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莊小學

鎖定
尚莊小學東臨文化路,西靠螞蟻溝,南接人民路,北與鎮中心幼兒園相鄰,佔地面積2154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443平方米,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實驗樓等建築佈局和諧,美觀大方,實現教學區、辦公區全部樓房化、標準化。配備風雨教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活動室、德育室等十個專用教室。學校有學生專用食堂和學生宿舍,可安排500名學生食宿。學校大門朝東,一條水泥大路橫貫東西,路北是教學區,路西是生活區,路南是活動區,校園環境設計高雅,令人心曠神怡。
中文名
尚莊小學
佔地面積
21548 m²
建築面積
7443 m²
位    置
東臨文化路,西靠螞蟻溝

尚莊小學發展歷程

尚莊小學歷史悠久,據《續修縣誌》記載,早在1913年(民國二年)即已創辦。在建校至今的漫長歲月裏,尚莊小學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和曲折的發展過程。1999年8月尚莊小學從原址整體遷到現址。1999年建成縣合格小學,2001年建成省級實驗小學。2001年到2003年學校先後被確認為“市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小學”、“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市安全文明校園”、“市鄉土文藝特色學校”、“市模範學校”、“省標教育現代化合格學校”、“市百佳校園”。回顧學校九十年的發展歷程,大體經歷了六個階段:
(一)1913年至1940年,處於中華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時期。
初期,在民族資產階級民主派徹底摧毀科舉制度、廢除忠君尊孔封建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地方進步人士葛雲龍(號天衢,尚莊鎮人,原鹽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葛雨生同志之父)於1913年8月開辦“合隴市第二國民初小”(校址在“胥氏宗祠”,現“尚莊供銷社”後樓身底),有兩個複式班(後有三個班)一至四年級。
1918年2月(民國七年)葛宗瑾來尚辦“合隴市第一高小學校”,並將原初小四個年級併到一處校址在“葛氏宗祠”,現尚莊中心幼兒園身底。
1924年,學校更名為“鹽都縣尚莊小學”。
1938年至1940年,為滿足羣眾入學要求,在喬村辦起了分校,為“尚莊小學小喬頭分校”。
(二)1940至1949年尚莊成了鹽阜地區革命的根據地之一。
在這十年中,全校教師堅持為戰爭服務,白天教學,夜晚教冬學(夏天辦乘涼講座)進行識字,明理教育,為革命輸送了一大批人才。
(三)從1949年至1988年共39年時間,教育事業的發展大體分為四個時期。
1949年至1965年為第一時期。這個時期歷經17年,有四個不同的發展過程。
1949年至1952年,加強學校內部建設,推進正軌化辦學。1953至1957年,教師學習蘇聯“凱洛夫”教育學,在學生中推行“五級記分”法。1958至1960年,貫徹“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
1961年以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貫徹《小學暫行條例(40條)》精簡了部分職工。1964年,支持尚南村辦起了耕讀小學,使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0%以上。
1966年至1976年,為第二時期,即“文化大革命”日期,教學秩序被打亂。1976年,學校辦起了“戴帽子”初中班。
1977至1982年,為第三時期,即“撥亂反正”、“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時期。1980年摘掉了初中“帽子”,1980至1982年,健全了學校領導班子,加強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狠抓了《小學生守則》的貫徹,注重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使校風、學風、教風有了根本的好轉。
1983至1985年,小學恢復六年制教育。
1986年1988年,推行“三制”改革。1986年7月新的領導班子組成,制訂了三年任期中“三年跨三步”的規則,教師定編聘用,工作量化實行百分考核。同年底首次組織了教師職稱的評定。
(四)1989年1月至1989年8月是實行“三制”改革後第一輪“三制”的掃尾時間。
在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方面,借1988年75週年校慶的東風,在胥大可、葛德滋等老領導、老校友的關懷下,經區教育局、鎮黨委、鎮政府的全力支持,拆危房教室十間,建成一座三層九個教室的教學樓。
1989年9月至1992年8月是實行第二輪三制時間。
首先,調整了學校領導班子,黨政分開,設專職黨支部書記,配備了總務主任。1990年秋,又配備了專職少先隊輔導員(副校長級),負責全鎮少先隊工作。
其次:學校行政從“提高領導、師生素質,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校園環境”三方面制訂了三年短期規劃。1990年,學校行政又制訂了1990-1995年工作總體目標。
第三,為實現總體目標和三年任期目標,從加強管理入手,促使師生的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89年小學畢業生17項指標列全縣第一,一舉摔掉了落後的帽子。
這三年是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關鍵的三年,同時也是改變學校面貌關鍵的三年。三年中新建校舍1200多平方米,連配套設施投資三十餘萬元,平整校園2000多平方米,鋪設方磚面近700平方米,磚路面500多平方米等,超額完成了任期初制訂的三年目標。
1992年9月至1993年12月是處於第三輪“三制”時間。
在這短短的三學期中,學校始終把實施素質教育方案列為主要工作。探索、研究出一一條“適應學生特點,有利於個性發展,開展文藝活動,陶冶兒童身心”的工作思路。幾年中師生有十多次參加市、區會演、會講,獲得好成績。1993年秋全區教育視導,尚莊小學被譽為西區的一顆明珠。
(五)1994-1998年:持續發展的五年
1994年5月27日,我校承辦了市首屆少兒曲藝邀請賽。95年學校被區委宣傳部等六個部門評為“十佳校園文化學校”。田徑隊參加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小學團體總分第一;學校被表彰為體育工作先進校。97年9月份,舞蹈隊編排的《展銷鼓娃》榮獲縣中小學生藝術節一等獎,並參加鹽都縣建縣兩週年文藝晚會演出。98年,劉海燕同學參加市“四個一百”讀書知識競賽獲小學組一等獎,並以鹽都縣小學組唯一選手代表市於十二月二十六日參加省級競賽榮獲一等獎。
94年10月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區語文、美術、體育優質課評選,均獲三等獎,陳紹兵獲市級優秀教案評選三等獎。95年4月,舉行了教職工乒乓球賽和中、高年級學生乒乓球賽,豐富師生的文化活動。95年5月向秦南片兄弟學校開放了六節研究課,並有三篇專題材料交流。95年10月份教師瞿成娣在義豐小學、龍岡小學、伍佑小學為全區上了三節數學觀摩課。96年5月份,組織了兩次送教到村小活動。98年10月舉辦了首屆綜合運動會有力地推進了素質教育的進程。98年秋學期,學校興辦了服裝廠。95年學校被區委、區政府表彰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被區局表彰為“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六)1999年-2003年:騰飛的五年
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使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落實在課堂。每年組織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經常性舉行教學開放周、公開教學活動。加強教科研工作成立了教科室,專門指導教學研究。圍繞市級立項主課題《農村小學以美育人的實踐研究》,進行廣泛的實踐和理論探討。短短几年,教師有近百篇文章在縣級以上報刊上發表或參加交流評比獲獎。多人蔘加縣級教師會教獲獎。2001年10月與鹽城市第一小學聯誼,結成教科研協作單位。2001年秋學期率先進行了外語、信息技術課程的實驗。2002年秋學期率先進行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實驗。

尚莊小學辦學規模

這幾年,學校辦學條件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1999、2000年投入一百多萬元改造了校園,添置了教學器材,建立了多個專用教室。通過向教師藉資的辦法,建成了微機房,保證了縣合格小學、省實驗小學創建目標的如期實現。2002年10月,拆除C級危房523平方米,投入110多萬元,新建辦公教學綜合樓1600個方00多平方米,購置了微機85台,多媒體教學設備一套,更好地發揮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2003年3月,新建了花園式廣場,學校綠化覆蓋率達45%以上。
把師資隊伍建設擺在了重要的位置,為尚小跨越式發展贏得新優勢。繼續抓教師基本訓練及崗位培訓,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層次的學歷進修,推進教師專科化進程。2001年全面貫徹市教委《關於加強師德行風建設的若干問題的規定》和縣局的《加強師德行風建設十項規定》,並向社會作出承諾。2002年4月,認真紮實開展“強師德、樹師表、正行風”主題教育活動,同時結合佈局調整、教師競聘上崗,不斷優化教師隊伍,激活用人機制。2003年8月,學校領導班子作出了調整充實,袁華任尚莊小學校長,葛珩任尚莊小學調研員。

尚莊小學學校榮譽

學校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市模範學校”、市“鄉土文藝特色特色學校”,葛珩校長被首批評為“市優秀校長”。
尚莊小學從九十年前一所平凡的學校,現在一躍成為鹽城西南邊陲,冉冉升起的一顆璀璨明星。回顧歷史,她豪情滿懷;展望未來,她信心百倍。她將繼續高舉教育現代化的旗幟,在實現“兩個率先”的道路上,税意進取,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為建成省市一流的學校而奮勇前進。尚莊小學的明天更美好!
強化教育管理,優化管理環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認真開展了2001年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2002年參加縣小學生數學報杯“探索與應用能力”競賽預賽,孫驍同學獲一等獎,李達同學獲三等獲,參加省決賽,孫驍同學獲三等獎。2002年7月,參加縣小學生英語口語比賽獲一等獎,參加市小學英語口語比賽獲二等獲。張金秀等十二位同學在參加全省公民道德讀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1名,二等獲2名,三等獎9名,受到省讀書活動指導委員會表彰。五(1)班王雨佳同學的習作《貼鼻子》在《新春筍》2002年12月7日第100期上發表,2002年11月全縣小學美術教師會教在我校舉行,學生的基本素質得到參賽教師的一致好評。
發揮藝教優勢,充分展示鮮明的藝教特色。99年參加縣、市中學生藝術節,舞蹈《金梭銀梭》獲一等獎,搖滾快板《我愛祖國山和水》分別獲一、二等獎,小合唱《我要上學去》獲二等獎。百人腰鼓隊代表鹽城市參加“迎澳門迴歸江蘇省廣場舞蹈民間鼓樂大賽”獲銀獎。2002年3月為全市文化工作會議提供了一流的現場。2002年12月,教師銅管樂隊、學生百人腰鼓隊、百人木蘭劍隊、百人木蘭扇隊和八十人的民樂隊的廣場表演,受到副省長張桃林及市“三民”調演獲一等獎,參加省“三民”調演獲優秀獎。2003年3月學校挖掘鄉土文藝資源,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將鄉土文藝特色內容分解細化落實到相關學科,列入教學內容,開成鄉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