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鎖定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成立於2012年5月,其前身為山東大學東方考古中心。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任名譽院長,方輝教授任院長。 [1] 
中文名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創辦時間
5月5日
所屬地區
中國山東
屬    性
985
現任院長
方輝 [2] 
學術期刊
東方考古 [4]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院簡介

文研院位於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內,與位於濟南中心校區的歷史文化學院實行一體發展,同屬于山東大學考古學科。辦學特色和重點發展領域為考古學理論和方法、中國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和水下考古等。總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的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耶魯大學共建)為首批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下設環境考古、文物保護等9個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了植物考古、動物考古、體質人類學、玉石和陶瓷考古、文物保護、室內考古發掘、同位素考古、古DNA研究、古地磁、古人類學研究等各個領域,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對外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師資力量

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32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3人,碩士導師29人,博士導師11人,95%以上擁有博士學位。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馬工程”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泰山學者1人。 [1]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國際合作

文研院重視拓寬國際視野,走國際化合作的道路。在台灣立青文教基金會和唐仲英基金會資助下,同時依託“環境與社會考古基地”,與海外20餘所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並簽訂合作協議,主要有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西蒙菲莎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荷蘭萊頓大學,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日本九州大學和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等。 [1]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主攻方向

古史重建和中華文明起源一向是山東大學考古學科的主攻方向,未來文研院將仍然瞄準這一方向,從器物-技術、制度-社會、文化-認知和環境變遷等角度,揭示我國主要區域社會的複雜化進程,闡釋中華文明起源的機制和早期形態,並通過與世界各主要文明區在國家形成和早期國家形態方面的比較研究,探索、總結中華文明的特質及動因,在文明起源理論建設上形成山大學派。文研院將進一步密切與高校、政府、企事業單位、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關係,大力加強協同創新,求得學科和平台的可持續性發展。 [1]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主體位於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內,專業和研究方向涵蓋了實驗室考古發掘、文化遺產保護、植物考古、動物考古、有機質文物保護、無機質文物保護、青銅器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及規劃、古代人骨研究、古DNA研究、古人類學研究、考古殘留物分析、文物微生物病害防治和斷代考古等各個領域,總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此外,在濟南中心校區所建設的科技考古和文保實驗室總面積也有800餘平方米,能夠獨立完成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 [3]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方向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方向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分管工作
院長
方輝
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人才、財務、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
副院長
孫強
分管行政管理,協管人事與人才、財務
陳雪香
分管科研、國際合作與交流、圖書資料建設,協管學科建設與規劃
趙永生
分管研究生培養、社會服務
肖貴田
分管資產與設備 [2]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機構設置

一、文化遺產研究院與博物館(青島校區)黨總支
書記:孫強
副書記:韓敬仕、趙永生
成員:王煥、張麗萍
二、文化遺產研究院學術委員會
主任:王偉
副主任:馬清林
委員:方輝、李佔揚、靳桂雲、董豫、陳雪香
秘書:董豫(兼)
三、所(中心)
所(中心)
山東大學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主任:方輝
常務副主任:馬清林
副主任:董豫
山東大學文物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
負責人:馬清林
山東大學海洋考古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姜波
四、院辦公室設置
工作人員
任務分工
工作內容
辦公地點
張麗萍
人事秘書、輔導員、行政秘書
人事人才工作;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辦公室日常行政工作
博物館618
康海濤
研究生秘書、實驗室建設
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資產與實驗室管理
博物館618
孫士美
科研秘書、新聞宣傳、實驗室建設
科研工作;新聞網站管理;資產與實驗室管理
博物館618
徐文亞
外事秘書、日常行政、財務
外事工作、辦公室日常行政及財務工作
博物館618
董玉潔
圖書資料管理員、考古檔案
圖書資料管理;考古檔案管理;協助做好《東方考古》編輯工作
資料室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背景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劉鐵梁,山東省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山東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徐向紅,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國外學者代表德安森教授(女)及山東大學在校師生代表共同參加了大會。方輝擔任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單霽翔任名譽院長。 [5-7] 
創辦於1901年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而山東大學的考古學科可上溯到1928年,時任齊魯大學助教、同時在清華大學就讀的吳金鼎先生髮現了龍山鎮城子崖遺址,從而引發了1930年城子崖遺址的科學發掘和龍山文化的命名。 [7]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在歡迎辭中提出,山東大學遺產院主要依託考古學和民俗學兩門學科而成立,這兩個學科有其共同特點:第一,二者所處理的基礎資料首先是器物和技術層面的,其次才是社會層面和認知層面;第二個特點,它們所研究的對象都與當下社會發展聯繫密切,承擔着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甚至自然遺產,也包括在其中。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的考古學、民俗學,還有一些相關學科,都是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擁有水平很高、力量很強的學術隊伍,在長期的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由於這些學科的研究對象大體可以對應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因此,文化遺產學院的成立與發展就具備了堅實的學科基礎和水到渠成的各種條件。
此外,山大文化遺產研究院還承擔着建設山東大學博物館體系的任務。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舉行奠基儀式,與此同時青島市委、市政府與山東大學共建博物館、圖書館和體育館三所場館,目前這三個館已經作為首批開工的單體建築正在建設之中. [8]  青島校區博物館的主題展覽將傾向於水下考古、古生物學兩個方面。濟南中心校區則要建設考古博物館、藝術館、校史館,在趵突泉校區正在計劃建設的有醫學博物館。遺產院要在這一系列博物館的建設中發揮作用。
山東大學遺產院的建設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開放式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重鎮,在考古學、民俗學和文化遺產學方面進入全國前列。 [7]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具體介紹

據瞭解,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是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學校直屬獨立建制的科研機構。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説,山東大學在建校之初,就設有經史子集課程,從而奠定了文史學科的基礎。山大將聘請中國建築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良鏞為文化遺產研究院學術顧問,並聘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文化遺產研究院名譽院長。 [5]  [7] 
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方輝教授談了學院的發展規劃。他説,古史重建和中華文明起源一向是山大考古學科的主攻方向,未來將仍然瞄準這一目標。學院下一步會加強考古實驗室建設;在定期出版《東方考古》年刊的基礎上,近期將推出5-6部大型調查、發掘報告;並繼續保持民俗學的田野調查,推進民俗學理論建設,在定期出版《民俗研究》、《節日研究》期刊的基礎上,推出40部村落民俗志,並分期推出百卷本《華北百村歷史與民俗叢書》,同時籌備推進“華北社會田野研究書系”第一輯10卷本的撰寫出版。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