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鎖定
公共管理學院是山西農業大學下屬的學院。現有行政管理、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4個本科專業,一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權點、一個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辦學理念與辦學特色:“立足基層、面向三農、服務地方”。
院訓:“厚德弘毅、求是篤行”。
中文名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簡    稱
公管院
創辦時間
2004年4月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管理學院
現任領導
王文昌、陳明華
本科專業
行政管理、法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公共管理
校    訓
治學嚴謹 紮根基層 開拓創新
校慶日
9月23日
院    訓
厚德弘毅、求是篤行
地    址
山西農業大學實驗大樓四層
知名教師
王文昌梁劍峯張元潔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院概況

公共管理學院是山西農業大學辦學歷史比較悠久的教學單位之一。“立足基層、面向三農、服務地方”是公共管理學院一貫堅持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厚德弘毅、求是篤行”是公共管理學院始終秉持的公管院訓。學院現有行政管理、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4個本科專業,一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權點、一個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行政管理系、法學系、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公共事業管理系、人文素質拓展中心等教學機構及辦公自動化綜合實驗室、模擬法庭、圖書文獻資料室等校內教學研究基地和多個校外社會實踐與教學實習基地。山西農業大學MPA教育中心、山西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掛靠公共管理學院。學院現有在讀研究生118人、本科生1231人。近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6月) [1]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展歷史

20世紀50年代初的馬列主義教研室是公共管理學院的前身。
1992年學校將馬列主義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合併,成立“思想政治教研部”。
1993年更名為“社會科學部”。
2004年4月學校為適應專業教學需要,在社會科學部的基礎上,設立了“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與社會科學部合署辦公。
伴隨着山西農業大學前進的步伐,歷經幾代社科人的不懈努力,公共管理學院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整體實力大為增強。
2018年學院成功申報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
陳明華 [2] 
前院長
現任院長
副書記
孟永亮 [3] 
副院長
王東東 [4] 
副院長
郝煒 [5-6]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機構

公共管理學院的組織結構圖 公共管理學院的組織結構圖
除黨政機關外,公共管理學院現有行政管理系、法學系、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公共事業管理系、人文素質拓展中心等教學機構及辦公自動化綜合實驗室、模擬法庭、圖書文獻資料室等校內教學研究基地和多個校外社會實踐與教學實習基地。山西農業大學MPA教育中心、山西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掛靠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54人,專職教師4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100﹪的教師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專職教師中有山西省教學名師1人,山西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1人,山西省“四個一批”人才1人。
近年來學院教師先後榮獲山西省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主編參編國家級各類規劃教材40餘本,出版學術著作30部,發表學術論文320餘篇,主持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社科規劃課題、省部級社科規劃課題等科研項目二十餘項,研究成果先後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社科優秀成果獎、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等15項。
(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6月) [1]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精品課程

學院鼓勵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凝聚方向實現科研跨越,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至2018年學院擁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
2003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04年“管理心理學”課等 三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思想道德修養兩門課被評為學校優質課程,行政管理學等四門課程被評為學校重點建設課程。
(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7月) [1] 

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學院制定了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完善了科研激勵與約束機制,初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學院鼓勵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凝聚方向實現科研跨越,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學院教師主編、參編國家面向21世紀教材和各類規劃教材等40本,出版學術著作30部,發表學術論文320餘篇,主持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社科規劃課題、省部級社科規劃課題等科研項目二十餘項,研究成果先後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社科優秀成果獎、優秀教學成果獎等15項。(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6月) [1]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