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噪鶥

鎖定
山噪鶥是雀形目噪鶥科噪鶥屬鳥類。 [5]  成鳥整個上體沙褐色,頭頂較暗,眼先灰白色且綴黑色羽端,眉紋和耳羽淡沙褐色;腰和尾上覆羽偏灰色;中央尾羽灰沙褐色,羽端暗褐色,其餘尾羽黑褐色且具隱隱黑橫斑,基部稍沾灰色;飛羽暗灰褐色,外翈灰白色;下體頦黑色,喉和胸灰褐色,腹及以下淡灰褐色;虹膜灰褐色,喙黃色,喙峯沾褐色,腳肉黃色或灰褐色。
山噪鶥主要分佈於中國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遼寧、河北、北京、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寧夏、青海和四川等地區。棲息于山地至平原的灌從和矮樹叢中,以及溪流沿岸的柳樹叢中。常成對或結三五小羣活動,善鳴唱,鳴聲豐富。主食昆蟲及動物幼蟲,兼食植物種實。繁殖期在5—7月。窩卵數3—5枚,卵淡青藍色,雛鳥晚成。 [6] 
山噪鶥為中國特有鳥種, [6]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6月26日發佈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中文名
山噪鶥
拉丁學名
Garrulax davidi
外文名
Plain Laughingthrush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噪鶥科
噪鶥屬
山噪鶥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4個 [2] 
命名者及年代
Swinhoe,186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山噪鶥形態特徵

山噪鶥
山噪鶥(32張)
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兩翅和尾上覆羽表面灰沙褐色,眼先灰白色,羽端綴黑色,眉紋和耳羽淡褐或淡沙褐色,頭頂具暗色羽緣、有的還具深褐色軸紋,因而頭頂羽色明顯較背暗。腰和尾上覆羽更顯灰色,飛羽暗灰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緣灰色或亮灰白色,兩翅覆羽灰褐色。尾黑褐色,中央一對尾羽灰沙褐色,端部暗褐色,其餘尾羽基部稍沾灰褐色,餘部黑褐色具不明顯的隱約可見的暗色橫斑。頦黑色,喉、胸灰褐色,腹和尾下覆羽淡灰褐色。 [1] 
虹膜灰褐色,嘴黃色,嘴峯微沾褐色,腳肉色或灰褐色。 [1]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50-95克
230-275毫米
22-27毫米
85-95毫米
101-135毫米
32-35毫米
雌性
53-61克
220-255毫米
23-27毫米
84-90毫米
115-127毫米
31-39毫米 [1] 

山噪鶥生活習性

行為:留鳥。主要棲息于山地灌叢和矮樹林中,也棲於山腳、平原和溪流沿岸柳樹叢。常成對或成3-5只的小羣活動和覓食。性機警,多隱蔽於灌叢下或地上活動。善嗚叫,鳴聲多變,清脆、悦耳而富有音韻,甚為動聽,繁殖期中雄鳥嗚叫尤為悦耳。嗚叫時常振翅展尾,頻繁地在樹枝間跳上跳下或跳來跳去。 [1]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1] 

山噪鶥分佈範圍

山噪鶥是中國特產鳥類,主要分佈於中國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龍江、遼寧西部阜新和建平及彰武和義縣、河北東北部、北京、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寧夏、青海、四川等地。 [1] 
山噪鶥分佈圖 山噪鶥分佈圖

山噪鶥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灌木叢中。巢呈淺杯狀,主要由枯草莖、細枝、枯草葉和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根和纖維,有時還墊有少許羽毛。每窩產卵3-5枚,偶爾多至6枚。卵淡藍色或淡藍青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為25-27毫米×19-21毫米。 [1] 
山噪鶥鳥蛋 山噪鶥鳥蛋

山噪鶥亞種分化

4亞種<br>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佈範圍
山噪鶥大興安嶺亞種
Garrulax davidi chinganicus
Meise,1934
分佈於大興安嶺博克圖。
Garrulax davidi concolor
Stresemann,1923
分佈於四川北部松潘、馬爾康、紅原、中部寶興和青海東南部斑瑪等地。
Garrulax davidi davidi
Swinhoe,1868
分佈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東部興安盟、東南部赤峯、南部伊克昭盟,黑龍江西部龍江,遼寧西部阜新、建平、彰武、義縣.河北東北部山海關、秦皇島、承德、東陵,北京,山西北部和南部,河南太行山,陝 西南部,甘肅東北部、南部、西部,寧夏賀蘭山和青海東部、東北部。
Garrulax davidi experrectus
Bangs & J. L. Peters,1928
分佈於甘肅西北部冷龍嶺北坡武威一帶。 [1-2] 

山噪鶥保護現狀

山噪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山噪鶥種羣現狀

山噪鶥不僅是重要的食蟲鳥類,而且由於它鳴聲婉轉動聽,很久以來就是人們喜愛的籠養鳥之一。在市場上多有出售。由於長期以來的過度捕獵,種羣數量在一些地方已變得很稀少,應控制獵取,注意保護。 [1]  2009年,統計在中國的種羣估計約為100-100,000個繁殖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