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姑廟

鎖定
在拉薩市區內,位於林廓南路中段。在始建於明代,距今有五百多年曆史。創建人為宗喀巴的弟子貴覺多旦。貴覺多旦生於1389年(藏曆第六繞迥之土鼠年),卒於1445(藏曆第七繞迥之水牛年),享年56歲。
中文名
尼姑廟
地理位置
拉薩
創建人
宗喀巴的弟子貴覺多旦
功    能
從事正常的宗教活動
尼姑廟
唐初,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防止拉薩氾濫,按照佛學教義在此修一經坑。從此年復一年地在這裏度經,以鎮水魔。明朝時,高僧貴覺多旦到此,立志繼承松贊干布的意願,亦在這裏度經,並修築了寺廟。寺廟當時面積較小,僅一層有柱8根。其北間即是當年松贊干布的度經坑,南間供奉用黑石雕刻而成的松贊干布像及其生前用過的一個假面具。另外還供有無量壽佛、蓮花生、多傑朗覺等泥塑佛像,寺旁建造8個以紅土為奠基的手搖瑪尼筒。當時寺裏編制尼姑不到10人。以後,喇嘛帕崩卡又將此寺擴建,增高至兩層,有柱16根,並修有門廊,開有天窗。天窗四面全是壁畫,中為宗喀巴,頭戴黃色尖頂帽,雙手結轉法輪印,從雙手生出兩朵蓮花,花朵開在以肩上;兩側為其弟子甲央卓瑪、林聖赤惠、東巴卓瑪、門拉以及帕崩卡像。寺內尼姑增加到10人。
“文化大革命”中,尼姑廟慘遭破壞,寺內原藏文物流散。1982年政府撥款修復,基本恢復了原貌,仍保持兩層建築。尼姑廟坐北朝南,設有經堂、尼姑宿舍、尼姑廚房。經堂內供有釋迦牟尼佛像和從外地寺廟收藏的13幅唐卡。1984年10月又將北間松贊干布度經坑依據原貌修葺一新。度經坑為東西向,平面呈梯形,上底寬1.1米,下底寬0.87米,深1.5米;坑東即下底處有斜坡台階四層,沿階可下坑底。
尼姑廟現在編制尼姑12人,從事正常的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