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林薹草

(莎草科薹草屬植物)

鎖定
山林薹草(Carex yamatsutana Ohwi),根狀莖細長,匍匐,近圓柱形,被褐色鱗片。稈高約20釐米,細弱,三稜形,上部稍粗糙,基部葉鞘褐色或淡褐色。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生於山地林下。分佈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遠東地區)、蒙古。
中文名
山林薹草
拉丁學名
Carex yamatsutana Ohwi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莎草科
薹草屬
山林薹草
分佈區域
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俄羅斯,蒙古

山林薹草形態特徵

莖:根狀莖細長,匍匐,近圓柱形,被褐色鱗片。 [1] 
稈:稈高約20釐米,細弱,三稜形,上部稍粗糙,基部葉鞘褐色或淡褐色。 [1] 
葉:葉與稈近等長,寬2-3毫米,平張,邊緣微粗糙,先端細漸尖。苞片鱗片狀。 [1] 
花:穗狀花序長圓形,長1-2釐米,有時下部間斷;小穗兩性,雄雌順序,有時在花序下部的小穗為雌性,卵形。雌花鱗片狹卵形,頂端稍急尖,長約2.3毫米,蒼白色或微帶鏽色,中部綠色,邊緣白色膜質。 [1] 
果:果囊長於鱗片,卵形,平凸狀,長3-4毫米,膜質,淡黃綠色,兩面具4-6條細脈,腹面脈較少且不明顯,邊緣具狹翅,翅緣有細齒,基部稍呈圓形,具短柄,先端漸狹成長喙,喙口膜質,斜截形,具2齒裂。 [1] 
小堅果稍緊地包於果囊中,長圓形,長約1.3毫米;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2個。 [1] 
花果期6-7月。 [1] 

山林薹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地林下。

山林薹草分佈範圍

產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1]  分佈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遠東地區)、蒙古。 [1] 
模式標本採自興安嶺。 [1] 

山林薹草本種提示

本種的小穗除有些全部為雌性外,有的為雌雄順序,有的為雄雌順序。Ohwi描述C. yamatsutana的小穗為雄雌順序。V. Kreczeeovich描述C. diplasiocarpa 的小穗為雌雄順序,但我們所見的標本兩種情況均有,而果囊均相似,故合併為一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