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岩土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鎖定
四川大學岩土工程學科源於1954年水利系土力學教研室及實驗室,1981年獲准為碩士點,1986年獲准為博士點,1992年獲准為四川省重點學科,並於同年設立“水利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1997年獲准進入國家教委“211工程”項目建設,1998年國家批准“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本學科是主要學科,1999年獲准建設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000年進入水利工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2007年獲准國家重點學科
中文名
岩土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教職工
30人
源    於
1954年
地    址
四川
性    質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研究方向
靜力學、土動力學

目錄

岩土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簡介

全室現有教職工3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1人,副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9人,初級及以下2人;教師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客座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8人,佔全系教師的58%,45歲以下青年教師19人,佔62%。實驗室為本科生年均開設近20門、27門次本科課程,承擔相關專業的課程試驗和野外實習及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等教學工作,每年指導本科畢業設計80餘人;開設研究生課程15門,培養博士後10餘名、博士30餘名、碩士100餘名。

岩土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發展歷史

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中,已形成了靜力學、土動力學、岩石力學與工程、岩土本構關係、岩土體工程特性、地基基礎與高土石壩以及工程數值模擬、邊坡工程與地質災害、原型觀測與反饋分析、檢測與抗震、地下工程與採礦工程等各具特色的多個研究方向,成為“985工程”二級平台,建立了“重大工程安全性與災害力學研究中心”,已在建設之中;同時岩土工程學科也是“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科的共建單位。“土木工程中心實驗室”在培養的高層次人才中,多人已成為高校、科研院所和工程應用部門本學科領域的學術或技術帶頭人。
實驗室積極響應國家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戰略,跟蹤國際研究的前沿,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西部大開發和可持續發展中的岩土工程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研究為總目標,逐步形成理論研究、室內試驗、數值計算和現場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特色,在災害環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礎研究、深部巖體的工程特性、高拱壩壩基穩定性、隧洞和洞室羣安全監測光纖傳感技術與預測方法等研究領域處於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地位。
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為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條件。包括國外引進的MTS岩石與混凝土高温高壓及破壞力學試驗系統以及直徑50cm、圍壓可達6MPa的大型高壓三軸試驗儀器、直徑50cm的大型滲透儀、直徑30cm/圍壓2MPa的大型中壓三軸儀等設備,研究所擁有專業的數值模擬實驗室,擁有ANSYS、FLAC和ADINA等大型商業軟件,同時還自主開發了一系列用於巖體力學的靜動力應力、變形及滲流、温度分析的專門有限元程序,並對購置的大型商業程序進行了二次開發。
實驗室十分重視產學研結合和科研成果轉化,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級重大工程項目的科研任務,包括“973”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項、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0餘項,博士點基金4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及重大工程項目100餘項,累計到校科研經費8000餘萬元;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10餘項、國家專利1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5部,發表SCI論文30餘篇。
實驗室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主辦國際性學術會議和全國性學術性會議各10餘次;有許多學者曾赴國外和我國香港地區從事博士後研究或合作科研,擴大了學科的國際影響力;並經常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前來訪問講學,以拓寬國際視野。實驗室已與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