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荷葉屬

鎖定
山荷葉屬為多年生草本,有匍匐狀、粗厚、具節的根莖;根生葉1枚,大,盾狀,分裂,生於粗厚的柄上其狀如傘,花莖亦具同形,互生的葉2枚,但較小,葉柄盾狀着生於近邊緣;花白色,為一頂生的聚傘花序;萼片6,早落;花瓣和雄蕊均6枚;子房上位,由1心皮組成;胚珠5-6顆;漿果球形,有種子數顆。
中文學名
山荷葉屬
拉丁學名
Diphyllei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 Ranales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亞    科
小檗亞科
小檗族
山荷葉屬
分佈區域
產北美和日本,中國產東北和西南部。
中國植物誌
29:260
引種狀況
非引種
模式種
Diphylleia cymosa Michaux.

山荷葉屬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橫走,多鬚根,具節,節處有1碗狀小凹;莖單一,生2葉,稀3葉。葉柄粗壯,葉互生,盾狀着生,葉片橫向長圓形至腎狀圓形,呈2半裂,每半裂具淺裂,邊緣具明顯粗疏鋸齒,具掌狀脈,被柔毛。
花序頂生,具總梗,聚傘花序或傘形狀花序,總梗無毛或疏被柔毛;花3數,輻射對稱,具花梗;萼片6,2輪排列;花瓣6,2輪,白色;雄蕊6,與花瓣對生,花葯底着,縱裂,花粉外壁明顯具刺狀紋飾;子房上位,1室,花柱極短或缺,柱頭盤狀,胚珠2-11。
漿果球形或闊橢圓形,暗紫黑色,被白粉。種子紅褐色,無假種皮。x=6。 [1] 

山荷葉屬分佈情況

3種,間斷分佈於東亞和北美東部,中國產1種。 [1]  我國有山荷葉D. grayi. F. Schmidt. 和 D. sinensis Li 2種,產東北和西南部。

山荷葉屬生長習性

生於落葉闊葉林或針葉林下、竹叢或灌叢下。海拔1880-3700米。模式標本採自四川西部(汶川)。

山荷葉屬下級分類

南方山荷葉Diphylleia sinensis Li [1] 

山荷葉屬代表植物

南方山荷葉DiphylleiasinensisH. L. Li
多年生草本,高40-80釐米。下部葉柄長7-20釐米,上部葉柄長(2.5-)6-13釐米長;葉片盾狀着生,腎形或腎狀圓形至橫向長圓形,下部葉片長19-40釐米,寬20-46釐米,上部葉片長6.5-31釐米,寬19-42釐米,呈2半裂,每半裂具3-6淺裂或波狀,邊緣具不規則鋸齒,齒端具尖頭,上面疏被柔毛或近無毛,背面被柔毛。
聚傘花序頂生,具花10-20朵,分枝或不分枝,花序軸和花梗被短柔毛;花梗長0.4-3.7釐米;外輪萼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2.3-3.5毫米,寬0.7-1.2毫米,內輪萼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長4-4.5毫米,寬3.8-4毫米;外輪花瓣狹倒卵形至闊倒卵形,長5-8毫米,寬2.5-5毫米;內輪花瓣狹橢圓形至狹倒卵形,長5.5-8毫米,寬2.5-3.5毫米,雄蕊長約4毫米;花絲扁平,長1.7-2毫米,花葯長約2毫米;子房橢圓形,長3-4毫米,胚珠5-11枚,花柱極短,柱頭盤狀。
漿果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0-15毫米,直徑6-10毫米,熟後藍黑色,微被白粉,果梗淡紅色。種子4枚,通常三角形或腎形,紅褐色。x=6。花期5-6月,果期7-8月。 [2] 

山荷葉屬主要價值

根莖和鬚根可供藥用。根莖能消熱、涼血、活血、止痛以及有瀉下作用。主治腰腿疼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等症。亦可作為觀賞植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