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公讓

鎖定
崔公讓,國家級名老中醫。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病科名譽主任 [1]  ,全國第二批及第四批名老中醫繼承工作帶徒指導老師,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22年2月,被評選為第一屆全國名中醫。 [3] 
中文名
崔公讓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河南中醫學院
執業地點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 
出生地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
代表作品
《脱疽》
《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等
性    別
職    務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學術部委員
主要成就
研製了一批臨牀療效可靠的中成藥

崔公讓人物經歷

全國名老中醫崔公讓 全國名老中醫崔公讓
崔公讓(1938- ),男,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人。1962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病科名譽主任 [1]  ,國家級名老中醫,全國第二批及第四批名老中醫繼承工作帶徒指導老師 [2]  ,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崔老從事周圍血管疾病臨牀與科學研究工作50餘年,擅長以中醫中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硬塞症、肢體動脈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糖尿病足壞疽、血管瘤、大動脈炎、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淋巴水腫、紅斑性肢痛症、雷諾氏綜合症、結締組織病、變態性血管炎等周圍血管病,以及痛風性關節炎、三叉神經痛等疑難雜症。
自1963年以來,通過長時期臨牀實踐認識到,中國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疾病,必須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原則,以中醫辨證為基礎;在規範中醫證型的基礎上,將中醫中藥的研究,逐漸地提高到分子生物學水平及基因證型水平;由於周圍血管病病程長,合併症多,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也不排除某個階段的西藥切入,但需將西藥的治療規範化;在中醫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同樣重視現代醫學的微觀處理,如血管外科手術的介入治療、血管旁路、血管腔內外科等,最好是將兩者治療方法溶為一體;在內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醫外治療法的優勢,達到內治與外治相結合,中醫與西醫相結合,臨牀治療與康復相結合的整體治療。對肢體缺血性疾病因肢體嚴重缺血發生的肢體壞疽(脱疽)在國內首先提出:“控制感染、改善循環、清除壞死、促使癒合”的治療原則。這個治療原則早已被全國同任所共識。在對肢體血管疾病總治療原則上帥先提出:“病在脈者調之於血;病在血者調之於絡。”的治療法則。通過臨牀實踐研製出通脈丸、補氣和血通脈丸等中成藥,研製出溶脱液、抗綠生肌散等用之有效的多種外用中成藥。

崔公讓研究方向

周圍血管疾病 [1] 

崔公讓著作譯作

代表性著作有:《脱疽》、《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動脈硬化閉塞症》、《缺血性肢體疼痛與鎮痛》、《周圍靜脈疾病學》、《免疫性血管疾病學》、《王嘉桔學術思想研究》、《現代中西醫結合血管外科手術學》。自參加工作以來,在國家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最具有影響的論文有“中藥防治血管介入治療再狹窄的機理探討”、“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研究思路與方向”、“脱疽臨牀治療經驗”、“中西醫結合防治周圍血管疾病工作設想”、“肢體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臨牀表現與早期診斷”與“周圍血管疾病與微量元素-鋅、銅、鐵關係的研究”等。

崔公讓科研成果

在多年努力下,建立了糖尿病壞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化閉硬塞症、壞死性肌膜炎等的中西醫診療規範,研製了一批臨牀療效可靠的中成藥,如:通脈丸、補氣活血通脈丸、痛風膠囊、溶脱液、抗綠生肌散、仲景藥霜等藥物。

崔公讓學術任職

曾擔任全國第五屆與第六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脈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學術部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顧問、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編輯部副主任、世界中醫藥雜誌編輯部顧問、河南省醫師學會理事、河南省文史館館員。 [1] 

崔公讓擅長領域

周圍血管科 [1] 

崔公讓出診時間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每週一、三、五 上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