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葉南燭

鎖定
小葉南燭,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6(-9)米;分枝多,幼枝被短柔毛或無毛,老枝紫褐色,無毛。主要生長於廣東廣西香港等地。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小葉南燭
拉丁學名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var. chinense (Lodd.) Chun ex Sleumer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越桔屬
小葉南燭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亞    科
越桔亞科
南燭組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拼    音
xiǎo yè nā zhú

小葉南燭形狀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6(-9)米;分枝多,幼枝被短柔毛或無毛,老枝紫褐色,無毛。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9釐米,寬2-4釐米,頂端鋭尖、漸尖,稀長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稀鈍圓,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平坦有光澤,兩面無毛,側脈5-7對,斜伸至邊緣以內網結,與中脈、網脈在表面和背面均稍微突起;葉柄長2-8毫米,通常無毛或被微毛。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長4-10釐米,有多數花,序軸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苞片葉狀,披針形,長0.5-2釐米,兩面沿脈被微毛或兩面近無毛,邊緣有鋸齒,宿存或脱落,小苞片2,線形或卵形,長1-3毫米,密被微毛或無毛;花梗短,長1-4毫米,密被短毛或近無毛;萼筒密被短柔毛或茸毛,稀近無毛,萼齒短小,三角形,長1毫米左右,密被短毛或無毛;花冠白色,筒狀,有時略呈壇狀,長5-7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稀近無毛,內面有疏柔毛,口部裂片短小,三角形,外折;雄蕊內藏,長4-5毫米,花絲細長,長2-2.5毫米,密被疏柔毛,藥室背部無距,藥管長為藥室的2-2.5倍;花盤密生短柔毛。漿果直徑5-8毫米,熟時紫黑色,外面通常被短柔毛,稀無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果實成熟後酸甜,可食;採摘枝、葉漬汁浸米,煮成“烏飯”,江南一帶民間在寒食節(農曆四月)有煮食烏飯的習慣;果實入藥,名“南燭子”,有強筋益氣、固精之效;江西民間草醫用葉搗爛治刀斧砍傷。 [2] 
30b. 小葉南燭(變種)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較小,長1.1-4釐米,寬0.7-1.4釐米;植株各部分近於無毛或少毛。

小葉南燭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30-1 220米的山地林下。模式標本採自香港。

小葉南燭分佈範圍

產廣東(大鵬(張壽洲等2935)、三洲田(深圳考察隊75)、排牙山(王國棟等6935) [4]  )、香港、廣西南部。

小葉南燭主要價值

果實成熟後酸甜,可入藥,有強筋益氣、固精之效。

小葉南燭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3] 
參考資料
  • 1.    小葉南燭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2017-04-06[引用日期2019-05-23]
  • 2.    小葉南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小葉南燭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系統[引用日期2021-06-09]
  • 4.    李勇、李沛瓊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二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年09月: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