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蔚林

(清朝學者)

鎖定
崔蔚林(1634~1688),字夏章,號定齋,又號玉階,新安(今安新)人。
中文名
崔蔚林
夏章
其父崔九圍為清初大儒孫奇逢弟子。崔蔚林少時即喜好讀書,學習勤奮。順治十五年(1658)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受學者熊賜履影響,開始鑽研宋明諸儒學説。尋升弘文院侍讀,晉侍讀學士。不久,又轉翰林院侍讀學士。康熙初年(1662),遷侍講學士。後回鄉省親,曾與新安學者杜越論學,杜越贊其辨學“猛勇深細”。假滿回京後,更一心研究諸經,尤潛心於《易》學。
康熙六年(1667),他前往河南輝縣夏峯村從孫奇逢求學問。孫奇逢認為,王陽明學説與程朱理學可"相濟為用",兩派學説相互並不牴牾,如果存一説廢一説,“是有春夏而無秋冬矣”。孫奇逢兼採陸王程朱之説對崔蔚林影響很大。崔蔚林在蘇門夏峯居留期間,除與奇逢論學外,還遍遊山川景物,自謂有“春風舞雩之樂。”後回鄉養病,更是潛心研究《易經》,並頗有所得,認為太極圖説是“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病癒後,崔蔚林返京補原官,並奉詔撰《易經講義》。從此,除入朝外,即閉門謝客,殫思竭慮,對《易經》中的一卦之大旨,爻、象之細微道理,無不反覆推求。康熙皇帝對崔蔚林的學識和為人頗為賞識,先後贈以貂裘、文綺、珍果諸物。崔蔚林認為學有三關,即“義利”、“譭譽”、“死生”,晚年又認為,其實只“義利”二字就足夠了。
一日入朝值班,忽患中風,手腳俱癱,三日後方能説話,於是要求退休。回鄉後病中仍好學不斷。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1688年1月15日)病卒。著有《四書講義》、《易經講義》、《解易》等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