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上憶良

鎖定
山上憶良(660~733) 日本奈良時期詩人﹑漢學家。早年似曾出仕於持統天皇朝(687~696)。文武天皇大寶元年 (701)﹐隨遣唐使粟田真人遣唐﹐任少錄。在中國生活3年﹐研習漢學﹐對他後期的知識﹑思想﹑作品有很深的影響。其後10年經歷不明。元明天皇和銅七年 (714)晉升為從五位下﹐後兩年任伯耆守。養老五年 (721)為東宮侍讀﹐並於神龜三年(726)任筑前守赴九州約6年。 [1] 
中文名
山上憶良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660年
逝世日期
733年

山上憶良簡介

憶良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創作有偏重於闡述概念和傳播知識的傾向。在他從事創作的奈良時代,日本天皇統治已進入昌盛時期,貴族社會的意識開始受到中國大陸文化,特別是儒教思想的影響。在知識分子中,開始產生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的悲哀與苦悶情緒,這在他的詩歌中已經表現出來。從憶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這一時代的特徵。

山上憶良作品

根據《萬葉集》中的註解,有《歌林類聚》百卷,相傳為憶良所編,但書已失傳。他現存的作品,都收錄在《萬葉集》 1、2、3﹑5﹑6、8各卷中。有散文7篇,漢詩2首,長歌10首,旋頭歌1首,短歌51首,存疑的短歌2首,長歌,反歌各1首。
這些作品大部分作於他進入老年以後的時期。和其他萬葉詩人不同,他沒有歌詠自然和戀愛的詩歌。他詠歎生老病死和人生的苦惱,憤慨於社會貧富的懸殊和苛捐重税對平民的壓迫,並痛切地吐露對家人妻子的真摯的思念。他擅長於長歌,最重要的代表作有《貧窮問答歌》,以兩個窮人對話的形式,傾訴生活的痛苦。《思子歌》、《哀世間難住》、《吊大伴熊凝歌》、《老身重病經年衰苦》等,也都是詠歎世道不平與人生痛苦的詩歌。著名作品還有送遣唐使節的《好去好來歌》和悼念一位落海漁民的《筑前志賀白水郎十首》。

山上憶良詩歌特點

他的詩作一般都使用樸素、明快的寫實手法,不追求華麗的技巧。由於他對人生與藝術的真率耿直的態度,作品有強烈的感染力,為後世所傳誦。

山上憶良代表作

山上憶良貧窮問答歌

朔風亂夜雨,夜雨雜雪飛,
何以御此寒,嘬口糟醅酒,
氣冷衝喉咳,涕出鼻噓唏,
疏髯拈自許,舍我更復誰,
意則雖亦強,凌寒終莫排,
引我麻布被,着我[輛檔]衣,
盡襲吾所有,夜猶逞斯威,
視我更貧者,若何其苦悽,
父母忍膚凍,妻子相啼飢,
其如此時何,爾生何以維。
天地雖雲廣,胡獨為我小,
日月雖雲明,胡獨不我照,
豈其人皆然,抑我獨不平,
適亦生為人,視人初無少,
輛檔乃無綿,亂垂如海藻,
襤褸自肩懸,曲伏廬中老,
即茨土泥上,草草蓆禾藁,
枕邊坐父母,妻孥傍足繞,
圍居莫知措,相對但苦惱,
灶絕煙火氣,甑為蛛絲罩,
久疏忘炊術,中鳴如夜鳥,
已短猶欲剪,諺憫無可告,
執笞里長來,逼叱聲咆哮,
曾是不相恤,胡然世人道。

山上憶良反歌

亦知人生世,無非憂與羞;
所恨不為鳥,何當飛去休。
注:錢稻孫譯
選自《萬葉集》卷五。這是描寫社會的唯一名篇,有人重視為和歌史上的珍寶。此歌前半問而後半答,實合二長篇而為一。憶良作長歌,往往於歌中尚分章節。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外國文學 2,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2.10,第9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