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龍骨螺螄

鎖定
尖龍骨螺螄(學名:Margarya oxytropoides):田螺科、螺螄屬水生軟體動物。殼大、短圓錐形或近球形,高可達80毫米;殼結實緊固,綠棕色或棕色;多有7個螺稜,包括2個原螺輪,全部膨脹。具四條螺旋稜;早期的4個螺輪(即成熟的幼殼)上的螺旋稜總是光滑無裝飾,一般呈現不規則的波浪狀突起或下輪仍光滑;肚臍周圍有三四根較弱的螺旋肋。
生活在沒有水生植物的泥質至沙質基質上,分佈於中國雲南滇池(全區)、瀘沽湖、昭通市附近的湖泊(典型產地,未開發),棲息在水深3-8米。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尖龍骨螺螄
拉丁學名
Margarya oxytropoides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亞    門
腹足綱
前鰓亞綱
中腹足目
田螺科
螺螄屬
尖龍骨螺螄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Heude, 1889)

尖龍骨螺螄形態特徵

尖龍骨螺螄殼大、短圓錐形或近球形,高可達80毫米;殼結實緊固,綠棕色或棕色;多有7個螺稜,包括2個原螺輪,全部膨脹,上部多有狹窄至發育良好的斜坡狀肩部,但在一些個體和原螺中缺失;螺紋多有4個螺稜,第三個螺稜有時非常接近第四個螺稜,第四個螺稜總是被上縫線覆蓋,因此這兩個螺稜在螺旋螺紋上總是不可見的;前輪螺旋龍稜光滑,無結節或棘狀突起,一般仍光滑或後兩輪有不規則波浪狀突起;3-5個弱發達的螺旋肋延伸到臍部。孔卵形,通常小於殼高,外唇常具3-4個鈍角,內表面白藍色。臍部狹窄,總是被內唇覆蓋。 [1] 
成熟的幼殼大,有4個輪生;中等透明,淺綠棕色;前兩個螺紋帶有兩個光滑的螺旋稜;沒有斜坡狀的肩部;第三和第四輪有狹窄的斜坡狀肩部和4個光滑的螺稜,第四個螺稜總是被縫合線覆蓋,在第三個輪上幾乎看不見;臍部有2-4個鈍螺稜;孔卵形,近殼高的一半。 [1] 
厴角質層,卵形,較薄,紅至黃褐色,具亞中央核及同心生長紋;核大,有顆粒或脈;鰓蓋瘢痕大,比較粗糙,外面光滑,增厚;厴蓋幾乎和螺口一樣大。 [1] 
齒舌 (N=4)長方形,有大約106-122排牙齒。中央齒鐘形,有大而寬的安全狀中央小齒,兩側各有5-6個較小的齒尖。側齒寬橢圓形,有一個大的方形中央小齒,兩側有四到六個較小的牙尖。邊緣齒細長,稍長圓形;內緣齒具大而長圓形的中央小齒,兩側有3-4個較小的牙尖;外緣齒鈍,具11-14個小牙尖。 [1] 
尖龍骨螺螄 尖龍骨螺螄 [1]

尖龍骨螺螄近種區別

尖龍骨螺螄與其他螺螄屬物種,尤其是同域的牟氏螺螄(M.monodi)不同,其幼殼具有光滑的螺稜,短圓錐形或近球形。雖然有些個體的螺稜很結實,下輪有結節,類似於牟氏螺螄,但它們仍然很容易通過幼殼的雕刻來區分。與圓田螺物種的不同之處在於幼殼上有螺稜、較大的厴蓋疤痕和陰莖形態。 [1] 

尖龍骨螺螄生活習性

生活在沒有水生植物的泥質至沙質基質上,棲息在水深3-8米。主要以湖底生長的硅藻為食。適應以乾燥的小球藻粉為食,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中存活6個月以上。 [1] 

尖龍骨螺螄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雲南滇池(全區)、瀘沽湖、昭通市附近的湖泊(典型產地,未開發)。 [2] 
尖龍骨螺螄 尖龍骨螺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