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尤淑君

鎖定
尤淑君,台灣宜蘭人。台灣地區優秀青年學者。
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
現任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浙江省第三期之江青年社科學者
浙江大學仲英青年學者
東京大學外國人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政治文化史、禮制史、對外關係史。 [1] 
中文名
尤淑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
主要成就
賓禮到禮賓—外使覲見與晚清涉外體制的變化
主要成就
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
清此:清朝的社會與文化 [37] 
清代華夷觀與天下秩序的重構研究
性    別
研究方向
明清政治文化史、對外關係史
職    稱
教授

尤淑君工作經歷

2005年-2009年,國務院直轄,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督撫年表》修撰
2006年,國家清史纂修工程《1945-2005年台灣地區清史論著目錄》協修
2004年-2010年,台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指定科目考試歷史科閲卷行政幹事
2011年,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因受聘浙江大學,未赴任
2011年,浙江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所講師
2013年,獲碩士生導師資格
2014年,台灣政治大學人文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2] 
2014年12月,升等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3-4] 
2015年6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5] 
2016年2月,入選浙江省第三期“之江青年社科學者” [6] 
尤淑君 尤淑君
2016年9月-2017年8月,東京大學外國人研究員 [7] 
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家庫入庫專家 [38] 

尤淑君榮譽獎勵

2002年,政治大學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研究生論文組第三名
2003年4月,政治大學九十一屆全校史學論文獎,研究生心得組第二名
2007年7月-9月,中華髮展基金管理會獎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研究。
2008年7月-9月,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短期出國獎助,赴日本東京。
2009年10月-2002年4月,台灣教育部獎勵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2011年5月,獲台灣廖風德先生學術資助獎
2012年5月,獲台灣廖風德先生學術研究出版獎
2012年10月,獲浙江大學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二等獎第一名
2012年11月,獲浙江省高等學校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優秀獎
2013年6月,獲浙江大學碩士生導師資格
2014年1月,獲浙江大學青年崗位能手榮譽
2014年5月,獲首屆浙江大學董氏著作獎二等獎(一等獎從缺) [8] 
2014年6月,獲2014年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學特別貢獻獎 [9] 
2014年10月,獲2013-2014年浙江大學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2014年8月,獲浙江省社科聯第八屆青年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10] 
2015年6月,獲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資格
2015年11月,浙江省第十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11] 
2016年1月,浙江省第三期之江青年社科學者 [12] 
2016年4月,國家公費留學獎助 [13] 
2016年5月,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獎助國際學者 [7] 
2016年12月,浙江大學仲英青年學者 [14] 
2018年,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家庫入庫專家
2019年,浙江大學興全獎教金三等獎
2020年度浙江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紹興商會檔案彙編》
2021春夏學期智慧樹網混合式精品課程TOP100《中國抗日戰爭史》
2021年浙江省第21屆浙江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紹興商會檔案彙編》
2022年浙江大學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一等獎
2022年浙江大學興全教學獎二等獎 [38] 

尤淑君主持項目

2011年主持浙江歷史文獻整理與利用項目,杭州城市研究中心
2012年5月主持浙江大學人文學部青年資助項目《清代賓禮與華夷觀》
2013年浙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資助紫金計劃《清代華夷觀與天下秩序的重構研究》
2013年3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清代華夷觀與天下秩序原理的重構研究》
2013年10月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清代華夷觀與天下秩序原理的重構研究》
2014年1月紹興商會檔案校點項目(1947年) [15] 
2015年省社聯2015年第一批文化研究工程課題:紹興商會檔案整理18冊 [1] 
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蔣介石資料數據庫建設 [1] 
2016年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劃”兼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朝鮮華夷觀與清代中朝宗藩關係研究 [1] 
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琉球歸屬與近現代東亞國際秩序的重構》 [16] 
2021年度浙江大學校級本科MOOC項目《清代文化史》
2021年度浙江大學校級本科緊缺課程培育項目《中國政治史》重點培育項目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項目《台灣民眾抗日資料整理與數據庫建設》
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一般項目《朝鮮事大主義與清代中朝宗藩關係的變化》
2022年浙江大學本科線上線下課程建設項目《清代文化史》
2022年江南大學橫向項目《榮氏家族與無錫民族工商業資料收集、 整理與研究之台灣資料收集與數據採集》
2022年浙江大學本科教材建設項目《清代文化史》
2023年度浙江大學本科線上線下課程建設項目《明清史專題》
2023年度浙江大學本科線上線下課程建設項目《故宮學》
2023年江南大學橫向項目《榮氏家族與無錫民族工商業資料之台灣資料彙編》 [38] 

尤淑君主要作品

尤淑君學術專書

1.《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06年。(22萬字) [17] 
2.《賓禮到禮賓—外使覲見與晚清涉外體制的變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42.6萬字)
3.《紹興商會檔案(1947年)》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4.趙克生、劉舫、吳恩榮、尤淑君、張濤、湯勤福合著:《中華禮制變遷史(元明清近現代編)》,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
5.《清代華夷觀與天下秩序的重構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
6.《清此:清朝的社會與文化》,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23年。 [38] 

尤淑君期刊論文

  1. 《簡介吳智和教授編《明史研究專刊》第十四期》,《明史研究通訊(台北)》,2003年12月第6期,第 165-169頁。
  2. 《大禮議的名分意義》,《明代研究(台北)》,2005年12月第8期,第67-98頁。
  3. 《從朱昌祚之死看清康熙朝的圈地問題》,《政大史粹(台北)》,2005年12月第9期,第37-87頁。
  4. 《從楊廷和到嚴嵩:嘉靖朝內閣首輔的權力交替》,《政大史粹(台北)》,2006年6月第10期,第29-88頁。
  5. 《《定陵注略》校讀》,《明代研究(台北)》,2006年12月第9期,第141-188頁。
  6. 《從剿拳到撫拳:淶水教案之始末及其影響》,《政大史粹(台北)》,2007年6月第12期,第1-41頁。
  7. 《德國與日本對二戰戰爭責任認知的比較》,《政大史粹(台北)》,2008年6月第14期,第117-168頁。
  8. 《書評: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黨と復社》》,《明代研究(台北)》,2008年12月第11期,第175-183頁。
  9. 《北平行都司的設置、內徙及其影響》,《政大史粹(台北)》,2011年6月第20期,第1-50頁。
  10. 《書評:城地孝,《長城と北京の朝政》》,《新史學(台北)》,2012年12月第23卷第4期,第247-256頁。
  11. 《客禮概念與同治朝的覲禮之爭》,《東華人文學報(台灣)》,2013年1月第22期,第71-105頁。
  12. 《《出使條規》與蒲安臣使節團》,《清史研究》,2013年第2期(2013年5月),第143-151頁。
  13. 《“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綜述》,《民國檔案》,2013年第3期(2013年8月),第142-143頁。
  14. 《戰後台灣當局對琉球歸屬的外交策略》,《江海學刊》,2013年第4期(2013年7月),第155-164頁。獲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D424《台、港、澳研究》2013年第5期(2013年10月)全文轉載,第33-44頁。又獲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4《中國現代史》2013年第11期(2013年11月)全文轉載,第126-137頁。2014年8月本篇文章獲浙江省社科聯第八屆青年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15. 《清總理衙門刊印《聘盟日記》考》,《歷史檔案》,2013年第3期(2013年8月),第102-109頁。2014年8月本篇文章獲浙江省社科聯第八屆青年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16. 《接待俄使之異:論清朝對俄政策的變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3期(2013年9月),第55-67頁。獲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24《明清史》2013年第12期(2013年12月)全文轉載。獲《新華文摘》2014年第2期(2014月1月),論點摘編第165頁。
  17. 《台灣鄉鎮志的發展、運作及其實務問題》,《台灣研究》,2013年第4期,第58-64頁。
  18. 《甲午戰後的中朝關係》,《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2014年5月),第26-35頁。獲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K3《中國現代史》2014年第7期(2014年7月)全文轉載。
  19. 《書評:陳維新,《清代對俄外交禮儀體制及藩屬歸屬交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5期(2014年9月),第249-253頁。(台灣期刊)
  20. 《論1927年蔣介石的訪日問題》,《民國檔案》,2014年第3期(2014年8月),第108-116頁。
  21. 《晚清中外官員的往來儀節問題》,《齊魯學刊》,2014年第4期(2014年7月),第46-54頁。
  22. 《從《申報》覲事報導論同治、光緒年間對“與國”定義的轉變》,《史林》,2014年第5期,第69-80頁。
  23. 《從趙太妃之薨論清政府對朝鮮的名分控制》,《清史研究》,2014年第4期,第39-49頁。
  24. 《從汗國到帝國:金至清初的賓禮更定》,《故宮學術集刊》,第(2014年12月),第1-35頁。(台灣期刊) [18-19] 
  25. 《蔣介石與1945-1952年的外蒙古獨立問題》,《抗日戰爭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3月),第124-141+160頁。
  26. 《“華夷之辨”與清代朝鮮的事大政策》《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4期(2015年4月),第92-104頁。
  27. 《明末清初琉球的朝貢貿易與其多重認同觀的形成》,《世界歷史》,2015年第3期(2015年6月),第4-19頁。 [20] 
  28. 駐台美軍與台美《在華美軍地位協定》,《軍事歷史研究》,2015年第6期,第91-101頁。 [20] 
29.《從《傅秉常日記》論中蘇關係的變化(1943-1945)》,《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第5輯,2015年11月,第159-177頁。 [1] 
30.《1894-1949年大陸民眾對台灣認識的變化》,《史學集刊》,2016年第5期,第118-126頁。 [1] 
31.《朝俄聯盟與袁世凱的廢王之計》,《社會科學戰線》,2016年第7期,第101-108頁。 [21] 
32.《從〈中朝商民水陸通商章程〉論晚清宗藩體制之爭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6第4期,第68-79頁。 [21] 
33. 《清代天下秩序的建立、解構及其轉化》,《文化縱橫》,2016年第6期,第72-81頁。 [22] 
34. 《樸定陽違制事件與朝鮮的自主訴求》,《史林》2017年第2期,第102-112+152頁 [21] 
35. 《朝鮮半島與東北亞秩序》,《文化縱橫》,2017年第4期,第32-41頁。 [23] 
36. 《從“不法兇徒”到“通賊逆匪”:18世紀中緬邊界的漢奸現象》,《昆明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第42-50頁。 [21] 
37. 《《傅秉常日記》裏的民國外交》,《中華讀書報》,2017年09月20日09 版 [24] 
38.《“浙學”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2月26日第4版專版
39.《從邵毓麟的《使韓回憶錄》論戰後台灣與韓國的合作與衝突》,《冷戰國際史研究》2019第2期,第47-78頁。
40.《朝鮮事大主義與光海君“兩端外交”的失敗》,《東疆學刊》2020年第3期,第71-76頁。
41.《台灣調查委員會與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挫折》,《廣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4期,第89-101頁。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D424《台、港、澳研究》2020年第5期(2020年10月)全文轉載,第32-42頁。
42.尤淑君(著)、岡﨑滋樹(訳)「木宮泰彥『日支交通史』中國語訳とその學術的影響」、『常葉大學外國語學部紀要』三七號(靜岡:常葉大學外國語學部、二〇二〇年三月)
43.《勤難補拙:1957-1958年浙江省婦女“兩勤”運動研究》,《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2021第5期,第59-70頁。
44.《1950年代台灣當局的軍購弊案及其善後措施──以毛邦初案為中心》,《軍事歷史研究》第36期(2022年1月),第69-83頁
45.《1756年衍聖公請廢告子從祀裁減廟户案辨析》,《齊魯月刊》2023年第2期,第51-60頁。
46.《華森製材公司與日本在吉林地區的林業經營》,《中國經濟史研究》2023年第2期,第149-159頁。
47.Wenxin Tang, Ting Shen, Yueqi Huang, Wenjing Zhu, Shujun You, Cheng Zhu, Luyue Zhang, Jiehua Ma, Yiquan Wang, Jingping Zhao , Tao Li, Hsin-Yi Lai, Exploring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in drug-naïve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An ultrahigh feld multimodal MRI study,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Volume 81, March 2023, 10343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201822004294?via%3Dihub. (SSCI期刊)
48.《羅宗洛與1945-1946年接收台灣大學》,《台灣歷史研究》2023年第3期,第46-56頁。
49.《“隱蔽政策”與17-19世紀中日琉關係的變化》,《海交史研究》2023年第3期,第44-57頁。
50.《1945年以來台灣學界關於台灣民眾抗日史研究綜述》,《抗日戰爭研究》2023年第4期,第1-10頁。
51.《1875-1882年朝鮮開國政策的制訂及其侷限》,《外國問題研究》,2023年第4期,第83-96頁。

尤淑君專書論文

  1. 《試論二戰前蘇聯外交政策之雙重性》,《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四)》,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3年,第63-96頁。
  2. 《較場口事件》,《現代化與國際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變遷—第三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3年。
  3. 《明倫大典的政治文化意義》,胡春惠、薛化元編《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社會變遷》,台北:政治大學出版,2005年,第283-308頁。
  4. 《《革命評論》的政治主張》,唐啓華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政治大學出版,2008年,第311-333頁。
  5. 《從剿拳到撫拳:淶水教案及其影響》,陳紅民主編《浙大史學精粹》,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71-93頁。
  6. 《論什麼是最好的歷史學》,《浙大哈佛燕京學社西湖論壇論文集》,2014.1通過審核,待出版。 [25] 
  7. 《從《台灣通史·經營紀》論清王朝對台灣的治理》,《《台灣通史》與連氏家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53-62頁。 [26] 
  8. 《從《傅秉常日記》論中蘇關係的變化(1943-1945)》,《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第5輯,2015年11月,第159-177頁。 [1] 
  9. 《從迎立之爭論南明弘光政權的失敗》,《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47-59頁。
  10. 《從清末中朝邊界糾紛看朝鮮越境民的歸化問題》,張俊義、陳紅民 主編《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第7輯)》,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116-144頁。
  11. 《清代的覲禮之爭與賓禮變革》,湯勤福、黃純豔主編《中國禮制變遷及其現代價值研究(西南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8年,第382-416頁。
  12. 《餘論:政權交替之際的外交轉型及其文化意義》,《政權交替與外交轉型》,台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265-273頁。
  13. 「中國での『日華文化交流史』に対する評価」『おもしろい木宮泰彥』,日本常葉大學,2021年3月,第145-156頁。
  14. 《1949—1961年外蒙入會案與台灣當局的政權正當性問題》,《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第8輯)》,待出版。
  15. 《台灣地區典藏蔣介石檔案資料概述》,《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第9輯)》,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9年12月,第233-248頁。
  16. 《邵毓麟與1950年代中韓兩國的合作與衝突》,李宇平編《戰爭與東亞國際秩序的變動》,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21年,第297-350頁。
  17. 尤淑君(著)、岡﨑滋樹(訳)「中國での『日華文化交流史』に対する評価」『おもしろい木宮泰彥』,2021年3月,第145-156頁。
  18. 《清代的覲禮之爭與賓禮變革》,湯勤福主編《中國禮制變遷史:元明清近代編》,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第343-392頁。
  19. 《從中朝商民水陸通商章程論晚清宗藩體制之爭議》,李大龍、劉清濤主編《中國古代藩屬與朝貢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22年,第233-247頁。
  20. 《1897年李熙稱帝運動與朝鮮民族主義的形塑》,千勇主編《浙江地區韓國學論文集之一》,杭州:杭州漢書數字出版傳播有限公司,2023年,第139-162頁。
  21. 《從華夷變態到東亞聯盟:近代日本型華夷秩序的形成與實踐》,《和戰之際的清末外交》,政大出版社,2024年,第167-197頁。 [38] 

尤淑君會議論文

  1. 《較場口事件》,發表於上海:復旦大學,2002。
  2. 《明倫大典的政治文化意義》,發表於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4.9。
  3. 《嘉靖朝禮制改革的政治文化意義》,發表於台北:中國歷史學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5.7。
  4. 《從朱昌祚之死看清初圈地問題》,發表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5.12。
  5. 《《革命評論》的政治主張》,《第八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杭州:浙江大學邵逸夫會議廳,2007.9。
  6. 《《中朝水陸通商章程》的宗藩體制爭議》,《東亞近代國際史研討會—日台青年學者論壇》,發表於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09.7
  7. 《明初的北平行都司》,《第十三屆明史國際研討會》,發表於湖南湘潭:湖南湘潭社會科學聯合會。
  8. 《從《蔣介石日記》論1927年的訪日問題》,《第二屆蔣介石國際研討會》,發表於浙江杭州:浙江大學歷史系,2012.6。 [27-28] 
  9. 《華夷觀與清代前期的賓禮》,《第四屆近代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於浙江杭州:杭州師範大學,2012.11。 [29] 
  10. 《蔣介石與琉球歸屬問題》,《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發表於浙江杭州:浙江大學,2013.4。 [30] 
  11. 《從《台灣通史·經營紀》論連橫的史家筆法》,《杭州地方誌會議》,發表於浙江杭州,2013.9。
  12. 《台灣鄉鎮志的發展、運作及其實務問題》,《第三屆中國地方誌學術年會--兩岸四地方誌文獻學術研討會》,發表廣東東莞,2013.10。 [31] 
  13. 《從汗國到帝國:後金清初賓禮制度的更定》,《2013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台灣台北,2013.12。 [32] 
  14. 《蔣介石與抗戰前後的外蒙古問題》,《蔣介石與抗日戰爭工作坊》,發表於杭州三台山莊,2014.5.9
  15. 《蔣介石與1945年外蒙古問題》,《蔣介石與抗日戰爭第三屆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討會》,發表於浙江大學,2014.6 [33] 
  16. 《戰後中國對外蒙獨立的處置及其變化(1945-1961)》,《2014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發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8。 [34] 
  17. 《從傅秉常日記看中蘇關係的變化(1943-1945)》,《第五屆近代中外關係史》,發表於北京,2014.11。 [35] 
  18. 《“華夷之辨”與清代朝鮮的事大政策》,《近代中國外交的大歷史與小歷史學術會議》,發表於台北,2015.1。 [25]  [36] 
  19. 《從迎立之爭論南明弘光政權的失敗》,《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於貴州安龍縣,2015年7月上旬。 [1] 
  20. 《1895-1949年中國官民對台灣的認識及其變化》,《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7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廣東廣州中山大學,2015年10月。
  21. 《清代覲禮之爭與賓禮更定》,《中華禮制變遷庾少數民族禮制學術研討會》,昆明雲南大學,2016年7月。
  22. 《從清末中朝邊界糾紛看朝鮮越境民的歸化問題》,第六屆近代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2016年8月20-22日
  23. 《從《明夷待訪錄》論民本思想與浙江精神的新發展》之江青年學者研討會,2016.11.27
  24. 《浙學與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之江青年學者研討會,2017.12.16
  25. 《從華夷變態到東亞連盟:近代日本型華夷秩序的形成與轉型》,外交史年會,2018.2.2
  26.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發展趨勢》,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2018.2.13
  27. 《歷史研究與品德教育》,唐仲英基金會,2018.04.11
  28. 《台灣調查委員會與國民黨台籍精英的挫折》,日本立命館大學,2018.07.16
  29. 《木宮泰彥教授著作中譯版本及其學術影響》,日本常葉大學,2018.07.17
  30. 《琉球分島改約案的失敗》,桂林:晚清史國際會議,2018.08.26
  31. 《蔣介石與台灣殖民歷史記憶的變化》,第二屆戰後蔣介石研究學術討論會,2018.10.20
  32. 《木宮泰彥《日支交通史》中譯版本及其學術影響》之江青年學者研討會,2018.11.30
  33. 《邵毓麟與中韓協防體系的建立》,外交史年會,2019.1.25
  34. 《台灣地區蔣介石資料收集及檔案館數據庫利用情形》,浙大圖書館會議,2019.2.16
  35. 《木宮泰彥教授著作中譯版本及其學術影響》,“木宮泰彥與中日文化交流”國際學術座談會(日本常葉大學),2019.3.25
  36. 《從抗日到親日:琉球士族的國家認同變化(1879-1903)》,“近代東亞國際關係論壇”,2019.09.07
  37. 《從抗日到親日:琉球士族的國家認同變化》,南開大學歷史系會議,2019.09.08
  38. 《台灣調查委員會與國民黨台籍精英的挫折》,漢中台灣史會議2019.09.22
  39. 《朝鮮開國政策與晚清中朝宗藩體制的調整》,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條約與近代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2019.11.16
  40. 《文瀾閣《四庫全書》與浙江人民保護文化資產的成就》,之江青年學者研討會,2019.12.6
  41. 《從傅秉常日記看1943-1949年中蘇關係的變化》,華僑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會,2020.11.29
  42. 《1897年李熙稱帝運動與朝鮮民族主義的形塑》,復旦大學,東亞政治文化會議,2020.09.05
  43. 《17-19世紀朝鮮王朝的黨爭及其政治文化的質變》,杭師大,中韓經濟文化交流研究會,2020.11.07
  44. 《從傅秉常日記看1943-1949年中蘇關係的變化》,華僑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會,2020.11.29
  45. 《1950年代台灣當局的軍購弊案及其善後措施──以毛邦初案為中心》,台灣史國際會議,2021.9.26
  46. 《1756年衍聖公請廢告子從祀裁減廟户案辨析》,海南師範大學,明清史禮教研究,2021.11.6
  47. 《袁黃的王學論辨與朝鮮陽明學的萌發》,中韓交流會議,2021.11.07
  48. 《津海關道與1880-1894年中朝關係的變化》,韓國國際交流會議,2022.6
  49. 《1904-1905年中國籌辦紅十字會及其救難交涉》,浙大與近史所合辦會議,2022.10.30
  50. 《評介台灣地區抗日資料及其史料價值》,浙大與抗日戰爭研究合辦會議,2022.11
  51. 《1875-1882年朝鮮開國政策的制訂及其侷限》,中韓經濟文化交流研究會年會,2022.11.12
  52. 《更定國是:1875-1882年朝鮮開國政策的制訂及其侷限》,中國朝鮮史學會年會,2022.11.25
  53. 《禮安天下:明清賓禮與帝國統治的禮儀實踐》,海南師大,2022.12.17
  54. 《1860-1880年代中外地方行文往來問題及其交涉》,海南師大,2023.11.25
  55. 《道光、咸豐年間寧波民變與鄉村秩序的變化》,浙江大學,2023.12.9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