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達

(大同市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鎖定
尚達(1917~2001),又名尚德明,河北承德人,著名外科醫生。他是大同民革恢復組織時期的主要領導成員之一。 [1] 
本    名
尚達
別    名
尚德明
所處時代
近現代
出生地
河北承德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2001年

目錄

尚達人物經歷

偽滿期間,先後充任第五軍區治安隊病院看護長,國境警備隊野戰醫院少尉軍醫,北支派遣軍冀東總隊中尉軍醫。其中1940年到1944年間,分別在熱河省衞生軍士養成所、軍醫訓練班,學習戰地救護及軍陣外科。1945年日本投降後,任華北先遣軍第27軍第9師隨軍醫院、東北保安第三總隊野戰醫院上尉軍醫,國民黨中央暫編第6師隨軍野戰醫院、第93軍暫編第57師隨軍醫院院長及代理軍醫室主任等職。
1947年10月,國民黨中央暫編57師隨軍醫院被人民解放軍改編為華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19師野戰醫院,尚達仍被安排在醫院裏做外科大夫,並以更加飽滿的愛國熱情忘我地工作在前沿陣地,竭誠回報人民軍隊的信賴與愛護。1948年9月遼瀋戰役打響後,尚達所在的部隊配合東北人民解放軍在黑山、大虎山、彰武地區奉命阻擊由錦西、葫蘆島方向和瀋陽方向施援錦州之敵。硝煙瀰漫、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尚達和他的戰友們冒着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運送救護傷病員,抬擔架、背傷員,應急處置、施行手術,為贏得戰役勝利作出了貢獻。攻克錦州後,為了表彰尚達同志在戰場上的突出表現,尤以在解放錦州的作戰中英勇果敢、捨身忘死,“深得全軍嘉許”,通令榮記大功二次、小功二次。東北解放後,他又榮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4軍第130師師部野戰醫院外科主治軍醫。
1949年4月他進入華北人民政府衞生部醫務人員訓練班學習,是年8月由察哈爾省衞生局分配到大同市工作。先後在大同市立人民醫院、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任外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等。
他從事醫學臨牀外科和醫學研究工作大半生,特別是在醫治皮膚性疾患方面有獨到之處,先後診治過數以萬計的病人併為之驅除病痛還爾健康。他在外科研究領域具有高超的醫術,他崇高的醫德和踏踏實實的醫風亦為大家所景仰,多年來受到患者和家屬的一致好評。他獻身醫學事業將近50年,曾撰寫過許多篇醫學研究論文,屬大同地區醫學界權威人士之一。
1957年大同民革經過認真研究和細緻考查,認為尚達同志為人耿直忠厚,業務精湛、工作責任心強,是個忠實的人民公僕,同意吸收他加入民革組織。1965年11月3日在民革大同市第三次黨員大會上,他當選為市委委員。
文化大革命中,尚達同志遭到造反派謾罵、圍攻、迫害,被扣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其低頭彎腰,脖挎“反共老手”的招牌示眾;每月僅能得到8元的生活費;一家老小頓陷困境,艱難度日,心身受到嚴重傷害。面對殘酷的現實和遭受的種種挫折,尚達同志沒有屈服。相反,他針對“文革”中的錯誤,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抵制和鬥爭。他堅持真理、恪守原則,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表現了一名黨培育多年的白衣戰士和民革黨員,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永不動搖。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黨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他的政治生命和工資待遇,他又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自己所鍾愛的醫學事業當中。他把時間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寶貴,儘管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但他從不服老,天天都是門診——病房——病房——門診來回巡查,他為了爭分奪秒搶奪失去的光陰,眼神不好用放大鏡,度數不夠了再調換高倍數的,盡最大努力給患者及家屬帶去福音。
1978年初,上級指示大同民革恢復組織活動。他與常嗣明等民革同志接到通知後,懷着對民革組織深厚的感情,對民革工作滿腔的熱忱,在中共大同市委統戰部及有關部門的鼎力幫助下,撐着病弱的身子,遍訪鄉村、工礦、機關,訊速展開對在冊黨員的普查摸底。那些日子裏,他總以一種驚人的魄力,不知倦怠、忘記寢食,不停地四處奔波收集信息,並以最短的時間對大同民革原有的37名黨員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摸排,終將實際在冊人數和基本情況查訪清楚。此後的幾年間,由於他們的不懈努力,大同民革黨員人數又有了明顯的回升。
在參政議政,撰寫提案,搞文史資料工作方面,他歷來是仗義執言、坦誠己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每年政協會前、會後,他圍繞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深入調研,會上獻計獻策,為建設第二故鄉作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儘管離組織上的要求還相差甚遠,但在他的心中已真切地感受到了辛勞所換取的歡快。
1980年5月起尚達同志擔任民革山西省第四屆、第五屆委員會委員,民革大同市第四屆、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委,六屆顧問等職。1980年12月起他又被選為大同市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及兩屆委員會提案、文史、祖國統一工作專委會委員。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大同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 大同文史資料 第33輯 光輝的歷程:大同市政協組織史料集[M]. 政協大同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 2004.09. 第393-3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