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泊爾綠絨蒿

鎖定
尼泊爾綠絨蒿(學名:Meconopsis wilsonii Grey-Wilson)是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60-120釐米,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莖圓柱形,粗壯,粗達3釐米;基生葉密集叢生,長達30釐米,寬達17釐米,形態多變;花莖具分枝,多花,在莖、枝先端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3-10釐米;花下垂;花芽圓形至卵形,長1-2.5釐米,粗1-1.8釐米;花瓣4,卵形至近圓形,藍色,稀紅色、紫色或白色;蒴果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種子卵形至寬橢圓形,表面密具乳突。花果期6-9月。 [1] 
尼泊爾綠絨蒿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以及西藏,尼泊爾、印度、不丹也有分佈;一般生於海拔2700-4000米的草坡。 [1]  [6] 
尼泊爾綠絨蒿全草可入藥,有清熱利濕、鎮咳平喘之功效。可用於肺炎、肝炎、濕熱黃疸、皮膚病、頭痛、痛經、白帶、腸胃炎、濕熱水腫、傷口久不癒合等。 [4] 
尼泊爾綠絨蒿被列入《瀕危和需要特別關注的藥用野生植物名錄》中,公約附錄級別為Ⅲ。 [2]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尼泊爾綠絨蒿
拉丁學名
Meconopsis wilsonii Grey-Wilson
別    名
山萵筍(雲南)、埃貝賽保(青海藏語)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罌粟目
亞    目
罌粟亞目
罌粟科
亞    科
嬰粟亞科
罌粟族
綠絨蒿屬
亞    屬
綠絨蒿亞屬
錐花綠絨蒿組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雲南以及西藏,尼泊爾、印度、不丹
命名者及年代
Grey-Wilson,2006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Ⅲ、列入《瀕危和需要特別關注的藥用野生植物名錄》中,公約附錄級別為Ⅲ
錐花綠絨蒿系
異    名
Meconopsis napaulensis

尼泊爾綠絨蒿形態特徵

尼泊爾綠絨蒿
尼泊爾綠絨蒿(12張)
尼泊爾綠絨蒿為一年生草本,高60-120釐米,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肥厚延長,長約9釐米,粗約2.5釐米,向下漸狹。圓柱形,粗壯,粗達3釐米,具分枝,有時縱稜明顯,基部蓋以宿存的葉基,其上被密集成叢、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花期-7月,花果期6-9月。一年生草本,高60-120釐米,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肥厚延長,長約9釐米,粗約2.5釐米,向下漸狹。莖圓柱形,粗壯,粗達3釐米,具分枝,有時縱稜明顯,基部蓋以宿存的葉基,其上被密集成叢、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基生葉密集叢生,長達30釐米,寬達17釐米,形態多變,通常基部羽狀全裂,先端羽狀半裂,裂片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邊緣缺刻狀羽狀淺裂,兩面被毛,邊緣具較密的長柔毛,表面綠色,中脈突起,側脈不明顯,背面淡綠色,中脈和側脈均隆起,葉柄長達22釐米,上面具溝槽;下部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但具短柄,上部莖生葉長3-13釐米,寬1-5釐米,邊緣羽狀淺裂、深裂或全裂,先端圓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耳形,近無柄。 [1] 
花莖具分枝,多花,在莖、枝先端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3-10釐米。花下垂;花芽圓形至卵形,長1-2.5釐米,粗1-1.8釐米;萼片卵圓形;花瓣4,卵形至近圓形,長3-4.3釐米,寬2-3.7釐米,藍色,稀紅色、紫色或白色;雄蕊多數,花絲絲狀,長約1釐米,與花瓣同色或較深色,花葯橘黃色,長圓形;子房近球形或卵形、橢圓形,長約1釐米,寬0.7-1釐米,密被淡黃色或鏽色、緊貼、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及微柔毛,花柱棒狀,長0.5-1釐米,果時1.2釐米,基部稍粗,柱頭頭狀,5-8裂,深綠色。蒴果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1.5-2.5釐米,粗0.7-1.5釐米,5-8瓣自頂端微裂。種子卵形至寬橢圓形,表面密具乳突。花果期6-9月。 [1] 

尼泊爾綠絨蒿生長環境

尼泊爾綠絨蒿一般生於海拔2700-4000米的草坡。 [1] 

尼泊爾綠絨蒿分佈範圍

尼泊爾綠絨蒿分佈於中國四川西南部(鹽源、普格、木裏、冕寧)和雲南西北部、西南部(瀘水、騰衝)、中部及東北部以及西藏東南部;尼泊爾、印度(錫金邦)、不丹也有分佈。 [1]  [6] 

尼泊爾綠絨蒿育植技術

播種:一般於3-4月春播,發芽適温13-16℃,播後20-30天發芽。 [7] 
分株:春季或初秋結合換盆進行,一般2-3年分株1次。 [7] 
養護:播種出苗後及時間苗,7-8片葉時定植於10釐米盆。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盆土保持濕潤,但不能過濕。夏季防止強光直射和風吹。 [7] 

尼泊爾綠絨蒿主要價值

尼泊爾綠絨蒿全草可入藥。味苦,性寒。有毒,慎用。有清熱利濕、鎮咳平喘之功效。可用於肺炎、肝炎、濕熱黃疸、皮膚病、頭痛、痛經、白帶、腸胃炎、濕熱水腫、傷口久不癒合等。 [4]  且根據文獻記載,在中國西藏的部分地區,尼泊爾綠絨蒿作為“歐貝賽保”全緣葉綠絨蒿的代替品使用,具有清熱止咳的療效。 [5] 

尼泊爾綠絨蒿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尼泊爾綠絨蒿被列入《瀕危和需要特別關注的藥用野生植物名錄》中,公約附錄級別為Ⅲ。 [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Ⅲ [8] 
參考資料
  • 1.    尼泊爾綠絨蒿  .植物智-植物誌[引用日期2019-12-19]
  • 2.    徐宏發,蔣志剛.中國藥用動植物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0:172
  • 3.    尼泊爾綠絨蒿  .植物智-植物百科[引用日期2021-07-05]
  • 4.    陳書坤,王雨華,莊會富.滇西北重要及有用植物.雲南: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1:74
  • 5.    屈燕, 趙琬玥, 區智等. 綠絨蒿屬藏藥植物ndhF和rbcL序列片段特徵分析[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8, 第38卷(6):84-89.
  • 6.    羅達尚.晶珠本草正本詮釋.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283
  • 7.    羊茜.家庭養花大全.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01:109
  • 8.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