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體鱘

鎖定
小體鱘(學名:Acipenser ruthenus)是鱘科、鱘屬的魚類。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佔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口呈水平位,開口朝下,吻須圓形;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無背鰭後骨板和臀後骨板;側骨板比軀幹部顏色淺,鰓耙無結節;側骨板數多於55,吻端下有2-4個突狀物。小體鱘體色變化較大,但背部常呈深灰褐色,腹部黃白色。骨板行之間有大量小骨板分佈。下唇中部裂開(據此可區別於裸腹鱘)。吻須有纖毛。
小體鱘棲息於河流的低地和丘陵地帶,通常滯留在河牀的低窪處,那裏的底質為石質、礫石質或沙質。在水庫,小體鱘則棲息在水體流動的水庫上游端。小體鱘主要攝食搖蚊等多種昆蟲的幼體,也攝食小型軟體動物、寡毛類、多毛類、蛭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分佈於俄羅斯的黑海、裏海、鄂畢河、葉尼塞河等淡水水域中。中國從俄羅斯引進試養,僅分佈於新疆鄂畢河上游的額爾齊斯河的水系(哈巴河、布爾津、阿勒泰鹽池漁場)。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小體鱘
拉丁學名
Acipenser ruthenus
外文名
Sterle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鱘形目
鱘科
鱘屬
小體鱘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IUCN 2019年 ver 3.1)——瀕危(EN)、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6-7] 

小體鱘形態特徵

小體鱘
小體鱘(16張)
在鱘形目內,小體鱘的檢索特徵是: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佔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口呈水平位,開口朝下,吻須圓形;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無背鰭後骨板和臀後骨板;側骨板比軀幹部顏色淺,鰓耙無結節;側骨板數多於55,吻端下有2-4個突狀物。 [4] 
小體鱘個體較小,除個別可以達長125釐米、重16千克外,一般不超過100釐米長、6-6.5千克重。小體鱘體高為全長的5.9-16.6%,頭長為全長的14.6-30.5%。吻長變化很大,為頭長的27.8-63.5%。有的學者認為在小體鱘分佈的各水域中,小體鱘存在鈍吻型和尖吻型兩種類型。小體鱘背骨板11-18枚,側骨板56-71枚,腹骨板10-20枚,背鰭條數32-49,臀鰭條數16-34,腹鰭條數25-45,鰓耙數11-27。 [4] 
小體鱘體色變化較大,但背部常呈深灰褐色,腹部黃白色。骨板行之間有大量小骨板分佈。下唇中部裂開(據此可區別於裸腹鱘)。吻須有纖毛。 [4] 

小體鱘棲息環境

小體鱘棲息於河流的低地和丘陵地帶,通常滯留在河牀的低窪處,那裏的底質為石質、礫石質或沙質。在水庫,小體鱘則棲息在水體流動的水庫上游端。 [4] 

小體鱘生活習性

小體鱘是一種淡水定棲性魚類,通常不作遠距離的洄游。小體鱘洄游性種類在春季汛期時開始上溯產卵,汛期水量愈大,參加洄游的個體越多,溯河愈遠。小體鱘經過持續4-5周的洄游達到產卵場產卵。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個體也伴着親鱘一起洄游。產後的親魚緩慢降河至河灣、沙灘或泥質河道處覓食。小體鱘有時降河至伏爾加河等河流入海口(水深8米以內)的鹹水水體中攝食。 [4] 
小體鱘主要攝食搖蚊等多種昆蟲的幼體,也攝食小型軟體動物、寡毛類、多毛類、蛭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在其他魚類產卵期間,小體鱘還攝食這些魚類包括其他鱘魚類的卵,胃中內含物有一半以上是魚卵。在蜉蝣等昆蟲大量發生時,小體鱘有時可躍出水面捕食昆蟲。 [4] 
小體鱘為淡水魚,經常生活在河流中,以水生昆蟲為主要食物。雄魚和雌魚的生長差別不大。在楚雷姆河春季雌魚生長較雄魚快;從地區上看,楚雷姆河小體鱘生長速度接近額爾齊斯河的小體鱘生長速度,而超過葉尼塞河的。 [5]  在自然水域中,小體鱘可與俄羅斯鱘、閃光鱘、裸腹鱘及西伯利亞鱘雜交。在人工條件下,小體鱘可與歐洲鰉實現屬間雜交。 [4] 
各水域小體鱘羣體的年齡組成中以4-7年齡為主。小體鱘營水庫生活後,由於環境變化影響小體鱘的繁殖,致使羣體中老齡魚增多,而這些老齡魚並不參加繁殖。小體鱘的雌雄性比整體上是1:1,其中在產卵場,雄鱘約佔60-70%;在育肥場,兩性大致相等;在深水越冬場所,雌鱘多於雄鱘。 [4] 

小體鱘分佈範圍

水域:分佈於俄羅斯的黑海、裏海、鄂畢河、葉尼塞河等淡水水域中。中國從俄羅斯引進試養,僅分佈於新疆鄂畢河上游的額爾齊斯河的水系(哈巴河、布爾津、阿勒泰鹽池漁場)。 [5] 
國家: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德國、匈牙利、哈薩克斯坦、摩爾多瓦、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烏克蘭。 [3]  [7] 
小體鱘分佈圖 小體鱘分佈圖

小體鱘繁殖方式

小體鱘是性成熟較早的鱘種,大多數種羣的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齡在8年以下,雄魚4-5齡性成熟,雌魚5-9齡性成熟。小體鱘的繁殖週期,有人認為是每年產卵,也有人認為是間隔1年甚至更長時間產卵。有人發現,在多瑙河河,雄鱘和較年輕的雌鱘是每年產卵,而較老的雌鱘每兩年產卵一次。 [4]  [5] 
小體鱘懷卵量相對較小,在多瑙河河中游、卡馬河、伏爾加河中游、北德瓦納河、齊姆林水庫、額爾齊斯河,小體鱘的絕對懷卵量分別為0.7-10.8萬粒、0.39-13.76萬粒、0.42-7.64萬粒、0.68-14.96萬粒、0.71-3.07萬粒、0.59-1.63萬粒。小體鱘的卵呈深灰色;卵徑較小,為2.01-2.86毫米;卵粒重8-9毫克。 [4] 
小體鱘的產卵場有兩種,一種是春水形成的漫灘,一種是河牀。在河牀型產卵場,小體鱘在水深7-15 米處產卵,卵主要產在直徑1-7釐米的卵石上,很少產在礫沙上;產卵處水流速度1.5-5米/秒。小體鱘越冬的河牀凹坑一般就位於產卵場的附近。在水庫,小體鱘一般在水庫的上游端產卵。小體鱘在春季汛期產卵,產卵適宜水温12-17℃,水温升高到20℃或21℃或低於9.4℃時,停止產卵。 [4] 
雄鱘先於雌鱘達到產卵場,此時水温9-11℃,雌鱘到達產卵場時水温12-13℃。產後雌鱘一般立即離開產卵場往下游遷移,而雄鱘繼續滯留在產卵場一段時間,參與其他雌鱘的繁殖。在繁殖活動期間,小體鱘幾乎不攝食。在伏爾加河,水温10℃時,小體鱘胚胎孵化的時間是320小時以上,在20℃時最多隻需要80小時。剛出膜的仔魚全長6-7毫米,出膜6-10天后小體鱘仔魚卵黃消失,1個月後達3-4釐米,當年可達8-18釐米,個別的達25釐米。 [4] 

小體鱘保護現狀

小體鱘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瀕危(EN)。 [7]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易危(VU)。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3] 
列入中國2021年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僅限野外種羣)。 [6] 

小體鱘種羣現狀

歷史上,小體鱘的捕撈產量較大,其中以伏爾加河水系的小體鱘產量最大。1935-1939年,世界各地小體鱘的年捕撈產量累計750-800噸,其中俄羅斯約佔700噸。後來,俄羅斯境內大多數水域的小體鱘漁業被關閉,只保留少量的雄性小體鱘捕撈用於與歐洲鰉的雌鱘雜交。在多瑙河水系,1958-1981年小體鱘的平均年捕撈量為63.5 噸,其中前南斯拉夫佔57.5%,保加利亞佔28.1%。1984-1989年,在前南斯拉夫境內的多瑙河水系,小體鱘的平均捕撈產量為4.7噸。後來,幾乎所有水域中的小體鱘資源量已明顯減少。小體鱘在多瑙河只侷限在中游和上游,下游的羣體已基本消失。 [4] 

小體鱘瀕危原因

小體鱘物種受到的主要威脅是河流建壩造成的影響和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小體鱘分佈區的幾乎所有河流都已建壩,由此造成小體鱘的主要棲息地和產卵場的喪失。水電工程對水流的調節直接地影響了小體鱘的產卵,特別是春季低水位引起了沿江小體鱘卵和幼魚的大量死亡。水文節律的改變特別是流速的降低也引起了小體鱘繁殖系統的退化。 [4] 
在西伯利亞地區水系和伏爾加河水系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已經對分佈在這些水域的西伯利亞鱘、俄羅斯鱘等鱘魚產生了明顯的生理障礙,雖然還沒有關於這些水域小體鱘的詳細報道,但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1987年前有人發現伏爾加河水系的小體鱘在大型水庫中生長異常迅速,但不能達到性成熟。由於無節制的伐木和污染,北德瓦納河中的小體鱘種羣似乎已完全消失。 [4] 

小體鱘保護措施

截至20世紀90年代初止,俄羅斯、烏克蘭、匈牙利和德國都有小體鱘的人工養殖,小體鱘還被引種到比利時、意大利等國進行養殖。1993年,小體鱘在德國的養殖產量估計為5噸。小體鱘與歐洲鰉的雜交種,生長迅速,後代可育,已在歐洲許多國家養殖。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