒惟澆陸秀夫”(《崖門懷古》)之句。明代成化時,廣東提學僉事趙瑤看了奇石刻字後,作《登崖山觀奇石詩》:“忍奪中華與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鐫功奇石張宏範,不是胡兒是漢兒。”此詩刻石在全節廟。
至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徐瑁憎惡紀功字,命人把它磨掉,想改為“宋陸秀夫死於此”。白沙先生認為太簡略,對新會知縣丁積説:“宋亡時死者數萬,不獨秀夫也,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於此石下’。”徐瑁不同意,認為“臣不宜先君”。由於各人擬出文字爭議很大而作罷。
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順德已辭官知府趙善鳴又提出刻石為“宋少帝陸丞相沉此石下”,但最後未有刻成。之後詩人區大相(?—1614)寫了《崖門覽古》詩句“崖無滅宋字,波有撼胡聲”可參證。直至上世紀50年代時仍不見有字,1958年12月董必武視察崖門也感嘆“漁村奇石已無碑”(《遊崖門》)。
1962年田漢遊崖門後,揮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13個行草大字,被刻在近岸的大石上,以代作奇石供人景仰,石刻曾在“文革”時被鏟去,1979年修復。摩崖石刻的故事終於告了一個段落。但是,近來開發崖門古戰場文化旅遊,又有人提出復原奇石的設想,看來,奇趣的故事還可能繼續下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