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尤金·特雷布蘭奇

鎖定
尤金·特雷布蘭奇(1941年1月31日——2010年4月3日),男,南非極右翼組織“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領導人,出生於南非西北省城市芬特斯多普,1973年,他和其他6個南非白人組建了極右翼組織“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旨在“為白人爭取利益”。他們宣稱,其鼎盛時期,組織成員一度達到7萬人。他自稱“布爾人”,奉行白人至上主義,希望創建一個只有白人的共和國。他甚至曾威脅發動內戰,以阻止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當時,特雷布蘭奇的經典形象是“騎在馬背上,四周有武裝護駕”,一度成為強硬派歐洲血統南非人的標誌。2010年4月3日,遇害身亡,終年69歲。
中文名
尤金·特雷布蘭奇
外文名
Eugène Terre'Blanche
出生日期
1941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
2010年4月3日
出生地
南非西北省城市芬特斯多普

尤金·特雷布蘭奇人物介紹

20世紀90年代初,特雷布蘭奇辦公室的牆上掛着一幅畫,上面畫着二戰時的勃朗寧機關槍,旁邊是子彈帶。這顯示出該組織的暴力傾向。特雷布蘭奇口才極佳,每次演講,台下都掌聲雷動。他曾誇海口説,他可以一夜之間動員該組織的6萬名突擊隊員付諸行動。不過,這顯然是誇大其詞,因為在20世紀90年代,南非不時發生爆炸,卻與該組織沒啥關係。特雷布蘭奇還聲稱願追隨布爾人的先驅去死,並認為這很值得。
1997年他因襲擊和企圖謀殺,被判入獄6年。出獄後,銷聲匿跡了一陣子。2008年,“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重新開始活躍,特雷布蘭奇誓言要“拯救南非人民”。 [1] 

尤金·特雷布蘭奇政治觀點

特雷布蘭奇發表講話的資料照片 特雷布蘭奇發表講話的資料照片
特雷布蘭奇認為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對一起白人被殺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時強佔老百姓的土地重新分配,還導致南非白人語言和文化的消失。他向南非人宣揚這個觀點,試圖贏得支持者。
他最近又一次宣稱,應該“恢復種族隔離制度”,“我們必須翻身”,否則南非這片美好土地會繼續被各種犯罪破壞。

尤金·特雷布蘭奇遇害身亡

“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的旗幟 “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的旗幟
2010年4月3日,特雷布蘭奇在自家農場房間的牀上遇害。據警方描述,他被發現時,“面容已經難以辨認”,臉部和頭部顯然遭到過猛烈敲打。當時他身上還插着一把彎刀,不遠處掉落着一根木棒。
兩個嫌疑人很快被警方鎖定,均為男性,一個21歲,另一個只有15歲。案發前,他們一直在特雷布蘭奇位於約翰內斯堡郊外的農場打工。
他們告訴警方,由於特雷布蘭奇一直不給他們發工資,所以當天吵了起來。他們一氣之下拿木棒擊中特雷布蘭奇的頭部,把他打死了。兩人因涉嫌謀殺,已被警方逮捕,很快將聽候庭審。
4月9日,特雷布蘭奇的葬禮在芬特斯多普舉行。當天晚些時候,特雷布蘭奇被安葬在他的農場內。

尤金·特雷布蘭奇各方反應

特雷布蘭奇接受採訪的資料照片 特雷布蘭奇接受採訪的資料照片
4月4日,南非總統雅各布·祖馬通過總統辦公室發表聲明,譴責暴力實施者,呼籲民眾保持冷靜,主張通過法治手段解決問題。譴責這起命案是“恐怖行為”,“南非人決不允許任何機構利用此事挑釁,不允許他們煽動或點燃種族仇恨。謀殺特雷布蘭奇應受譴責,不論兇手認為他們有多麼正當的理由。他們無權剝奪他的生命”。聲明同時呼籲避免更多暴力事件發生。
南非一些白人人權組織也發表聲明,號召南非白人對安全引起重視,減少外出以防類似事件發生。一些政治組織認為,特雷布蘭奇的死亡可能會引發種族衝突和對抗。
事發後,南非反對黨民主聯盟質疑警方的初步調查結果。他們聲稱“這是一起有預謀的事件”,特雷布蘭奇遇害的真正原因是種族主義。
南非另一個“白人至上”組織領導人當天説,特雷布蘭奇遇害事件其實是“黑人在向白人宣戰”。這個説法也得到了“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發言人的認同。他還説,出於安全原因,他們將會説服南非足球隊,抵制參加即將在南非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
“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的秘書長安德烈·維薩基聲稱:“特雷布蘭奇先生之死是南非黑人團體對白人團體的宣戰行為。”他表示,此事在該組織引發“強烈憤怒”。他説:“他們要求為尤金·特雷布蘭奇報仇,有人威脅現在就採取暴力行動。我們勸他們再等等,直到我們某天晚上在全國範圍內發動一場聯合行動。”他拒不排除採取暴力的可能性,還呼籲外國介入,包括提供武器,“來幫助我們自衞,南非每天都有白人被殺的事”。
“歐洲血統南非人抵抗運動”的反應讓非國大相當不滿。美聯社援引非國大發言人的話説:“這是完全錯誤和極端的觀點,會誤導南非民眾。南非黑人羣體從沒向當地其他種族挑起過戰爭。” [2] 

尤金·特雷布蘭奇事件影響

關於特雷布蘭奇的漫畫 關於特雷布蘭奇的漫畫
4月6日,約有250名特雷布蘭奇的白人支持者,聚在芬特斯多普地方法院外,當時法院正在就此案舉行聽證會。這些白人齊唱種族隔離時期的國歌。與他們人數相當的黑人則針鋒相對,唱着反種族隔離的歌曲。一個名叫傑瑞的20歲女學生稱兇手是“英雄”。她説:“特雷布蘭奇該死。他生前打了很多人,我對他沒有絲毫同情。”最後,兩派發生肢體衝突,幸好荷槍實彈的警方將兩派人馬隔開。
英國《每日電訊》報説,一些白人權利組織指責説,特雷布蘭奇死於非命,黑人的“仇恨歌曲和演説”難逃干係。他們説,就在慘案發生前數日,執政的非洲人國民大會青年團的負責人朱利斯·馬萊馬,在一次集會上唱了一首種族隔離時期的歌,歌詞有這麼一句:“射殺布爾人,射殺、射殺、用槍射殺他們。”“布爾人”源自荷蘭語,專指南非白人農場主或具有歐洲血統的非洲白人。
隨後,這首歌在南非引發廣泛爭議。有人認為,這裏的“射殺”只是隱喻而已。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在教唆殺戮。經過激辯,南非高等法院上週宣佈此歌違法,禁止再唱。南非種族關係研究所認為,就是這首歌引發了種族衝突。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自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以來,估計有3000多名白人農場主被殺。生活在南非的白人總覺得受歧視,沒安全感。而南非的貧困黑人也慢慢發現,他們手中的選票換不來更好的工作、教育和住房。當局的政策只是讓一小撮黑人精英成為富翁,而數百萬黑人依舊貧困。在他們看來,白人依舊享有特權。
南非種族關係研究所發出警告:“未來幾周,南非種族衝突的次數可能會顯著增加。”該研究所還警告説,南非15年來的種族和解可能毀於一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