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葉九里香

鎖定
小葉九里香(Murraya microphylla (Merr. & Chun) Swingle)為芸香科九里香屬下的一個種。又名滿江香、七里香等。原產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區。小葉片最寬處通常在中部以上,先端圓或鈍。葉可作調味香料。
中文名
小葉九里香
拉丁學名
Murraya microphylla (Merr. & Chun) Swingle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無患子目
芸香科
九里香屬
小葉九里香
分佈區域
海南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小葉九里香形態特徵

小葉九里香線稿圖 小葉九里香線稿圖 [7]
本種與調料九里香很近似,只是小葉較小,生於葉軸基部的常為闊卵形至長圓形,長和寬3—6毫米,其餘最長的不超過25毫米,寬不過10毫米,頂端鈍或圓,有時稍凹缺,基部狹而鈍,兩側稍不對稱,邊緣有明顯的鈍裂齒,兩面無毛,很少在中脈近基部有在擴大鏡下可見的稀短細毛,小葉柄極短;花序有花一般10—30朵;花、果的形態和大小也與調料九里香相同。

小葉九里香生長環境

生長於砂質土的灌木叢中,也有栽培。

小葉九里香分佈範圍

產於海南沿海岸的村莊附近。

小葉九里香保護現狀

小葉九里香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4] 

小葉九里香花期

花期一年兩次,一次在4—5月,另一次7—10月,果期9—12月。

小葉九里香用途

芸香科九里香屬無刺灌木或小喬木,約12種,分佈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有6種2個變種,具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本屬藥用植物在我國自古供藥用,小葉九里香為芸香科九里香屬灌木或小喬木,又名滿江香、七里香等。原產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區。九里香的花、葉、果均含精油,出油率為0.25%,精油可用於化妝品香精、食品香精;葉可作調味香料。九里香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已報道約200多個化合物,其中以咔吧唑生物鹼為主,並含有黃酮及其甙類,香豆素,苯丙素及其甙類等,由於咔吧唑類生物鹼具有的較強生理活性而起研究者的廣泛興趣。 [1] 

小葉九里香栽培繁殖

栽培介質以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年中施肥4~5次。綠籬或造型樹全年可做修剪,園景樹修剪主幹下部側枝能促進長高。 [2] 
裁培技術:用種子、扦插、壓條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種子繁殖:選飽滿鮮紅成熟果實,去果皮,晾乾。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上句播種,條播,按行距30cm開溝,種子用細砂混合後播種,覆土1~2cm,澆水,蓋草。氣温在16~22℃時,經30d左右發芽。待有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苗髙15~20cm移栽。扦插繁殖:6~7月選1年生健壯枝條,剪成長10~15cm小段,具4~5節,除去下部葉片,僅留頂端2片葉,斜插於苗牀,按行株距10cm×10cm扦插,覆土,澆水,保混。在20℃下約經1個月生根。春季扦插的當年可以移植;秋季扦插的在翌年移植。壓條繁殖:雨季選老枝條,割傷後埋入土中,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栽種。

小葉九里香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要及時鬆土除草,適施稀人糞尿1~2次,採葉者以施氮肥為主,採花者增施過磷酸鈣。生長後期要注意修剪,剪除過密枝條或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北方冬季室內越冬,最低温度不低於5℃,冬季温度亦不可過高,否則易消耗營養,影響第二年開花。 [3] 

小葉九里香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九里香枯葉病,可於早春噴70%託布津1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為害嫩枝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