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足

鎖定
尖足,指小兒尖足,是腦癱的一種表現形式。尖足即寶寶站立時足尖着地,兩腿交叉,醫學上謂之“剪形步態”,大多是腦發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宮內發育異常、早產等多種因素引起的運動及姿勢異常
尖足,並不可怕,只要早發現並進行及早治療,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治癒。
西醫學名
尖足
別    名
剪形步態,踝蹠屈
所屬科室
內科 - 神經內科
常見發病部位
大腦,足部
常見症狀
足尖着地,兩腿交叉
常見病因
大腦發育不全,早產
多發羣體
小兒,新生兒,偏癱患者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是否納入醫保
康復方式
CNS軍科胞體激活,正規康復治療
混淆疾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尖足症狀分類

尖足有生理性尖足和病理性尖足,即正常的和異常的。

尖足病理性尖足

由於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寶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需要引起家長足夠重視。

尖足生理性尖足

一歲以內正常嬰兒,在生長髮育階段會出現一過性尖足,主要在4個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階段和10個月左右開始持續站立階段,隨着生長髮育尖足會消失,這種即為生理性尖足。生理性尖足需要家長密切隨訪觀察。

尖足疾病特點

1. 尖足長期存在不消退;
2. 尖足伴有運動發育落後;
3. 小於4個月即出現尖足;
4. 尖足程度比較明顯;
5. 尖足伴視聽反映不靈敏;
6. 尖足伴其他異常姿勢。
由於4月和10個月階段的尖足現象既可能是生理性尖足也可能是病理性尖足,家長難以區分,建議到兒保部門進行檢查鑑別。

尖足康復訓練

尖足翻身發育

3—6個月為翻身發育期。翻身發育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四項:
A、頸立直反射動作,主要見於新生兒,是在Moro反射與頸立直反射支配下,由於肌緊張分佈差造成的。
B、頭背屈曲,角弓反張:翻身動作從肩向一側迴旋開始,按脊柱伸展,頭背屈呈角弓反張位,多隻能翻至側卧位
C、自動翻身:屬皮質下支配,多無目的性,以骨盆帶抬高,軀幹屈曲開始,可完成整個翻身動作。
D、有目的的翻身:在皮質的支配下有目的性翻身,肩與骨盆可同時向一側迴旋,並可成四爬位或坐位,動作可靈活調節。
不會翻身,發育多停留在A項或B項,説明處在原始反射支配下,中腦和皮質水平的立直和平衡反應未發育成熟。

尖足常用翻身訓練

(一) 訓練時,將患兒取仰卧位,訓練者也可用雙手分別握住患兒兩臂上舉過頭,將兩臂左右交叉,從而帶動患兒身體向兩邊側轉身。
(二) 患兒取仰卧位,訓練者,訓練者握其兩腳踝部,向左翻時,右腿曲向左側扭動,並同時逗引其頭向左側旋轉,這樣身體的重心就隨着頭,腿的帶動翻過來,這樣很好得訓練了肢體的轉移重心,上下肢得以協調。
(三) 患兒取仰卧位,訓練者握其兩腳踝部,讓患兒向左翻身時,使患兒右腿屈曲,跨過左腿中線,使左臂屈曲,並逗引其頭部慢慢向左傾斜使患兒身體隨着球的滾動來完成翻身動作。
(四) 患兒橫躺在楔形墊的斜面上,斜面可以輔助患兒軀幹的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