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華山

(陝西省武功縣山峯)

鎖定
小華山位於陝西省武功老城(今武功鎮)南門外西側,其南依潺潺湋河,東臨滔滔漆水,遠對巍巍太白高峯,山清水秀、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自古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小華山曾異名“葆貞庵”,據縣誌記載,此處為宋代理學家張載講學之“綠野亭”遺址,這裏山水明麗,故名曰:“綠野亭”。小華山地勢崎嶇,層巒聳翠,古柏森蔚,回欄折檻。又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聖母姜嫄墓“飛鳳穴”位於其之巔而聞名於關中大地。
中文名
小華山
外文名
XIAO HUASHAN
地理位置
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21000 m²
著名景點
魁星樓
姜嫄墓
老君殿
張載祠

小華山簡介

小華山位於陝西武功古城南關西側,據傳葆貞庵原是聖母姜嫄修身之處,又是其安息之地。據史書介紹,傳説炎帝之母安登,曾遊華陰(小華山)有感,身懷有孕,居期而生炎帝。故稱為“小華山”。一九八一年由武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華山歷史變故

小華山整個建築羣落初建於何年具體不詳,歷史蒼桑、屢建屢毀。
據清光緒年間"重修葆貞庵"碑記載“……由來久矣,考舊址即當年綠野亭處,事詳前碑,道光年重修,同治年間遭兵滅……玉皇居之顛……三清救苦等次之,菩薩諸神各列山沿,老君獨居正殿……別有勝境……。”
又據民國三年碑載“邑南郭外有青山焉,即宋張橫渠綠野亭講學舊址也,其址雄勝……。”可見當年之盛況。後遭各個時期的損壞,在登記公佈時已面目全非,前殿及廊房闢為教室,為華山小學之校舍。
只剩“重修葆貞庵”、“橫渠講學處”、“小華山圖”等四通碑石保存完好。

小華山張載講學

小華山是宋代大儒張載講學處。因這裏山水明麗、古柏森蔚,故名曰“綠野亭”。張載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理學的創始人之一,被尊為“秦地的孔仲尼”。張載冷漠仕途,宋神宗時抱病離任,在家著書,學於小華山書亭 [1] 
小華山位於武功鎮南門外西側,曾易名“葆貞庵”。明弘治八年,户部尚書李瀚以御史巡案至此,過其地,仰其人,肅然起敬,乃與吏部尚書楊一清、縣令宋學通改名“綠野書院”;因舊址狹小,乃移遷於今綠野中學校址,一時間學子莘莘,西安、鳳翔等地諸生慕名而至,綠野書院名聲大震,遂成為關中書院 [1] 

小華山景點

武功鎮小華山 武功鎮小華山
小華山整個建築羣初具規模,構造獨特。前邊太上老君殿為三間硬山式仿清建築,屋面飾以灰陶構件,通置透花脊,各邊飾以獸頭,勾頭及滴水。做工精細、圖案生動、線條流暢。殿後是小華山崖根,修有三孔窯洞,塑有娘娘、藥王、老君諸神像,窯壁繪有五彩圖案及諸神的傳奇故事。
窯北順山勢修有轉角台階,拾級而上,往南在崖中段又修有三孔窯洞,塑有山神、黑虎諸神,窯壁彩繪一新。
繼續往南走幾步,又折向西南,登上二十幾步台階,有一平台突兀出來,修有懸脊八卦頂八角亭一座,亭角高翹、飛檐挑拱、精雕細刻、獨具匠心,遊人既可遠望秀川,又可小憩片刻。站在亭裏四望,東原蜿蜒浩蕩、土崖嶙峋;長川雞鳴狗吠,炊煙冉冉;小華山巍峨挺拔、高聳雲端。秋風輕撫面,夕陽染秋山的景緻,使人愁緒全無,氣定神閒。
轉過八角亭向西南,倚山勢凌空架起一座五龍橋。一邊靠山、一邊懸空,南邊扶手裝飾以騰雲駕霧的五條金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
轉彎抹角向西南走約三十餘步,又修有兩孔窯洞,塑有姜嫄聖母、后稷、地母諸神,內外壁畫絢麗多彩,傳奇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向人們展示着后稷誕生,教民稼穡等情節,看者一目瞭然,聽者形象生動,更加深了人們的記憶。
小華山廟
小華山廟(5張)
再往南轉,靠坡登二十餘層台階,崖頂又修有五眼窯洞,塑有三位老母及文昌諸神像,內外彩繪富於變化、色彩斑讕、引人入勝。
在南端,倚坡勢再上二十餘層台階,在山頂最高處建有一座魁星樓,雕樑畫棟、飛瞻挑角,雕花欞格門窗,柱枋鑲有透雕掛落,樓閣雖小,卻也精緻,中間塑一青面紅發、手執硃筆的魁星,他向前騰躍之勢,好像與人們表述着射斗的佳境。
參考資料