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本覺馬

鎖定
山本覺馬(日文:山本 覺馬、平假名:やまもと かくま、1828年2月25日-1892年12月28日),日本江戸時代末期會津藩士,槍炮專家。新島八重的哥哥。明治維新後任地方官員,作為政治家指導京都府的政治。同時協助新島襄創立同志社英學校(現為同志社大學),為同志社大學辦學發祥地出讓土地而為人所知。1870年,由河田景與推薦,擔任京都府廳的參事。 [1] 
中文名
山本覺馬
外文名
やまもと かくま
別    名
號:相応斎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民族
出生地
日本會津郡若松
出生日期
1828年2月25日
逝世日期
1892年12月28日
畢業院校
日新館
代表作品
《管見》
職    務
武士、學者、教育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
推動京都日本的發展
稱    號
従五位
配    偶
樋口うら(1857 - 1870)

山本覺馬武士時代

為日本會津藩槍械指揮者山本權八的長子,出生於若松城(鶴之城)附近的武士人家。
山本覺馬同志社畢業式贈言 山本覺馬同志社畢業式贈言
山本覺馬自幼聰明過人,9歲進入藩校的日新館學習,表現良好,成績優異,可以説是菁英中的菁英,24歲那年他已練就一身的好功夫,騎馬、耍槍、舞刀樣樣無不精通。
日新館時期
根據日新館的記載,日新館有所謂的“遊學”制度,只要在該校的「素讀所」(小學)、「講釋所」(大學)修畢且成績優秀者,藩主都會批准該員前往他藩或江户(東京)遊學,覺馬當時也得到此機會,前往最繁華的江户一償遊學的夙願。
到了江户新的環境,覺馬認識了佐久間象山勝海舟,以及接觸到各藩派來的優秀人物,視野更為開擴,觀念為之丕變,覺得眼光以前只看到會津一地而已,現在不一樣了,他意識到了國家、也意識到了日本在世界到底為何物的另一層看法。

山本覺馬從政時代

蛤門之變
一度返回故鄉的覺馬,被任命為藩校日新館的老師,及在日新館裏開設蘭學所,還擔任軍事審訊和炮隊隊長,他總算是出人頭地了。之後覺馬被派往京都服勤,接著不久京都發生「禁門之變」(又叫蛤門之變,江户時代末期(1864年 元治元年)的事變。以「藩主冤罪向帝申訴」為由出兵到京都的長州藩,和試圖阻止長州軍入京的會津藩桑名藩薩摩藩,在京都御所西側的蛤御門發生戰鬥,長州藩敗戰,事變後德川幕府更發動第一次的長州征討。)擔任蛤門守備的他,打開大門展開突擊的大激戰。事變後,會津藩主獎賞戰功任命他為公務承辦人,蒙此,與幕府及各藩名士交流的機會增多,覺馬有了更大的活躍舞台。

山本覺馬明治時期

眼盲心不盲的山本覺馬 眼盲心不盲的山本覺馬
正當覺馬準備大展才能之際,眼睛突患眼疾,遂開始過著不辨黑白的日子。鳥羽伏見戰役,支持德川幕府會津藩落敗,薩摩藩除了將覺馬逮捕並且關在藩內。與薩摩藩成死敵的會津藩,意味著凡被對方逮捕的肯定必死無疑,而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的覺馬,被幽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換成一般人都會心生恐懼萬念俱灰,覺馬反倒看到一線的曙光。身為囚徒的他撰寫有關政治、經濟、教育、衞生、衣食住、貿易諸般等為主題的『管見』經世濟民文章。他的才能因而得到西鄉隆盛的高度讚譽,到了明治時期他不僅被釋放,很多『管見』所提到的事宜,明治政府多所採用更延聘他為京都的施政顧問。日本最初的小學、科學研究所、勸業大博覽會等這些,都還出自覺馬的構想呢!
覺馬眼盲心不盲,可這時卻又罹患了行走不良的毛病,覺馬最苦惱的時候他結識了新島 襄,除了贊同新島辦教育的理念外,還把從薩摩藩買來的土地破例廉價讓渡給新島,共同為同志社的設立竭盡所能,後來擔任過各種職務的他,在開拓京都的近代化有著不可抹滅的功勞。1892年山本覺馬安息主懷,享年65歲。
《管見》
《管見》(かんけん)是慶應4年(1868年)6月,山本覺馬寄給新政府(御政府),在政治,經濟,教育等22項涉及將來的日本的應有的制度論述了建議書。管見意為自己的見解和謙稱。
思想家、橫井小楠有富國·富國強兵·士道(經濟、國防、道德)的確立倡導的“國策”三論酷似,進一步發展。三權分立的“政體”開始,大學院·小院的兩院制的“議事院”,“學校”,“變革”制度,從封建制度郡縣制移行和世襲制的廢止,税制改革。倡導的“國體”、“建國術”、“制鐵法”,“貨幣”、“温飽”,女子教育實行“女學”,遺產的平均分給的“平均法”、“釀造法”、“條約”、“軍艦國體”、“港製”,“救濟貧民”“頭髮制”,寺廟的學校的開放提出“變佛法”、“商律”、“點法”,採用陽曆曆法”,大部分的建議都被明治新政府後期採用。

山本覺馬信仰時代

1875年,受當時在大阪傳教的美國會眾派傳教團體的影響。那時,與新島襄其與山本覺馬妹妹山本八重(新島八重,已結婚)結識,得知新島建立學校的計劃,山本覺馬將明治維新後從舊薩摩藩購入的6000坪地給予新島,並聯名向文部省申請設立新的學校,這個學校就是後來的同志社大學。同志社即山本覺馬所命名。
參考資料
  • 1.    臼井勝美等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M].吉川弘文館,20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