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野艾蛛

鎖定
小野艾蛛,Cyclosa onoi (Tanikawa,1992),蜘蛛目園蛛科艾蛛屬的一種蜘蛛。
中文名
小野艾蛛
拉丁學名
Cyclosa onoi (Tanikawa,1992)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柄腹亞綱
蜘蛛目
亞    目
新蛛亞目
園蛛科
亞    科
園蛛亞科
艾蛛屬
小野艾蛛
分佈區域
中國(湖南貴州),日本

目錄

小野艾蛛形態特徵

小野艾蛛雌蛛

體長6.60—8.40。體長8.00者,頭胸部長2.40,寬1.70;腹部長6.20,寬3.00。兩眼列強後曲,前列四眼近等大,間距皆等於前中眼直徑後中眼略大於後側眼,後中眼彼此靠近,後中側眼間距為後中眼直徑的2.4倍,前後側眼等大。中眼域梯形大於,前邊大於後邊。
背甲深褐色,頸溝明顯,頭區隆起,胸區有兩個三角形黃褐色斑。胸甲褐色,有黃褐色斑紋,前半部斑紋似“北”字,後半部斑紋似“小”字,此胸甲斑紋稍有變異。螯肢、顎葉及下唇黑褐色,螯肢前齒堤4齒,2大2小,後齒堤3齒。步足基節、轉節褐色,餘皆黃色有褐色環紋足式為1,2,4,3。腹部長筒形,前端圓,在背面前端1/3處有1對小的疣狀突起,末端有突起4個。腹部背面黃白色,兩背疣的中間,心臟斑灰褐色;中、後段兩側有灰褐色縱斑,作“了”字形彎曲。
其他部分散生褐色小斑點腹面正中黑褐色,兩側黃白色底間以褐色小斑點、網狀紋。紡器及其周圍黑色,前方及外緣有白色紋。外雌器基部側隆起較豐滿,呈梨形或球形,基部後緣兩側各有1梭形膜質瓣,垂體較長,起始於外雌器基部之前、中段,向前伸展一段再折向腹側,遠端達到生殖溝(有些個體腹面觀垂體未達到生殖溝),匙狀部細長如指。內面觀兩納精囊之間夾角約呈120°。 [1] 

小野艾蛛雄蛛

體長4.30—4.50。體長4.50者,頭胸部長1.90,寬1.35,腹部長2.60,寬1.35。
體色較暗,胸甲斑紋與雌蛛略有不同。足式為1,2,4,3。腹部細長,背面及末端的突起非常明顯,斑紋與雌蛛相似,稍有變異
觸肢器之插入器喙狀,頂突基部球形,遠端延長成針狀,並與插入器伴行。中突細長,遠端彎曲,2分叉,中突基葉翼形,觸肢前側觀時,隱約可見副中突(此點與Tanikawa,1992:201所描述稍不同)。 [1] 

小野艾蛛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中國(湖南、貴州)
國外分佈:
日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