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齒鑽地風

鎖定
葉對生,厚紙質,卵狀橢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圓或淺心形,邊緣疏生小鋭齒,背面脈上有柔毛或脈間有束毛。傘房花序頂生,被褐色柔毛。不孕花具1萼片,橢圓形至闊披針形,乳白色;孕性花小,淡綠色。蒴果陀螺狀。花期6-7月,果期10月。
中文名
小齒鑽地風
別    名
鑽地風
闊瓣鑽地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虎耳草亞目
虎耳草科
亞    科
繡球花亞科
繡球花族
繡球花屬
鑽地風
分佈區域
浙江、安徽、四川、湖北、湖南和廣東等省區

小齒鑽地風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或藤狀灌木;小枝褐色,無毛,具細條紋。葉紙質,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或闊卵形,長8-20釐米,寬3.5-12.5釐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具狹長或闊短尖頭,基部闊楔形、圓形至淺心形,邊全緣或上部或多或少具僅有硬尖頭的小齒,上面無毛,下面有時沿脈被疏短柔毛,後漸變近無毛,脈腋間常具髯毛;側脈7-9對,彎拱或下部稍直,下面凸起,小脈網狀,較密,下面微凸;葉柄長2-9釐米,無毛。傘房狀聚傘花序密被褐色、緊貼短柔毛,結果時毛漸稀少;不育花萼片單生或偶有2-3片聚生於花柄上,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闊橢圓形,結果時長3-7釐米,寬2-5釐米,黃白色;孕性花萼筒陀螺狀,長1.5-2毫米,寬1-1.5毫米,基部略尖,萼齒三角形,長約0.5毫米;花瓣長卵形,長2-3毫米,先端鈍;雄蕊近等長,盛開時長4.5-6毫米,花葯近圓形,長約0.5毫米;子房近下位,花柱和柱頭長約1毫米。蒴果鍾狀或陀螺狀,較小,全長6.5-8毫米,寬3.5-4.5毫米,基部稍寬,闊楔形,頂端突出部分短圓錐形,長約1.5毫米;種子褐色,連翅輪廓紡錘形或近紡錘形,扁,長3-4毫米,寬0.6-0.9毫米,兩端的翅近相等,長1-1.5毫米。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小齒鑽地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2000米的山谷、山坡密林或疏林中,常攀援於岩石或喬木上。

小齒鑽地風分佈範圍

產自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區。模式標本採自四川峨眉山。 [1] 

小齒鑽地風繁殖方法

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扦插。

小齒鑽地風主要價值

小齒鑽地風與一般藤類不同,它攀扶直上,基部分蔓甚少,其花小而繁,密集於傘房花序之上,四周有高出於花的大形白色苞片,顯得奇麗別緻。是優良的垂直綠化材料。惟目前尚未家化,育苗綠化尚有一段馴化過程。根、藤可入藥。
參考資料
  • 1.    鑽地風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