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岐黃書畫院

鎖定
岐黃書畫院坐落於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的甘肅省東部——慶陽市,是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於2006年7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的書畫藝術創作研究學術性組織。
中文名
岐黃書畫院
地理位置
甘肅省東部——慶陽市
掛牌成立
2006年7月21日
宗    旨
弘揚岐黃文化、繼承傳統書畫藝術

岐黃書畫院畫院宗旨

岐黃書畫院是慶陽市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於2006年7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的書畫藝術創作研究學術性組織。其宗旨是宣傳弘揚岐黃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書畫藝術精粹。
岐黃書畫院任務是團結、組織慶陽市書畫藝術工作者開展書法、中國畫、油畫、版畫、美術創作,交流、研究及藝術品鑑定、銷售、藝術諮詢、藝術人才培訓等。

岐黃書畫院文化淵源

慶陽乃岐伯故里,周祖舊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資治通鑑》記載“黃帝命歧伯(北地人)作鐃鈸,鼓角,靈髀、神徵,以揚德而建武。宋鄭樵《通志》雲:“古有岐伯,為黃帝師,望出安化”。《宋志》稱岐伯“上穹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以福萬民”。《慶陽府志》和《慶陽縣誌》中説:“岐伯,北地人上古名醫,精醫術脈理,曾和黃帝論醫,為醫學之祖。後經秦漢醫學家繼承整理,彙集成書,取名《黃帝內經》,後世稱中醫學為‘岐黃之術’,即源於此。”岐伯在啓始華夏文明中,不僅是我國中醫歷史上的奠基人,而且在政治、軍事、文化諸多方面都有着輝煌的業績。岐黃文化源於慶陽,歷史久遠,藴藏豐厚,影響廣闊。

岐黃書畫院內設機構

岐黃書畫院自成立以來聘請了書畫界邵秉仁、吳東民、吳善璋、王西京、泰嶽、張改琴、康金城、翟萬益、張衞平擔任我院名譽院長,設院長1人,副院長9人,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2人,顧問32人,藝術顧問28人,常務理事5人,院士13人,理事31人,還設立了創作部、研究部、外聯部、培訓部、書畫裝裱部等常設機構。
成就
2006年7月21日岐黃書畫院在甘肅省慶陽市成功地舉辦了“書畫名家邀請展”。本次展覽徵集的作品95%為中國書協理事、會員及中國美協理事、會員的,其中包括部分高校的專業書畫家的。徵集的作品有沈鵬、婁師白、歐陽中石、張海、李鐸、馮遠、王明明、邵秉仁、吳善璋、王西京、史國良、吳三大等一大批名家名作,本次展覽作品規格高,形式豐富,參觀人數多,參觀者除慶陽市的書畫愛好者,還有外省外地區的書畫愛好者,同時為發展慶陽市“文化產業”開闢了一條新途徑,為慶陽市書畫家提供了一次近距離欣賞學習名家名作的機遇,大開了眼界,為今後的書畫創作撐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平台。
為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需要,我院將緊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堅持“立足甘肅、服務西北、輻射全國”的辦院方針,不斷繁榮書畫藝術,提高書畫作品質量及品位,為擴大慶陽乃至甘肅的知名度不懈努力。

岐黃書畫院組成人員

5.1 名譽院長
吳東民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吳善璋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王西京 西安畫院院長
泰嶽 中國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張改琴 中國書協理事,甘肅文聯副主席,甘肅省書協主席
康金城 甘肅省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理事
翟萬益 中國書協理事,甘肅省書協副主席
張衞平 甘肅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碩士研究
5.2 院長
薛亮雲
5.3 副院長
張宣安定祥徐建新李亞平秦傑楊浩奇張峻
5.4 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
曹鉞
5.5 副秘書長
黃風賢 張峻
5.6 顧問
任君常孫玉辰楊德懦趙連升班文蔣佔全張棟傑牛維漢田繼蘭張文先李銀張甫虎張震合張志一張誠基陳廣錦趙小明高明亮董建武戴炳隆趙永發馬可信王憲俊史俊錄劉秉寧劉存成蘇慰鄭滿民莫耀昌高靜樂黃武黃佔俊李一平
5.7 藝術顧問
王學嶺張國徽馬牧郭列平林俊史星文姚大武袁開齊鄭墨泉張化洲程東富黎凡劉來元趙炯明王舜來李尚才孫劍周德考馬成璋安石韋國棟李鋭張誠毅王正岷劉洋清馬衡麟
5.8 常務理事
黃風賢張惠平李萬春谷良軍
5.9 院士
石秉崗張永琦奇董小寧郭雲陳桂村邵長軍郭生金楊楓郭永年郭浩劍左勝利王權印魏立虎
5.10 理事
姜勇林陽胡萬才張世昌顧登崔楊光榮解舒功張俊濤張玉峯王林虎李曉巖李濟元馬浩周挺楊彬張復儒鄭青斌張萬福李東社王祖銀馮旭玉李紅星王庭督張保華朱萬金賀舉峯寧蘭生馮超羅自祥曹志忠趙永發

岐黃書畫院常設機構

6.1 創作部
部長:秦傑
副部長:楊浩奇
6.2 學術部
部長:張宣
副部長:黃鳳賢
6.3 外聯部
部長:曹鉞
6.4 辦公室
主任:曹鉞
副主任:張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