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際銀

鎖定
崔際銀,男,天津財經大學教授,1983年畢業於河北師大中文系,留系任教。1995年赴烏克蘭國立哈爾科夫師範大學講學一年;2000年起擔任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2002年晉升教授;200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被天津財經大學引進,擔任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中文學科學術帶頭人。現任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人文學科學術帶頭人。
中文名
崔際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57年10月
出生地
河北省正定縣

崔際銀人物介紹

現為天津財經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李白研究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中國韻文學會、中國李商隱研究會、中國“二安”(李清照、辛棄疾)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唐代詩歌、小説。 [1] 

崔際銀主講課程

一、本科生:
1、專業課:《唐宋文學》、《中國文化史》
2、公共基礎課:《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
3、公共選修課:《論語導讀》、《詩詞欣賞》、《三國分析》、《紅樓解夢》
二、研究生:
《唐詩研究》、《唐代小説研究》、《唐宋文學文獻學》、《學術研究方法概論》
科研成果:
一、著作
1、《詩與唐人小説》(專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
2、《唐宋八大家新論》(專著),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6月。
3、《歷代邊塞詩百首》(編著),河北美術出版社,1994年3月。
4、參編《詩經析釋》、《禪詩一萬首》、《增訂註釋全唐詩》、《中國小説通史》、《唐宋傳奇品讀辭典》等8部著作。
二、教材
1、《漢語閲讀教材》(主編),烏克蘭國立哈爾剋夫師大出版社,1998年1月。
2、《大學語文》(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三、論文
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選列如下:
1、豪放詞成因新探(河北師大學報1992年3期)
2、兩極意象 合塑真身——淺議李白詩中酒、月之功用(河北師大學報1993年4期)
3、修撰通史:實現“轉型”的重大工程(河北師大學報,1995年1期)
4、始於篤學 終乎變新——略論歐陽修對韓愈的繼承與發展(河北師大學報1996年4期)
5、“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辨析(東方叢刊1998年1期)
6、也談《水滸》中的女性(明清小説研究1999年2期)
7、“採桑”新解——兼談《陌上桑》的主題(河北師大學報1999年3期)
8、“六經”與我——傳統文化認知過程芻議(東方叢刊2000年2期)
9、杜甫處世為人特徵論略(河北學刊2001年2期)
10、“瘦”:李清照詞的美學特徵(名作欣賞2001年3期)
11、“鄭”、“衞”情詩文化藴涵闡析(天府新論2001年6期)
12、蘇軾文學理論特徵芻議(瀋陽師院學報2002年2期)
13、柳宗元“牢騷文”論略(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3期)
14、唐宋八大家稱名説繹(南開學報2002年4期)
15、古代: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文藝報2002年8月6日)
16、略論唐人小説接受詩歌之功用(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3期)
17、“詩與唐人小説”研究述略(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4期)
18、唐代小説作者類屬分析(太原師院學報2004年2期)
19、論唐人小説中的李白故事(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12月)
20、唐人小説用詩風格類型分析(《唐代文學研究》第11輯,廣西師大出版社2006年5月)
21、唐代釋僧小説的文化觀照(《山西大學學報》2007年1期)
22、論李白在傳統文化流程中的作用(《中國李白研究》2006-2007年集,黃山書社2007.8)
23、稼軒“戲謔詞”論略(《辛棄疾研究新探索》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7月)
24、唐詩與唐人小説用詩流程之互觀(陝西師大學報2008年2期)
25、明清小説用詩“點”評(《中國語文學》第51輯 2008年6月 韓國嶺南中國語文學會)
四、項目
1、燕趙文化考論(河北省社科規劃辦項目,2002年)
2、詩與唐人小説(河北省社科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2003年)
3、優秀文學作品與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關係研究——以宋代文學為例(天津市社科項目,2008年)
4、詩入唐人小説研究(河北省教育廳項目,2003年)
5、加強高校人文社科基礎學科建設的對策研究(天津市教衞系統重點調研課題,2006年)
6、高校人文素質類公共課程體系構建研究(天津市高教學會課題,2008年)

崔際銀獲獎情況

1、《唐宋八大家新論》(專著),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2002年。
2、《詩與唐人小説》(專著),天津市第十屆社科成果二等獎,2006年。

崔際銀社會兼職

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中國孟浩然研究會理事、中國“二安”(李清照、辛棄疾)研究會理事;《王維研究》編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鑑定專家、天津市社科項目評審鑑定專家、天津市社科成果獎評審專家;兼任多所高校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