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屏邊孩兒草

鎖定
屏邊孩兒草(Rungia pinpienensis H. S. Lo)為爵牀科孩兒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800米的地區,多生於田旁小箐,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屏邊孩兒草
拉丁學名
Rungia pinpienensis H. S. Lo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爵牀科
孩兒草屬
屏邊孩兒草
分佈區域
雲南

屏邊孩兒草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約1米;老枝近圓柱形,嫩枝有4稜,近無毛。
葉干時近膜質,橢圓形至闊橢圓形,長13-15釐米,寬6-8釐米,頂端驟尖,尖頭長約1釐米,基部闊楔形,邊緣稍波狀,兩面無毛或背面沿中脈和側脈二側被短柔毛,鍾乳體白色,稍隆起;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平坦,在背面寬而扁平,側脈約9-10對,近葉緣彼此聯結;葉柄長2-5釐米,近無毛。
穗狀花序頂生,長9釐米,總梗長約1釐米;苞片4列,僅2列能育(有花),能育苞片與不育苞片均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4-5毫米,頂端短尖,幹膜質邊檐很狹,無緣毛;花未見。
蒴果長12毫米,無毛;宿萼幹膜質,5裂幾達基部,裂片線形,長約5毫米;種子4粒,卵圓形,稍扁,表面黑褐色,密被小瘤點。 [1] 

屏邊孩兒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田旁小箐。 [1] 

屏邊孩兒草分佈範圍

產雲南〔屏邊(模式標本產地)、麻栗坡〕。

屏邊孩兒草本種提示

本種的苞片有能育和不能育之分,但形態無明顯區別,幹膜質的邊檐很狹,這些都和金沙鼠尾黃(R. hirpex又名小苞孩兒草)相似,區別在於金沙鼠尾黃的苞片較狹,披針狀線形,邊緣有毛,葉卵形或長圓形,長2.5-9釐米,寬1.5-4.5釐米,蒴果小,長約7-8毫米。雲南孩兒草R. yunnanensis的能育苞片和不育苞片形狀不同,葉為卵形,故也不致混淆。 [1] 
早期將產雲南(思茅、西雙版納、金平、河口、西疇)等地的標本定為Rungia robusta C. B. Clarke,這些標本形態與本種十分相似,因該種未正式發表,雖《雲南種子植物名錄》2: 1684. 1984.用了粗壯鼠尾黃Rungia robusta C. B. Clarke ex C. Y. Wu,但為裸名。作者因僅見本種模式照片,對苞片形狀、邊緣膜的情況、以及毛被等均未能作比較,揣測羅可能也是據此發表的新種,如將上述各地本種與模式加以比較,是可以確定是否同一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