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麥叢矮病

鎖定
小麥叢矮病是由北方禾穀花葉病毒引起的、發生在小麥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穗部,發病時上部葉片有黃綠相間的條紋,分櫱顯著增多,植株矮縮,形成明顯的叢矮狀。 [1-2] 
小麥叢矮病在全中國地區均有分佈,在寧夏、河南、江蘇、四川、新疆、西藏及遼寧等省(市、區)發生較嚴重。一般麥田發病率5%左右,中度發生達20-30%,大流行年常達50%以上,有些地塊絕收。輕病田減產10-20%,重病田減產50%以上。 [3-4] 
小麥叢矮病的防治採用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治蟲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 
中文名
小麥叢矮病
別    名
小染病、坐坡病、小麥小櫱病、小麥叢生花葉病
病    原
北方禾穀花葉病毒
為害作物
小麥
為害部位
葉片、穗部

小麥叢矮病病害學史

小麥叢矮病於20世紀40年代初發生於日本北海道、青森等處。中國於1949年見於河北石家莊,極為零星,未受重視;1960年山東泰安、惠民及昌濰等專區開始大量發生,當地當時稱作“蘆楂”病,1965年曾大流行,至1966年以後開始減退;1965年北京郊區小麥上發生同類病害,稱作“坐坡”或“小老苗”,當年在北京及山東兩地都曾用灰飛蝨在温室接種成功,並認為這種病害與蘇聯1938年報告的燕麥偽叢簇病及日本1943年報告的北方禾穀花葉病非常相似;1967年河南在鄭州、輝縣、靈寶、許昌以至內鄉一帶報告這種病害,稱作“小麥叢生花葉病”,同年甘肅蘭州亦報告有這種病害,酒泉及陝北一帶曾稱作“小麥小櫱病”;從1972年起,河北省報告了“小麥的坐坡”嚴重發生,1974年石家莊地區小麥曾因此病大面積成災。此後,小麥叢矮病在中國各個麥區均有分佈,其中在寧夏、河南、江蘇、四川、新疆、西藏及遼寧等省(市、區)發生較嚴重。 [6]  [4] 

小麥叢矮病病原特徵

小麥叢矮病毒質粒 小麥叢矮病毒質粒
形態特徵:小麥叢矮病的病原為北方禾穀花葉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簡稱NCMV),屬單鏈RNA有包膜的彈狀病毒組。病株超薄切片中所見質粒大小為(50-54)納米×(320-400)納米,灰飛蝨毒蟲唾液腺超薄切片中所見質粒為(28-30)納米×(210-250)納米,抽提液中大小為(58-64)納米×(290-370)納米,有些質粒長達590納米。病毒由核衣殼及外膜組成,核衣殼即核酸蛋白的螺旋結構,直徑27-30納米。螺旋一般有60-70層,層間距約4.3納米。外膜上有突起,直徑約10納米,按六角形排列。病毒質粒主要分佈在細胞質內,時常單個、多個、成層或成簇地包於內質網膜內。在傳毒灰飛蝨唾液腺中病毒質粒,只有核衣殼無外膜。 [3]  [5] 
(圖注:右下角示病毒質粒的橫紋結構)
生理特性:小麥叢矮病毒的潛育期和氣温有密切的關係,日平均氣温在16℃時,潛育期最短9天,最長34天,一般10-11天。日平均氣温在22℃時,潛育期最短6天,最長21天,一般11天。日平均氣温在23℃時,潛育期6-7天。 [3] 

小麥叢矮病為害症狀

小麥叢矮病的特徵是上部葉片有黃綠相間的條紋,分櫱顯著增多,植株矮縮,形成明顯的叢矮狀。在河北省中南部,冬小麥播種後20天即可出現病狀,在麥葉上最初的症狀為心葉有黃白色斷續的處線條,以後發展成不均勻的黃綠條紋,分櫱明顯增多,冬前感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輕病株返青後分櫱繼續增多,表現細弱,葉部仍有明顯的黃綠相間的條紋,病株嚴重矮化,一般不能拔節抽穗或早期枯死。部分感病晚的病株(冬前沒有明顯的症狀)以及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節期陸續顯病,心葉有條紋,與冬前顯病植株相比所不同的是葉色較為濃綠,莖稍粗壯。拔節期以後感病的植株呆上部葉片顯條紋,能抽秘,但籽粒秕瘦。 [3] 
小麥叢矮病

小麥叢矮病侵染循環

灰飛蝨 灰飛蝨
小麥叢矮病毒不能經由土壤、汁液及病株種子傳播,只能由灰飛蝨(學名: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én)傳播。灰飛蝨吸食病株上的毒汁後,病毒在蟲體內有一個循回期。在日平均温度26.7℃條件下,最短循回期7-9天,最長循回期36-37天,平均10-15天。在20℃條件下,最短循回期為11天,最長循回期為22天,平均15.5天。1-2齡的若蟲特別容易得毒,而傳毒能力則以成蟲最強。灰飛蝨具有間歇傳毒的特性,經對通過循回期的獲毒蟲進行測定,能傳毒天數佔測定天數的51.9%。病毒不經卵傳遞,但帶毒若蟲越冬時,病毒可以在若蟲體內越冬。 [3] 
傳播小麥叢矮病的媒介昆蟲灰飛蝨,在中國河北省中南部一年發生5代,喜在小麥、水稻、大麥、稗草、蟋蟀草等禾本科植物上取食產卵。秋季第四代灰飛蝨從雜草和大秋作物上成批進入麥田為害,並將病毒傳給小麥,造成早播麥田秋苗發病的高峯。第五代若蟲主要在麥田及雜草根際土縫中越冬,小麥叢矮病毒也就隨之在小麥和灰飛蝨體內渡過冬季,成為第二年的毒源。春季隨氣温的升高,秋季感病晚的植株陸續顯病,形成早春病情的一次小峯。此時越冬代灰飛蝨也逐漸發育並繼續為害小麥,傳播病毒,使小麥在孕穗至抽穗期病情出現一次高峯。第一代灰飛蝨主要在麥田生活,待小麥進入黃熟階段,第一代成蟲遷出麥田,到水稻秧田、雜草等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夏季灰飛蝨則在生長茂盛的秋作物田間雜草上或萌蔽的水溝邊雜草叢中越夏,並將小麥叢矮病毒傳播到虎尾草、大畫眉草、牛筋草等雜草和秋作物上。 [3] 

小麥叢矮病流行規律

凡對媒介昆蟲灰飛蝨繁殖和保存小麥叢矮病毒有利的種植制度、栽培管理措施及氣象條件,對小麥叢矮病的發生也有利,具體關係如下:
  • 間作套種麥田病重:在小麥平作地區,種麥前全田翻耕滅草,麥田中的蟲源大部分被消滅,可有效地控制灰飛蝨的繁殖和為害。小麥出苗後,部分灰飛蝨從渠溝邊、道旁的雜草上及鄰近的秋作物田間進入麥田,僅使麥田邊行發病較重。在一些間套種地區,土地不能全田耕翻,田間全年綠色作物和雜草不斷,為灰飛蝨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蟲量逐年增加,田間毒源逐年積累。在這樣的條件下,秋季在棉田及秋作物田中套種小麥,灰飛蝨極易從秋作物及雜草上轉移到剛出土的麥苗上傳毒為害,導致小麥叢矮病全田發生,而且逐年嚴重。中國北京調查,帶前茬玉米套種的麥田一般發病較重,發病率可達30-50%,甚至更高;而不帶前茬玉米套種的麥田或平播麥田,發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中國河北調查,發病嚴重的麥131及毀種的麥田,90%以上都是在棉花和玉米、高梁田中鑽種的。 [3] 
  • 早播麥田病重:早播麥田麥苗出土後正值灰飛蝨第四代成蟲活動高峯,遭受灰飛蝨為害傳毒時間長,因而發病比適期播種及晚播麥田重。1976年中國石家莊地區9月15日至9月19日播種的病株率31.4-68.8%,9月20至9月24日播種的24.8-46%,9月25至9月29日播種的11.0-41.5%。10月1日至10月4日播種的病株率3.8-11%。 [3] 
  • 臨近灰飛蝨棲息場所的麥田病重:雜草多的麥田或鄰近草坡、靠近雜草叢生的地邊、溝邊以及秋作物田邊、秋作物秸稈堆放處所等灰飛蝨棲息場所的麥田發病均重。 [3] 
  • 夏秋多雨,冬暖春寒的年份病重:夏秋多雨,雜草茂盛,有利於灰飛蝨繁殖越夏,而對除草、整地則不利,因而使播種質量受到影響。冬暖有利於灰飛蝨越冬,春季寒潮則會降低小麥的抗病力。在上述情況下,小麥叢矮病往往發生嚴重。例如1973年9月份,中國河北省石家莊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一倍,冬季基本無雪,早春三次降温,結果,1974年小麥叢矮病大發生;又如1976年中國河北省欒城縣6-8月降雨500.2毫米,比1975年同期多339.4毫米,積温2249.3℃,比1975年同期偏低152.8℃,對灰飛蝨越夏有利,因此1976年秋季第四代灰飛蝨蟲量較1975年高3-5倍,造成1976年小麥秋苗小麥叢矮病大發生。 [3] 

小麥叢矮病防治方法

小麥叢矮病農業防治

  • 播種前全田翻耕滅草:播種前全田翻耕滅草,可起到壓低蟲源及毒源的作用。對套種田久播前需要認真清除田間和地邊雜草,並帶出田外漚肥,消滅蟲卵。 [3] 
  • 適時播種,充分發揮間套作潛力:在中國,北京各縣提倡適期播種,不在前茬套種小麥;河北省部分社隊對棉麥間作的種植形式加以改進,把秋季在棉田套種小麥改為拔掉棉秸,全田翻耕後,進行春麥冬種或第二年種春麥,然後再在麥田中套種棉花。採取以上措施使小麥幼苗與晚秋作物共生的現象得以避免,消滅了灰飛蝨的適生環境,因而起到了控制小麥叢矮病的良好效果。 [3] 
  • 加強田間管理:麥田灌凍水有利於小麥安全過冬,而對灰飛蝨越冬則不利。早春抓緊壓麥、耙麥,兼有滅蟲及增產作用。小麥返青期對病苗早施肥水可以增加成穗率,減少損失。 [3] 

小麥叢矮病化學防治

  • 狠抓秋季治蟲:在中國,秋季防治是全年防治的關鍵,早播、鑽種及育苗田是防治的重點。小麥一出土即可遭到灰飛蝨的傳毒為害,此時麥苗幼小極易感病。為此,要抓緊時機在小麥播種至出苗前後進行藥劑防治。北京市各縣在適期播種、不套種等農業措施的基礎上,輔以藥劑防治,在小麥播種前用種子量的0.2-0.3%三九一一拌種(堆悶12小時),效果顯著。河北省中南部於小麥播種後出苗前在間作麥田噴藥治蟲,出苗後噴藥保護幼苗,9月中、下旬播種的噴藥2-3次,10月上旬播種的噴藥1-2次,也取得較好效果,一般防病效果在70-80%。10月中旬以後播種的一般可以不噴藥。間作麥田需全田施藥,平作麥田一般在地頭噴5-7米藥帶(連同道邊雜草及鄰近的秋作物地邊)即可。 [3] 
  • 小麥返青期治蟲:小麥返青期,對秋季漏治的麥田、臨近秋作物的晚播麥田及稻茬麥田應結合查蟲,進行全田噴藥防治或噴藥帶。噴藥要抓住時機,北京在3月中、下旬開始噴藥,河北省中南部在3月上、中旬開始噴藥,一般噴1-2次。藥劑使用:40%樂果或50%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畝75千克。50%馬拉硫磷或40%樂果乳油每畝用藥50-60克,用機動噴霧器可加水10-15千克。50%馬拉硫磷與40%樂果乳油等量混合每畝用藥50-60克,用機動噴霧器可加水10-15千克。1%六六六與5%滴滴涕1:1混合粉,適當加入6%六六六可提高殺蟲效果,如1%六六六與6%六六六4:1混合粉,粉劑每畝用量4千克。 [3] 

小麥叢矮病分級標準

小麥叢矮病在田間調查時可以將病情分為4個級別:0級,植株正常;1級,植株矮化在1/3以下,分麋增加或否,能抽穗,但比平常穗少5個小穗以上;2級,植株矮化在1/2以上,分櫱增多,能抽穗,但穗小而多秕粒;3級,植株嚴重矮化,分櫱叢生,不能抽穗或只抽個別蠅頭小穗,有穗無粒。根據各級的成穗率,有數據顯示每穗粒數及千粒重的測定為,1級病株減產52.6%,2級病株減產66.7%,3級病株減產93.2%。 [6] 
參考資料
  • 1.    伊建平,賀傑,單長卷.常見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診治.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07:259-261
  • 2.    羅漢鋼,劉元明.旱糧作物農藥使用手冊.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4:19
  • 3.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編輯委員會.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12:340-344
  • 4.    何家泌 等.小麥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河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08:85
  • 5.    方中達.中國農業植物病害.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11:60
  • 6.    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植物病理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0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