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門島

鎖定
小門島是洞頭列島中最西北端的一個常住人島,位於浙南沿海、甌江口外。其西北臨近大陸樂清,其東南依傍洞頭漁場,地理位置特殊,兼有山海之利。島陸面積4.62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04公里,最高海拔138.9米。
小門島有人類活動的時間較早,而有人定居始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僅300餘年。自唐載初元年(689年)始,直至1952年10月,小門島均隸屬樂清縣(市)。1952年10月始劃歸玉環縣,1953年6月始屬洞頭縣(1958年7月~1965年3月,洞頭撤銷縣建制期間,曾改隸玉環縣和温州市)。解放初期(1956年2月前)曾為鄉建制,1956年2月為村級駐地島,一直設置2個行政村。島上居民大多從樂清等地遷徙而來的,故均操温州話方言,且為單一的漢族居住區。
中文名
小門島
所屬地區
温州市-洞頭區
地理位置
東南距洞頭本島19.55公里
面    積
4.62 km²
氣候條件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7.2℃,氣候宜人。
人口數量
截至2006年底,小門島户籍人口為2855人,共有24個姓氏。
機    場
温州龍灣機場
火車站
温州火車站
車牌代碼
浙C
方    言
温州話
岸線總長
16.95公里

小門島島嶼簡介

小門島
小門島(5張)
小門島是洞頭列島中最西北端的一個常住人島,位於浙南沿海、甌江口外。其西北臨近大陸樂清,其東南依傍洞頭漁場,地理位置特殊,兼有山海之利。島陸面積4.62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04公里,最高海拔138.9米。
小門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温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約1360毫米,年平均氣温17.2℃,無霜期將近350天。
小門島有人類活動的時間較早,而有人定居始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僅300餘年。自唐載初元年(689年)始,直至1952年10月,小門島均隸屬樂清縣(市)。1952年10月始劃歸玉環縣,1953年6月始屬洞頭縣(1958年7月~1965年3月,洞頭撤銷縣建制期間,曾改隸玉環縣和温州市)。解放初期(1956年2月前)曾為鄉建制,1956年2月為村級駐地島,一直設置2個行政村。島上居民大多從樂清等地遷徙而來的,故均操温州話方言,且為單一的漢族居住區。截至2006年底,小門島户籍人口為2855人,共有24個姓氏。由於外出創業的人們不斷增多,故至2006年底在小門島常住的人口僅800餘人(不包括外來人口和駐島企業職工)。

小門島島嶼發展

小門島內傍樂清灣,外靠洞頭洋,島周圍又有大片潮間帶灘塗,這為小門島發展海洋捕撈業、海水養殖業以及其它作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自然條件。故小門島居民許多世世代代“靠海吃海”,以漁業為傳統的支柱產業。尤其是解放後,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進步,工具不斷更新,形式不斷創新,小門島的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齊頭並進。海洋捕撈業從小舢舨發展到海輪,從近海走向遠洋;海水養殖業從單一養殖貝類發展到藻類、魚類、蟹類、蝦類的多品種養殖,從灘塗養殖發展池塘、網箱的多層次立體型養殖。
在以漁業為主的同時,勤勞勇敢的小門島人,利用資源優勢,堅持多業並舉,推動經濟發展。附近的水道中儲藏着豐富的蠣殼(被稱為海底石灰石,可生產水泥、石灰等),小門島的“攏殼”船就在這裏打撈;小門島山上有優質的耐酸性抗壓性強的花崗岩,小門島的石匠就在這裏開採;小門島周圍有潮間帶灘塗,小門島人民通過圍墾把它變成鹽場和蝦塘;從小門島澳灣啓航,船隻可駛達各處港口,小門島的運輸業也應運而生,且在解放之前曾帶動民間對台經貿繁榮一度……
小門島的工業發展比較滯後,但它一上路就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東風。自1980年始,小門島辦企業便方興未艾蒸蒸日上。起先是在本地創辦,如雨後春筍紛紛拔地而起,未幾,便初具態勢,充滿生機。後來為把企業做大做強而走出海島闖進都市,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等地均有小門島人創辦的企業,且有的頗具規模,效益可觀。許多小門企業家致富後,不忘回報社會,熱心公益事業,經常慷慨解囊為修橋造路、為建設校園、為扶貧助困而捐款,贏得人們稱讚。

小門島地理位置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小門島在軍事上也很重要。清順治年間(1655~1658年),鄭成功率舟師北伐,就曾佔踞了小門島,並在此備戰休整,進行軍事演習。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強盜佔領了大門島,常派軍艦到小門島附近海域巡弋靠泊,還殺害了5名無辜的村民,欠下了小門島人民累累血債。解放以後,小門島就組建民兵,配合駐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守島護家,保衞海疆。1963年,小門島民兵配合解放軍擒獲在大門島仁前塗登陸的台灣國民黨“反共挺進軍第十一支隊”武裝特務南桂芳而立功。

小門島文體娛樂

由於孤懸海中,交通不便,生活貧窮,故解放前的小門島文化教育比較落後,除極少數幾個讀過私塾外,整座島上幾乎是文盲充斥,且文化生活相當貧乏。解放以後,小門島的文化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1959年辦成完全小學,1971年又創辦了初中教育。1980年,小門島出現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如今的小門島已普及義務教育,並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文化水平普通提高。尤其是隨着改革開放,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體生活也顯得豐富多彩。1980年,電視機開始進入漁村,至1998年又開通有線電視。如今的小門島電視普及率已達100%。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尤其是老年人“老有所樂”的文體健身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健康長壽老人不斷增多。

小門島島嶼變化

小門島已告別貧窮,正在小康的道路上奮進。對照過去,人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穿的苧衣破褲已被毛衣裘服所替代,還要講究時髦;吃的番薯絲、稀飯,還是有上頓無下頓的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代之的有魚肉有酒,還要講究營養;居住的茅草房已經成為歷史,如今挺立的樓房比比皆是,且裝飾華美,配套齊全,還要講究氣派,且許多人在外也有房產;行旅更加便捷,信息及時暢通,還要講究舒適且多有以車代步者……自來水流進家家户户,電燈照亮漁村澳灣。如今的小門島已成為一顆鑲嵌在甌江口外的美麗富饒璀璨的明珠。
由於浙江中油華電能源有限公司温州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在小門島落户,小門島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常温石油液化氣中轉站,且作為温州石化基地已初具規模,同時也帶動小門島深水港區的開發。小門島已與大門島連橋,且連接大陸(至樂清市翁垟鎮)的大門大橋於16年通車,“温州(大門)半島”已實現。規劃小門島未來的藍圖已經繪就,小門島將是温州的石化基地、深水港區,是浙南沿海的一座生財寶地!

小門島大 事 記

唐·載初元年(689年)
是年始,小門島隸樂清縣。直至1952年10月。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鄭成功北伐舟師“自大、小門揚帆,戧至黃華、岐頭、沙埭等地”。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
農曆九月,鄭成功北伐舟師有大小船千餘隻停泊於大、小門一帶,且不斷有船隻進出大、小門海域,數量頗為龐大。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
鄭成功率舟師北上抗清,農曆十一月初攻下樂清磐石衞後,在大門、小門,大瞿等島備戰休整達7個多月,並於翌年正月在此舉行軍事演習。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有李姓從温州茶山(今甌海)遷至小門島東段李宅,成為小門島常住人口第一姓。同年,李姓將番薯播種技術引進小門島。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有王姓從樂清象陽遷至小門島王宅。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
小門島漁民開創“朱網”捕撈作業方式,主捕鯔魚,兼捕鱭魚、白蝦、青蟹、小梅童魚等。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有鄭姓從樂清柳市遷至小門島塗裏。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有朱姓從樂清岐頭遷至小門島垟青。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有劉姓和趙姓從樂清柳市和樂清象陽分別遷至小門島東段和垟青。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
有鄭姓從樂清象山遷至小門島東嶼祠堂岙和石子岙。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
有陳姓和林姓從樂清翁垟和永嘉羅浮分別遷至小門島宮前和東段及塗裏下橫。
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
是年夏秋大旱,農作物顆粒無收,居民饑荒。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
有孫姓和金姓從樂清翁垟遷到小門島垟青和山壟。
清·咸豐八年(1858年)
有錢姓、葉姓和張姓從樂清白石、樂清翁垟和永嘉寺前分別遷到小門島山背、垟青和塗裏。
清·光緒三年(1877年)
有倪姓從樂清黃華遷到小門島王宅。
清·光緒四年(1878年)
農曆12月13日,18名海盜乘船來小門村搶劫。小門村民奮起抗擊,全殲海盜。
清·光緒六年(1880年)
小門漁民創設定置張網捕撈作業。
清·光緒九年(1883年)
有黃姓從永嘉浦口遷到小門島外垟青。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有南姓和蔣姓從樂清黃華和象陽遷到小門島塗裏和宮前。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引進“長網”流刺捕撈作業,主捕鰳魚。
民國二年(1913年)
是年始,革除舊俗,女子不再纏足。
民國六年(1917年)
小門島六户村民在小門島北側灘塗上進行圍墾,圍塗15畝。
民國七年(1918年)
小門島引進“長網”等流刺作業
民國九年(1920年)
農曆七月二十日,遭強颱風襲擊,島上茅房全部倒塌,農作物損失嚴重,圍塗塘壩被沖垮,居民受饑荒。
民國十二年(1923年)
小門島漁民創設了打擂網捕撈作業,主捕大、小黃魚。
民國十六年(1927年)
小門島第一所私塾創辦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
從樂清岐頭引進三角稜捕撈作業。是年,發展了小花繒捕撈作業。
是年,樂清翁垟人在小門島塗裏創辦了一爿小雜貨店。小門島自此始有店鋪。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有餘姓從樂清柳市遷到小門島東段。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
樂清翁垟鎮長帶人到小門島抓走青年壯丁11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6月,日本侵略軍戰艦停泊在烏星北(小烏星嶼)海域時,對小門的運柴船進行射擊,致使運柴船上的3名小門村民全部罹難。
是年始,花崗岩開採業在小門島興起。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
日本侵略軍戰艦停靠在烏星港時,對在八仙岙豬槽瀆生產作業的小漁船進行射擊,結果船上3名小門漁民,2人蒙難,1人跳水逃生。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
7月,樂清翁垟鎮在小門島推行保甲制,設11保和12保。
民國三十年(1941年)
在天后宮(建於清嘉慶年間)前興建五間宮舍,中間設戲台,兩邊有廂廊。
是年,日本侵略軍為封鎖甌江,劫船抓人,在北小門水道燒燬18艘木帆船和船載之木材。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
12月,小門島王宅自然村發生火災,全部茅屋被燒光,3人遇難,造成嚴重損失。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5月25日,日本侵略軍2艘汽艇約載40人在小門島登陸後,上山頂觀測半天,然後離去。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夏秋,霍亂流行,小門島居民死亡6人。
是年,有蔡姓從温嶺縣遷到小門島塗裏。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
李宅發生火災,6户人家的12間舊茅屋全部被燒光,損失嚴重。
1949年
10月7日(時值中秋),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解放了小門島。小門島解放後,獨立建政設鄉,下轄東嶼、楊青、塗裏、東段4村。
1950年
9月,小門小學創辦。
1951年
樂清縣開展土地改革,對小門島進行土地證頒發。
1952年
10月,小門島由樂清縣劃歸玉環縣大門區管轄,設立小門鄉。
是年,海蜇旺發,產量超歷史最高水平。
1953年
小門島第一個漁農業生產互助組——“金星互助組”成立。“金星互助組”成立後,建造了一艘背對木帆船,船名“金勝利”。
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小門島有居民930人,其中男性473人,女姓457人。
是年7月,中央政務院批准洞頭置縣後,小門島改隸洞頭縣。
是年底,東昇大隊總人口131人,其中:男性67人,女性64人。
1954年
3月,小門島第二個漁農業生產互助組——“繁榮互助組”成立。“繁榮互助組”成立後,建造了1艘背對木帆船,編為“2號”。
是年始,實行普編民兵制度,小門島上建有基幹民兵和普通民兵。
是年,有胡姓從樂清象陽遷到小門島宮前。
農曆二月十九日,在頭巖門攏蠣殼船遭龍捲風襲擊,造成船隻1艘沉沒,船上作業的3名小門船員遇難。
1955年
是年,小門島上成立了“東星社”、“繁榮社”、“金星社”、“繁勝社”、“繁豐社”5個初級漁農業生產合作社。並各建造1艘背對木帆船,編號分別為3、4、5、6號。
1956年
3月,小門撤銷鄉建制,改隸洞頭縣大門鄉。小門島上改設2村:小門村(由楊青、塗裏、東段3村合併後改稱)和東嶼村。同時成立了高級漁(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了村黨支部和村婦代會。
7月,從廣東引進敲舟古捕撈作業,產量很高,然在當時無法冷藏運銷,售價很低,對黃魚資源破壞嚴重。故不久被禁捕。
是年,漁船上開始配置收音機。
1957年
4月始,各漁農業生產合作社和私人的生產工具統一折價歸入高級漁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集體所有制
9月,反右鬥爭在小門島展開。
冬,小門高級漁農業生產合作社背對木帆船在嵊山捕撈帶魚,平均單產250擔(12500公斤),被評為温州市捕撈生產先進集體(單位第一名)。
冬,有12名青年婦女參加背對漁船捕撈生產。
12月,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後,南方開成為小門島第一個應徵入伍者。
1958年
春,陳福興、王壽滔出席了浙江省漁業先進集體表彰大會,榮獲錦旗和銅牌獎。
8月,全民開展“大辦鋼鐵”,小學生也停課參加洗鐵砂。
10月,小門村有48名青壯年村民赴永嘉縣燒炭。
是年,小門村建造了2艘機帆船,當年投入生產。小門島的海洋漁業開始走上機械化。
是年,小門村基幹民兵連成立。
是年,小門島上始有放映電影。
冬,興辦了公共食堂,實行公社化,吃飯不用錢。至1960年上半年,小門公共食堂停辦。
11月,小門二位村民赴大連學習海帶養殖技術。至1961年,小門島開始養殖海帶。
1959年
9月,小門小學辦成完全小學。
1960年
是年三月份,東昇大隊黨支部成立。
5月,因當時形勢(戰備)需要,小門島有55人因成分關係被內遷甌海潘橋。
10月,小門島一女青年赴大陳島參加開墾建設。
1961年
小門村改稱五星大隊,東嶼村改稱東星大隊。
是年,興建漁業隊倉庫五間。
1962年
是年,遭受3次颱風襲擊,給農業造成嚴重損失。
10月,五星大隊民兵連參加大門公社民兵營軍訓,榮獲團體第一名。
1963年
建造了機帆船1艘。
7月24日,台灣國民黨“反共挺進軍第十一支隊”武裝特務南桂芳在大門島仁前塗登陸時被擒,五星大隊基幹民兵配合部隊搜捕。8月,有3位民兵赴温州參加温州軍分區舉辦的先進表彰大會。
是年,小門島曾進行敲舟古作業。時斷時續,至1972年被明令禁止。
是年始,公社幹部深入小門島訪貧問苦,並與貧困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是年,因遭受3年自然災害,糧食嚴重不足。因此,鼓勵羣眾開展“十邊”和“見縫插針”運動,多種植蔬菜、雜糧以補充糧食不足。
1964年
3月始,小門島也開展了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即“四清”運動(先為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後發展為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
7月1日,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小門島有人口1199人,其中男性612人,女姓587人。其中,東昇大隊總人口170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83人。
10月10日,小門島的2號木帆船攏蠣殼後運至温州灰橋出賣,途經樂清磐石海面時因船漏水沉沒,造成經濟損失1萬餘元。
1965年
3月,五星大隊將山林按村民人數承包給村民作為自留山。
1966年
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在全國開展。不久小門島也出現“紅衞兵”戰鬥隊組織,開展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9月,還揪鬥了所謂的“牛鬼蛇神”,燒燬了一批古書、字畫、佛像,沒收了一些家藏的金銀首飾、器皿等。
是年,將原5號木帆船改建為105號機帆船。
是年,建成小門小學第一座新教室。
1967年
4月16日,兩派鬥爭對立,大隊黨、隊幹部進行遊街、批鬥運動。
是年底,全島毛豬飼養量達到700多頭,平均達到一畝一豬水平。
是年始,東昇大隊由平陽縣購入木帆船一艘,載重計25噸。
1968年
是年始,東昇小學興建校舍五間,設二個教室,並設教學辦公室和大隊辦公室各一個。
8月始,開展了“三忠於”運動(無限忠於偉大領袖毛主席、無限忠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無限忠於毛澤東思想),實行早請示,晚彙報,唱“語錄歌”、誦“老三篇”。
8月,動工興建小門供銷分社,歷時1年餘,於次年冬告竣開業。
1969年
是年,小門小學又興建一個教室。
是年,將1號木帆船改造為106號機帆船。
是年,有洞頭島養民到小門島養殖紫菜。此後,小門村便學會推廣養殖紫菜。
1970年
3月,又開展敲舟古捕撈作業,最多一網捕獲黃魚150噸。不久,又因敲舟古作業對黃魚資源破壞嚴重而被強令禁止。
3月,小門島首次開通有線電話(安裝了第一部手搖電話機)。
5月始,開展“一打三反”運動(打擊現行反革命,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鋪張浪費)。
8月,廣播飛江線架通小門島。小門島始通廣播喇叭。
是年,小門漁民捕獲一條體重3噸多的大鯊魚。
是年,建造了編號為107的機帆船。
1971年
2月,小門小學創辦了戴帽初中班。小門島始有初級中學教育。該初中班辦了10年,於1981年秋停辦。
3月,小門海塗圍墾工程動工興建。歷時5年餘,至1976年8月建成,圍塗1040畝。
1972年
4月,在北碼道沙園頭創建了畜牧場,場舍8間,用於飼養生豬。後因虧本,於1975年停辦。
1973年
是年始,東嶼村始建石子岙碼道,經三次擴建至1981年竣工,全長70米。
2月,小門蠣灰廠動工興建,歷時4個月,於6月告竣。
是年夏,在小門島興建糧站;次年春,小門島糧站直接向居民供應糧油。
1974年
5月,101號機帆船發生火災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萬餘元。
8月17日,受13號強颱風襲擊,小門圍塘被沖垮,缺口200米。
1975年
2月,創辦了小門石料廠。
8月,千百年來旺發的海蜇汛突然幾乎消失殆盡。
是年,興建了小門衞生所,醫療用房為3間面2層樓。
1976年
4月,洞頭縣五星翻砂廠創辦。
8月,動工興建小門鹽場,歷時近2年,至1978年告竣,建成鹽灘10副投入生產。
8月,開通磁石電話,安裝電話3部機。
是年,興建了橫山咀紫菜育苗場,場舍建築面積380平方米。
是年底,人均收入85元,同1965年持平。
1977年
小門鹽務所設立。
小門小學又添建4間新教室。
是年,小門島出海捕撈作業漁民換髮漁民證。
1978年
小門小學又建一間二層樓校舍,上設辦公室,下設圖書室。
是年,由東昇大隊石子岙生產隊興建的“浙洞航102號輪船,開通鹿西-温州航線,兼營小門島、黃華。
1979年
3月,漁業生產開始實行“大包乾”責任制。
4月,小門鹽場黨支部成立。
4月,宮前巖咀頭底灘塗圍墾工程興建,歷時2年,於1981年告竣,圍塗15畝。
是年,五星大隊建成發電廠,小門島居民開始用上照明電。
冬,小門島一對機帆船在洞頭洋捕撈時,其中有一網捕獲帶魚3萬市斤。這在小門島海洋捕撈史上尚屬罕見。
1980年
秋,小門島一學生考上浙江農業大學。此為小門島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
秋,小門島幼兒園創辦。
是年,創辦了洞頭縣五星機電廠和洞頭縣五星工藝美術廠。
是年,有村民向樂清親戚借來1台14英寸黑白電視機,裝上簡易天線收看電視。至此始,小門島村民開始看上電視。
1981年
創辦了洞頭縣五星機械廠和洞頭縣五星電器廠。
是年,五星大隊更名為小門大隊,東昇大隊更名為東嶼大隊。
1982年
是年始,創辦洞頭縣東昇彈簧五廠。
7月1日,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小門島總人口為1858人,其中男性951人,女性907人。
是年,創辦了洞頭縣五星機械五金廠、洞頭縣五星機電五金廠、洞頭縣五星輕工電器廠、洞頭縣大門電器彈簧廠、創辦洞頭縣東彈簧五金電器廠、洞頭縣東昇低壓元件廠。
是年,有村民購進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1983年
宮前西邊碼道動工興建,曾一度中輟,故歷時5年餘,至1988年底告竣。碼道全長120米。
是年,創辦了洞頭縣五星輕工機械廠、洞頭縣五星工礦電器廠、洞頭縣五星電器設備廠、洞頭縣五星氣械玻璃纖維廠、洞頭縣東昇低壓元件廠。
12月,棉布、棉花取消憑票供應。
1984年
3月,大門鄉成立,小門大隊改稱為小門村,東嶼大隊改稱為東嶼村。
4月,小門島土地開始承包到户。
6月,開始海塗養殖定權發證。小門島海塗定權發證面積1641畝。東嶼村海塗養殖定權面積為700畝。
是年,創辦了洞頭縣五星電器開關廠、洞頭縣五星機電礦配廠、洞頭縣五星通用電器廠。
是年,洞頭縣財税局小門税務所、洞頭縣大門信用社小門分社成立。
是年,動工興建基門岙角海塗圍墾工程,圍塗20畝,1987年開始試養對蝦,1994年被颱風沖毀。
1985年
創辦了洞頭縣五星開關廠、洞頭縣五星鹽化廠、洞頭縣低壓電器廠、洞頭縣大門輕工電器廠。
10月13日,小門村老人協會成立。有會員105人。
1986年
創辦了洞頭縣五星海濱電器廠、洞頭縣五星電控元件廠,洞頭縣五星電器元件廠、洞頭縣五星機牀電器廠、洞頭縣五星電力開關廠。
1987年
3月,動工興建橫山咀岙潭海塗圍墾工程,歷時1年餘,至1988年底告竣,圍塗28畝;1989年開始放養對蝦、花蚶、縊蟶。
4月,外垟青乃兒岙海塗圍墾工程動工興建,先建成低壩高網養殖池,於1989年春開始放養對蝦。1990年再次開工重建,歷時6年,至1996年底告竣,圍塗 115畝。
是年,創辦了洞頭縣五星花崗岩石料製品廠、洞頭縣電器成套公司。
是年,玉環縣漁民在小門北面海塗進行放簍網捕撈作業。小門人學會後,也於1990年開始從事海塗放簍網捕撈作業。
1988年
洞頭縣35KV海底輸變電工程建成,小門島也併入華東大電網電源。
9月份,東嶼村從小門村老人協會劃出,成立東嶼村老人協會,會員為27至30人。
1990年
1月26日,106號機帆船在虎頭嶼以東海域進行拋錠張網作業時,遭大風大浪襲擊而沉沒,船上5人,4人罹難,1人獲救。
7月1日,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小門島總人口2155人,其中男性1099人,女性1056人。東嶼村總人口316人,其中:男性161人,女性155人。
是年,重修了外垟青楊府廟。
1991年
3月7日,進行山林定權發證。小門島定權發證的山林共2348畝(不包括東嶼插花山)。東嶼村定權面積為1479畝。
是年,裏垟青楊府廟重修。下設老人活動室。
是年,建成蓄水量1000噸的坑道井1座,另建成水池3口,水井6口,全島97%的人口用上自來水。
1992年
3月,建成小門小學新校舍,為3層樓房,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闢為9個教室,3個辦公室。
4月,橫山咀客運碼頭和候船室動工興建,歷時近8個月,至年底告竣。
是年秋,東星小學停辦。
是年,開始養殖羊棲菜。
1993年
3月,煙台崗頂關聖帝廟重建工程開工,歷時8個月,至12月告竣,佔地面積300平方米。
是年,小門島程控電話開通。
6月,撤鄉並鎮,小門村下設八個村民小組。
1994年
8月21日,百年未遇的17號強颱風襲擊小門,最大風力達每秒45米,適逢天文大潮,導致塘壩垮塌,鹽田淹沒,經濟損失嚴重。災後,鹽民自籌資金50萬元,經過10個月奮鬥,修復塘壩與鹽田。
是年,重建天后宮。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後方宮舍5間二樓,前方5間三樓,闢有戲台。名曰“瓊島樂園”。
1995年
建成小門村廣播室,裝置了調頻廣播高音喇叭。
是年,小門漁民將海塗放簍網捕撈作業改造發展為近海放簍網捕撈作業。
1996年
11月3日,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二總隊、浙江昌泰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2億餘元,在小門島徵用土地416畝,創辦了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即興建了4.4萬噸儲藏能力的亞洲最大的常温液化石油氣中轉站。至1998年11月26日建成投入使用。
是年底,東嶼村人均收入達1275元,是1986年的三倍。
冬,在上炮巖坑建水池1口,爾後接通原自來水管線。
1997年
7月,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動工興建配套的5萬噸級碼頭,歷時近1年,於1998年6月建成,系高樁梁板式結構,長76米,寬22米。此為洞頭縣最高噸位的碼頭,也標誌着洞頭海島深水港區開發啓動。
7月,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還動工興建配套的1500噸級碼頭,歷時近1年,於1998年6月告竣。也為高樁梁板式結構,長34米,寬14米。
重建了仙台崗萬青寺“大雄寶殿”,為3間二層結構,佔地面積450平方米。
秋天,東嶼村石子岙發生火災,燒燬民房7間二層樓房,經濟損失嚴重。
是年,小門島公路開通。
1998年
10月13日,挪威6.32萬噸的液化石油氣冷凍船“伯格·萊格希爾德”號直接靠泊小門港碼頭作業。這也是洞頭縣港口碼頭首次靠泊萬噸級以上船舶。
鄭生華夫婦(小門島籍,在上海創辦企業)為洞頭“五島相連工程”建設捐資30萬元。
小門島有線電視開通。
是年,東嶼村建成一口容量25立方米的坑道井,並在全村開通自來水。
1999年
3月,小門村漁民從山東購進2艘鋼質漁輪投入生產。
4月,重建北碼道陳府廟殿舍,共3間,歷時8個月,至年底告竣,佔地面積700平方米。
2000年
4月,小門島第一座民間公墓—“雙龍公墓”動工興建。佔地3200平方米。歷時2年餘,於2003年2月建成。內建公墓128對,前方牌坊一座,左右六角亭二座。
4月1日,小門島300噸級客貨漁混用碼頭動工興建。歷時近半年,於當年10月15日告竣。為高樁梁板式結構,棧橋長40米,寬6米;碼頭平台長26米,寬8米。
是年,小門島實施路巷編制,設“三路一巷”,配置門牌。東嶼村設“一路三巷”,下設門牌。
9月,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建成從小門島液化石油氣中轉站至樂清市翁垟鎮三嶼村的跨海液化石油氣和柴油輸送管道,長8604米,其中,液化石油氣輸送管道為我國第一條跨海管道。建成後,實現小門島液化石油氣中轉站直接向三級站供氣供油。
2001年
4月,東嶼村興造村辦公大樓二間三層,佔地面積100平方米。
7月,小門農貿市場動工興建,歷時5月餘,至次年初告竣交付使用。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內設9個攤位。
8月,温州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在小門島徵用土地200畝用於興造石化瀝青廠房。歷時2年餘,至2003年10月建成投產,生產優質高等級重交道路瀝青。
是年,因温州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徵地需要,徵用東嶼村山林面積25畝。東嶼下沙頭楊府廟遷至石子岙背重建。佔地面積230平方米,建成殿舍4間。
是年,進行電網改造,同時在各自然村安裝路燈,共42盞。
8月,因兩公司石化基地需要搬遷故墳,在東嶼村興建公墓一座,計墳墓50穴。
2002年
5月,在塗裏上橫大坦興建了1座兩層的六角亭。
6月,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動工興建1座1000噸級配套碼頭,歷時近4個月,於同年10月告竣,為高樁梁板式結構,長30米,寬15米。
7月,在橫山嘴建成1座貨運碼頭。
9月,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動工興建1座5000噸級配套碼頭,歷時4個月左右,於2003年1月建成。為高樁梁板式結構,長40米,寬15米。
是年,在裏垟青楊府廟前方興建3間兩層殿舍,中間為戲台,佔地面積400平方米。
是年,東嶼村建成一口容量60立方米的坑道井,並接上原自來水管網。
2003年
1月20日夜,小門村鋼質運砂船在樂清黃華岐頭山海面遇大風浪襲擊而沉沒,造成2人罹難。
3月,小門村建成健身場。
3月,引進浮繩式深水網箱60口用於海水養殖。
8月1日,連接大門島與小門島的小門大橋正式開工興建,歷時3年餘,於2006年10月26日建成通過竣工驗收。11月1日正式通車。
8月,在宮前小嶼山上建成1座仿古六角的“望海亭”。
是年,小門小學停辦。
2004年
建成“康莊道路”——小門島內二級通村公路;小門碼頭至東嶼公路長4.16公里;小門村至小門大橋連接公路,長0.73公里。
2005年
5月,小門鹽場停止製鹽。
是年,建成宮前東碼道,長100米。
是年,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是年,在東段新宮重建樂寧宮殿舍3間,佔地面積450平方米。
是年,小門村建造了一個水泥籃球場。
是年,温州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創產值10.75億元,在温州市工業企業50強中排序第11位,是洞頭縣進入温州工業企業50強的唯一一家企業,也是洞頭縣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第一家工業企業。
7月份,小門大橋和公路建設需要遷移故墳,在小門公墓擴建墓穴40對。
10月,原小門小學教學樓修建改名為小門村辦公大樓。
2006年
春,小門島的東方龍燈組精心組裝一條龍檔(板凳龍),長約27米。春節期間巡遊到大門鎮。
6月,原小門鹽場被改造為大型海水養殖場。
是年,小門村總人口2478人,男性1267人,女性1211人。
是年,小門村人均收入達5250元,是1996年的2倍餘。
是年底,東嶼村總人口377人,男性192人,女性185人。
是年,東嶼村人均收入達3200元,是1996年的2.5倍。
2007年
1月8日,上海小門島商會成立。
6月23日,洞頭縣首屆慈善大會召開。上海飛舟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生華(小門島籍)捐資200萬元支持洞頭二中建新校舍。
是年,上海飛舟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生華(小門島籍)又捐資120萬元為全島居民改善自來水管道和水錶入户。
12月份,村民錢瑤龍自願捐資人民幣拾萬元安裝小門路燈90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