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小橘屬

鎖定
山小橘屬(Glycosmis) 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芸香目芸香科的一屬。60種,分佈於亞洲熱帶至亞熱帶、大洋洲北部。我國7種。
中文名
山小橘屬
拉丁學名
Glycosmis Corre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芸香目
亞    目
芸香亞目
芸香科
亞    科
柑橘亞科
山小橘屬
分佈區域
亞洲熱帶至亞熱帶、大洋洲北部

山小橘屬形態特徵

山小橘
山小橘(5張)
常綠灌木或喬木。幼嫩部分常密被鏽褐色短毛。葉互生,單葉、單小葉或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常無毛。花兩性,聚傘花序排成圓錐狀復花序。萼4-5齒裂;花瓣4-5,覆瓦狀排列;雄蕊8-10,花絲分離,寬扁,藥隔背面及頂端常具1至數油點;花盤環狀或圓柱狀;子房2-5室,每室1胚珠,花柱粗短,宿存,柱頭頭狀。漿果;種子1-3。子葉肉質,平凸。

山小橘屬本屬概述

山小橘屬
山小橘屬(5張)
灌木或小喬木。幼嫩部分常被紅或褐鏽色微柔毛。葉互生,單小葉或有小葉2-7片,稀單葉;小葉互生,油點甚多,通常無毛。聚傘花序,腋生或兼有頂生,通常有花少數,或有花頗多的聚傘圓錐花序;花兩性,細小,花梗短,常被毛;萼片及花瓣均5片,稀4片,萼片基部合生;花瓣覆瓦狀排列;雄蕊10枚,很少8枚或更少,等長或長短相間,着生於隆起的花盤基部四周,比花瓣短或與花瓣等長,花絲在藥隔稍下增寬而扁平,稀線形,藥隔頂部常有1油點;花柱粗壯而短,柱頭比花柱略粗大或不增粗,子房5室,少有4或3室,每室有自室頂懸垂的胚珠1顆。漿果半乾質或富水液,含粘膠質液,有種子1-2、很少3粒;種皮薄膜質,子葉厚,肉質,平凸,油點多,胚根短。 [1] 
染色體基數X=9, 2n=18。 [1] 
約50餘種,分佈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北部。我國有11種1變種,見於南嶺以南、雲南南部及西藏東南部各地。 [1] 
屬的模式種:Glycosmis pentaphylla (Retz.) Correa (Limonia pentaphylla Retz.) [1] 
本屬與黃皮屬及九里香屬是一個自然羣,共組成黃皮亞族Subtribus Clauseninae,它們無論在器官形態或是植物化學方面都密切關連並有共同特徵,例如它們的雄蕊都是10枚(極少個別為8枚),長短相間,花盤頗延長,含粘膠液的漿果;它們幾全都共同含有C13, C18, C23為骨幹的生物鹼:carbazoles、pyranocarbazoles、quinazolines類以及umbelliferone核為基礎的香豆素。 [1] 
本屬植物的葉含精油,根及莖皮含多種生物鹼,分別屬於acridones、carbazoles、quinazolines、furoquinolines 等,尚含黃酮甙類及氨基酸等。 [1] 

山小橘屬下級分類

山橘樹 Glycosmis cochinchinensis (Lour.) Pierre ex Engl.
毛山小橘 Glycosmis craibii Tanaka
鏽毛山小橘 Glycosmis esquirolii (Levl.) Tanaka
長葉山小橘 Glycosmis longifolia (Oliv.) Tanaka
亮葉山小橘 Glycosmis lucida Wall. ex Huang
海南山小橘 Glycosmis montana Pierre
墨脱山小橘 Glycosmis motuoensis Tao
少花山小橘 Glycosmis oligantha Huang
小花山小橘 Glycosmis parviflora (Sims) Kurz
山小橘 Glycosmis pentaphylla (Retz.) Correa
華山小橘 Glycosmis pseudoracemosa (Guill.) Swinge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