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口村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下轄村)

鎖定
山口村為一地名,在我國浙江省、江西省、雲南省(2個)、安徽省、湖南省以及廣東省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中文名
山口村
外文名
Shankou Village
所屬地區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島
人口數量
2590人
耕地面積
2700畝

山口村概況

山口村,位於東山島的東南端,全村共有641户2590人,耕地面積2700畝,林地面積1700畝,由頂赤山、下赤山、大路口、赤石、西湖五個自然村組成。
山口村宋時屬漳浦縣安仁鄉思政裏。元襲宋制,明代,為漳浦五都(明嘉靖九年劃歸詔安縣五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山口村為詔安縣五都二圖浯龍保。清宣統二年(1910年),山口村為詔安縣自治區下區。
1916年5月1日,東山正式建縣,山口村為縣第三區轄屬。民國29年山口村為復興鄉的赤山保(頂赤山、下赤山、赤石)、大路保(大路口、西湖)所屬。民國35年,為東南鄉所轄。
1950年5月12日,東山解放。山口村二區(亦稱西埔區)所轄。1956年3月,山口村為白埕區白埕鄉所轄。1957年,撤區並鄉,為白埕鄉轄屬。1958年9月,為陳城人民公社所屬(時稱山口大隊)。1984年,為陳城鄉所轄(恢復山口村),轄頂赤山、下赤山、大路口、赤石、西湖。
山口村所轄的五個自然村均有一段動人的傳説,頂赤山是五個自然村中人口最多的村。相傳該村建在一個赤色土壠上,故稱赤山村。為了區別,把位於北面的地勢較高的村叫“頂赤山”。下赤山因村建在赤色土山附近,又因座落在頂赤山村的下端,地勢較低,故稱“下赤山”。赤石村緣於村前有一塊赤色的大石,故名。西湖村則是村的西面有一個湖,故取名為“西湖”。而大路口據説古時這裏有一條大路通往“東京”,後人就在這大路附近建村,故名。
舊時,山口村一片貧苦荒涼。年年秋冬兩季北風呼號,地面風沙彌漫,蠶食田園,淹沒房屋,百姓叫苦不迭。民眾深受沙害之苦,不少人流落他鄉,以乞討為生,山口村因此被稱為“乞丐村”。時流傳民謠:“山口一片光溜溜,出門風沙撲目周(眼睛),行路沙軟三七抽(形容風沙行路難,十步退三步),糧食十種九無收。”這是當時山口村民不聊生、悲慘生活的寫照。
解放後,山口村人民通過艱苦奮鬥,封沙造林,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口人民以谷文昌精神為動力,更新觀念,開拓視野,大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優農業,根據本村特別,適時引進蘆筍種植,成為東山縣第一個蘆筍專業村。
隨着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口村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和膽略,在全縣第一個進城承包經營一家虧損嚴重的國營罐頭廠,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和本村近海條件,創辦全縣第一家集體鮑魚場,利用當地硅砂資源,創辦全縣第一家村級型砂場。目前,全村創辦各種企業68家,鰻魚、鮑魚、硅砂等生產企業規模日益壯大,2009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億多元,村財收入4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
山口村人在奔小康的同時,注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先後投資746萬元,建成3.4公里環村公路、村綜合大樓,安裝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投資20萬元,興修農田水利設施,營造防護林。同時,按照“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路,大興教育投資,先後投資120萬元,建成教學樓,在漳州率先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的教學民族改革,使之成為“福建省農村小學示範學校”,村設獎學金,鼓勵求學上進的學生,全村考上全國各大中專院校126人。2009年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一座敬老院和幸福園。山口村人真正從貧窮走向富裕,昔日的“乞丐村”,已變成令人矚目的幸福村。山口村也成為縣兩個文明建設的示範村,省級“明星村”,被中央、省級領導讚譽為“農村改革開放的縮影”! [1] 

山口村地理位置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島的東南端,全村共有641户2590人,耕地面積2700畝,林地面積1700畝,由頂赤山、下赤山、大路口、赤石、西湖五個自然村組成。
山口村

山口村山口村的歷史

山口村宋時屬漳浦縣安仁鄉思政裏。元襲宋制,明代,為漳浦五都(明嘉靖九年劃歸詔安縣五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山口村為詔安縣五都二圖浯龍保。清宣統二年(1910年),山口村為詔安縣自治區下區。
1916年5月1日,東山正式建縣,山口村為縣第三區轄屬。民國29年山口村為復興鄉的赤山保(頂赤山、下赤山、赤石)、大路保(大路口、西湖)所屬。民國35年,為東南鄉所轄。
1950年5月12日,東山解放。山口村二區(亦稱西埔區)所轄。1956年3月,山口村為白埕區白埕鄉所轄。1957年,撤區並鄉,為白埕鄉轄屬。1958年9月,為陳城人民公社所屬(時稱山口大隊)。1984年,為陳城鄉所轄(恢復山口村),轄頂赤山、下赤山、大路口、赤石、西湖。

山口村山口村的傳説

山口村所轄的五個自然村均有一段動人的傳説,頂赤山是五個自然村中人口最多的村。相傳該村建在一個赤色土壠上,故稱赤山村。為了區別,把位於北面的地勢較高的村叫“頂赤山”。下赤山因村建在赤色土山附近,又因坐落在頂赤山村的下端,地勢較低,故稱“下赤山”。赤石村緣於村前有一塊赤色的大石,故名。西湖村則是村的西面有一個湖,故取名為“西湖”。而大路口據説古時這裏有一條大路通往“東京”,後人就在這大路附近建村,故名。
舊時,山口村一片貧苦荒涼。年年秋冬兩季北風呼號,地面風沙彌漫,蠶食田園,淹沒房屋,百姓叫苦不迭。民眾深受沙害之苦,不少人流落他鄉,以乞討為生,山口村因此被稱為“乞丐村”。時流傳民謠:“山口一片光溜溜,出門風沙撲目周(眼睛),行路沙軟三七抽(形容風沙行路難,十步退三步),糧食十種九無收。”這是當時山口村民不聊生、悲慘生活的寫照。
解放後,山口村人民通過艱苦奮鬥,封沙造林,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口人民以谷文昌精神為動力,更新觀念,開拓視野,大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優農業,根據本村特別,適時引進蘆筍種植,成為東山縣第一個蘆筍專業村。

山口村山口村的成長

隨着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口村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和膽略,在全縣第一個進城承包經營一家虧損嚴重的國營罐頭廠,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和本村近海條件,創辦全縣第一家集體鮑魚場,利用當地硅砂資源,創辦全縣第一家村級型砂場。目前,全村創辦各種企業68家,鰻魚、鮑魚、硅砂等生產企業規模日益壯大,2009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億多元,村財收入4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
山口村人在奔小康的同時,注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先後投資746萬元,建成3.4公里環村公路、村綜合大樓,安裝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投資20萬元,興修農田水利設施,營造防護林。同時,按照“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路,大興教育投資,先後投資120萬元,建成教學樓,在漳州率先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的教學民族改革,使之成為“福建省農村小學示範學校”,村設獎學金,鼓勵求學上進的學生,全村考上全國各大中專院校126人。2009年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一座敬老院和幸福園。山口村人真正從貧窮走向富裕,昔日的“乞丐村”,已變成令人矚目的幸福村。山口村也成為縣兩個文明建設的示範村,省級“明星村”,被中央、省級領導讚譽為“農村改革開放的縮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